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6页教案首页年月日第周课题:8.7零件的测绘课次: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具:多媒体、三角板教学目的:1、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与步骤。2、能画出简单零件的草图及整理成零件图。3、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提高画图能力。教学重点:1、画零件草图2、识读零件图教学难点:分析零件的原设计意图。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3分钟35分钟20分钟20分钟2分钟课后记:第2页共6页第3页共6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旧课一、练习册P1301、此图样由一组图形、标题栏、一组尺寸、技术要求四个内容组成。2、该零件的名称是衬套,材料为ZCuSn6PbZn3,绘图比例为1:1。3、该零件的主视图是采用相交的剖切平面画出的全剖视图,左视图为局部剖视图。4、小孔Φ4的定位尺寸是14和300,定形尺寸是5.5。5、孔Φ24+0.072+0.020的基本尺寸是Φ24,最大极限尺寸是Φ24.072,下偏差是+0.020,公差是0.052。二、练习册P1331、零件用了3个图形,它们分别是局部剖的主视图、B-B移出断面图、C-C移出断面图。2、零件Φ40这段的长度为235-75=260,表面粗糙度代号是▽3.2。3、轴上键槽尺寸的长度为25、宽度为8、深度为4,宽度尺寸公差为P9(-0.015-0.051)4、零件的右端为轴向尺寸的主要基准,Φ40的轴线为径向尺寸的主要基准。轴的长度方向尺寸标注为综合式标注。5、键槽的定位尺寸为15,沉孔的定位尺寸为110。6、Φ26的位置公差要求为↗0.015A,它的基准要素是Φ40h6的轴线;公差项目为圆跳动,公差值为0.015。7、画出C-C移出断面图。三、练习册P1351、零件图的五个图形中,主视图是采用相交的剖切平面画出的全剖视图;视图“C”是局部视图;“D-D”是用单一剖切平面单独画出的局部剖视图;视图“B”应称为向视图(仰视图)。2、图中相贯线表示Φ4与M16部分相贯;过渡线表示下面板与圆盖之间的圆角过渡。(C局部视图中中间横过渡线)3、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分别为:长是长138的对称面、宽是宽138的对称面、高是下底面。4、4×Φ11的定位尺寸为长110、宽110.布置任务提问点评思考回答第4页共6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旧课5、零件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代号是▽12.5、▽ο。6、螺孔M16-6H的深度尺寸为12,深度尺寸的基准为右凸台端面,螺孔的定位尺寸是25(C图)。四、练习册P1371、该零件的名称叫蜗杆,它与蜗轮啮合。2、该蜗杆的模数为3,[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超大纲)]3、[该蜗杆的头数为,表示是两线,导程角为,轴向齿距为,可算出导程(超纲)]4、图上有两处退刀槽,标注尺寸为2×1,该标注形式表示槽宽为2,槽深为1.5、图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最严的代号是▽1.6,共有3处;其次是▽3.2,有2处,未注出的其余表面均按▽12.5、6、该蜗杆的材料要求用45号钢,齿部的热处理要求为表面淬火,洛氏硬度为45~50HRC。7、在图上标出轴向、径向的主要尺寸基准。(轴线;Φ28左端)五、练习册P1391、零件所用的四个视图分别是两处局部剖的主视图、俯视图、移出断面图、B向局部视图。2、零件的定位尺寸:15;20;3、零件的主要尺寸基准,长度Φ38H8的轴线、高度上顶面、宽度零件前后的对称面。4、零件图中采用了托架上部的局部剖和下端圆筒安装孔的局部剖,目的是为了表达上部的结构和安装尺寸。5、主、俯视图间的哪个图形(移出断面图)用细点画线与主视图相连,该条细点画线应称为剖切线的延长线(迹线)。分析图样点评讨论分析回答导入新课生产上使用的零件图,其来源有二:一是新设计而绘制出的图样,二是按实际零件进行测绘而产生的图样。口述导入语,板书课题了解第5页共6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讲授新课8.7零件的测绘零件测绘是根据实际零件画出零件草图,再整理绘制成零件图。一、零件测绘的方法与步骤1、分析零件:形状、结构、磨损、零件的原设计意图2、确定表达方案,主视图:定出零件表达方案。3、画零件草图:投影关系正确,线型粗细分明,尺寸完整,字体工整,不得将草图错误地理解为“潦草”的图(1)画出图框,标题栏,布置图形,画出作图基准线。(2)按确定的表达方案,以目测比例,画出视图,剖视图轮廓。(3)画出尺寸界线,尺寸线和箭头,校核图形后,将图线加深。(4)测量尺寸,填写尺寸数字,技术要求及标题栏。4、根据零件草图整理并绘制成零件图。二、注意事项1、注意倒角,倒圆,退刀槽,凸台及凹坑,磨损等改正。2、测量:螺纹、键槽、退刀槽等标准结构要素的尺寸,应将测得的数据与有关标准核对并取成标准值。3、技术要求:参照同类产品的图样或资料。4、非配合尺寸,或不重要的尺寸,测得有小数时,可圆整成整数,对于配合尺寸,只测得基本尺寸,其配合性质及公差值需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另定。三、常用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钢制直尺;内卡钳;外卡钳;游标卡尺等。挂图指挂图说明指引学生看书看书标记重点内容巩固练习练习册P141根据步骤练习。提问、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思考、交流讨论、回答第6页共6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归纳小结先草图——再零件图(教师鼓励学生回忆总结,答不完整的没有关系,其它同学补充。以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引导提问总结归纳培养学生总结学习过程能力回忆反思理解体会布置作业1、复习作业:复习本节内容,准备测验。2、书面作业:《机械制图习题集》P.142.8-8题.3、预习作业:9.1-2装配图说明记录板书设计课题:8.7零件的测绘一、零件测绘的方法与步骤1、分析零件:2、确定表达方案3、画零件草图(1)画出图框,标题栏,布置图形,画出作图基准线。(2)按确定的表达方案,以目测比例,画出视图,剖视图轮廓。(3)画出尺寸界线,尺寸线和箭头,校核图形后,将图线加深。(3)画出尺寸界线,尺寸线和箭头,校核图形后,将图线加深。4、根据零件草图整理并绘制成零件图。二、注意事项1、注意倒角,倒圆,退刀槽,凸台及凹坑,磨损等改正。2、测量:螺纹、键槽、退刀槽等标准结构要素的尺寸,应将测得的数据与有关标准核对并取成标准值。3、技术要求:参照同类产品的图样或资料。4、非配合尺寸,或不重要的尺寸,测得有小数时,可圆整成整数,对于配合尺寸,只测得基本尺寸,其配合性质及公差值需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另定。三、常用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本文标题:零件的测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8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