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黑龙江省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2015年高三历史8月摸底试题
1黑龙江省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2015年高三历史8月摸底试题一、单选题(40小题,共60分)1.“夏、商、周(公元前2700—公元前256年)时期,统治者是一个世系首领,其权力来自祖先的世代相传和部分地牺牲祭祀的帮助下与祖先通灵的巫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王权与神权的结合是其政治特点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高度集中C.政治结构的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祭祀祖先是为了巩固最高权力2、孔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这表明孔子主张()A.省刑慎刑B.先礼后刑C.废除刑法D.刑罚得当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主要是由于当时A.世官制转为科举制B.分封制转为郡县制C.刀耕火种转为铁犁牛耕D.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4.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5.《吕氏春秋·审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任地》:“时至而作,渴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6.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材料表明唐代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7.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D.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8.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9、万历《帝乡纪略》卷5《风俗女仪》记载,“乡妇耕田者,则绞裙扎裤,俨然男子状”,而且肯定农村妇女田野劳作的辛苦“倍于男”,这表明该地区A妇女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力B文史记载冲击传统自然经济C“男耕女织”现象悄然变化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10.在明朝中后期通行的日用百科全书里收有雇工文约的一般格式:立雇约某都某人,今因生意无活,情愿托中雇到某都某名下,替身农工一年,议定工银若干,言约朝夕勤谨,照管田园,不敢懒惰,主家杂色器皿,不敢疏失,其银按季支取,不致欠少,如有疏失,照数扣算。风水不虞,此系天命,存照。对这一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①说明了雇佣关系的货币化②雇主和佣工有浓厚的人身依附关系③反映出当时土地兼并严重④佣工在农业生产上已大量使用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古希腊的“文明”内涵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A.小国寡民B.城邦政治C.直接民主D.轮番执政12、确立于公元前286年的古罗马的《阿奎利亚法》第一章中明确规定:“凡不法杀害他人的男奴隶或他人的女奴隶或他人之四足牲畜者,须以被害物当年的最高价值向其所有主以金钱赔偿”。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古罗马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只有贵族的利益得到保护C.公民已经具有物权意识D.奴隶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13、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14.1701年颁布的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当今国王和丹麦安娜公主死后且无后嗣时,为保障我们的宗教、法律和自由,制订更详明的规定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这应当由国王陛下征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该规定说明英国()A.国王有权独立确定英国王位继承人B.议会与国王在政治权力上实现了平衡C.议会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限制王权D.国家权力重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15、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A.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B.政体与美国联邦共和制相同C.政体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D.实行总统、议会、内阁三权分立制衡16.1912年,高尔基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高尔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的目标就是()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推翻资产阶级政府C.争取民族独立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7.“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1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表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2A.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19.1886年5月1日美国爆发了全国性工人罢工;1894年爆发的铁路工人大罢工中,联邦政府调动军队占领了芝加哥;19世纪90年代小农场主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平民党运动”;新闻界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清洁工”的揭发内幕、暴露丑恶的记者。这些事件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马克思主义在美国日益广泛地传播B.美国的垄断膨胀导致社会问题繁多C.美国成为“托拉斯帝国主义”国家D.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导致阶级矛盾尖锐20.俄共(苏共)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起先打开了一半,我们说: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但是地方流转根本没有守住自己的地方性的范围之内,它冲出去了。于是我们再打开一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打开”的本质含义是()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通过租让制吸纳外国资本C.允许农民进行农产品交换D.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关系21.下表反映了1913~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变化,下列对1933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22.二战后某国际文件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上述规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统一了战后全球货币核心地位关系B.稳定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秩序C.确立了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勾制度D.确立美国干涉各国货币汇率先例23.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她首先让大批公务员下岗或转入竞争机制,然后掀起私有化浪潮,英国石油公司、英国电信公司、天然气公司等国有企业统统被卖给私人,还大力推动货币主义,下列对撒切尔夫人政策分析正确的是A.其推行货币主义旨在扩大货币供应量B.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已过时C.撒切尔政府强化了对经济的全面控制D.是英国政府应对“滞涨”的重要措施24、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材料可以体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A.货币一体化B.政治合作C.大国主导D.军事合作25.《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谈到全球化时说:“隐藏在市场背后的手只有握成拳头才能发挥力量。……事实上,麦当劳的兴盛离不开美国军用飞机F-15的设计者麦克唐纳·道格拉斯。确保硅谷科技公司蓬勃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世界安全的拳头被叫做美国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这表明A.美国在积极的推进全球化B.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政策C.全球化推动了美国的迅速崛起D.全球化必须以军事实力作为后盾26.1834年,英国两艘军舰仅受轻伤就轻易闯过虎门,威逼广州。为加强虎门要塞,这年底,道光帝任命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吸取1834年的教训,历时5年,修建了“三重门”的防御体系。……战前,多次操练演习。材料表明A.面对挑衅,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B.清政府本质上是腐朽卖国的C.清朝备战工作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下展开D.清朝的备战无法应对工业化的西方军队27、1864年,在校订《万国法(国际法)原理》手稿期间,恭亲王就普鲁士公使下令捕捉在大沽口外丹麦商船一事提出抗议,迫使普鲁士公使释放丹麦商船并支付赔偿金,这一事件表明A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B外交新知识在中国得到应用C国际法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同D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起来28.《天朝的镜像》一书中描述:“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革命党人发明的反满口号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这反映了辛亥革命A.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B.许多参与者具有盲目性C.参与民众反对君主制D.革命党人发动民众参与29.“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皿,革命精神。”在这一誓词激励下掀起的革命运动()A.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取得了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30.《宜昌大撤退铭文》记载,1938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运近10万吨物资设备和3万人员如期转移人川,有人后来将“宜昌大撤退”比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国本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A.滞碍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B.改变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C.保存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D.奠定民族资本主义黄金发展的基础31、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①与国民党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2015年高三历史8月摸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8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