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钾来源于饮食,大部分经肾排出,肾对钾的调节能力较弱,及时在禁食或学家很低时,每日仍有一定量的钾盐由尿排出。所以临床上低钾血症常见,血清钾在3.5mmol/L以下为低钾血症。表现为:①神经—肌肉兴奋性减低可出现四肢肌肉软弱无力,肌无力常由双下肢开始,后延及双上肢,双侧对称,以近端较重。严重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吞咽苦难、精神抑郁、倦怠、神志淡漠、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②消化系统缺钾可引起肠蠕动减弱,轻者有食欲不振、恶心、便秘,严重低血钾可引起腹胀、麻痹性肠便阻。③心血管系统低血钾时一般为心肌兴奋性增强,可出现心悸、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血压下降,严重者心跳骤停等。临床上应用静脉滴注氯化钾进行治疗相当普遍。但是,由于钾离子在体内的生理功能及代谢均有其特殊性,浓度过高滴速过快均可致使患者的血钾过高,抑制心脏甚至使心脏停搏而死亡。所以在静脉补钾时,除必须遵守静脉输液的一般护理规程外,还必须注意其特殊的要求。1、尿畅补钾,滴注前必须了解患者肾功能状态。对肾功能减煺的病人在排尿少时应慎用,无尿时禁用。尿量需在30mL/h以上方可补钾,掌握见尿补钾的塬则。对尿毒症、高血钾、酸中毒未解除和其它无尿患者等医嘱不会开有静滴钾盐,若有,应认真查对以防误给。2、护理人员在应用钾盐滴注时,必须掌握氯化钾药的用法及溶度。剂量要遵照医嘱执行,每名患者每日用药剂量,静脉滴注的液体中,钾的溶度不可超过0.3%,如5%葡萄糖溶液500ml中最多只能加入10%的KCL15ml。禁止直接静脉注射。24小时补钾总量成人一般为6g。3、滴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成人静脉滴速不要超过60d/min,不可过快,滴注速度以每小时滴入氯化钾不超过1g为宜,最快也必须控制在1.5g以内,否则可能引起心脏停搏。另外,滴注钾盐溶液的浓度,以每500mL液体中含氯化钾不超过1.5g为宜。若滴速过快,浓度过高不仅危险而且刺激静脉引起疼痛、静脉痉挛或脉管炎。4、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及时巡视,严密观察输液情况及病人主诉,观察针头有无脱出、移位,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疼痛,并注意药液有无外溢。如穿刺部位皮肤肿胀、疼痛或血管痉挛,应立即更换穿刺部位,用热毛巾或硫酸镁等局部热敷。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应减慢滴速。对于长时间持续滴注含钾溶液的患者,常因局部疼痛而难以坚持,可采用短间歇的方法适当调节。5、静脉补钾的护理重点是防止急性高钾血症的发生,所以护理人员应了解每一位病人的血钾值,做到心中有数。血钾正常值为3.5-5.2mmol/L。对血钾过低需高浓度、大剂量补钾的患者,应配制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溶液滴注,既能较快纠正细胞内缺钾,又能防止发生高钾血症。还必须勤测血压、脉搏,必要时作心电图监护及复查血钾,一旦发现心率比滴注前明显减弱、减慢,心律明显异常,提示是否有高钾血症,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报告医生。6、对需长时间静脉补钾患者,应正确选择静滴血管。选择近心端大血管及多部位轮流,可以避免同一部位长期受刺激而引起副作用。特别是滴注量大时更应注意。当钾盐输注量过大达到氯化钾8-12g/d以上时,最好选用中心静脉输液。如果选用小静脉输液,容易发生刺激性血管痉挛,导致输液不畅而影响治疗计划。7、静滴钾盐绝不能让病人自已或患者家属掌握调节滴速。这是因为他人不了解其静滴钾盐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严重性,有时他们为了某种目的,会自已加速滴注,这是很危险的,护理人员应加以提示。就问健康一、浓度宜适中,滴速不宜快。钾盐最好溶于5%葡萄糖或糖盐水中,浓度以0.3%为宜。浓度不可过高,过高有致心搏骤停之危险,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补钾的浓度。静脉补钾忌静脉推注,而应是缓慢静滴,避免短时间大剂量补钾而致高血钾的危险。二、补钾宜达有效剂量,不宜过量。由于低钾血症的发展,尤其是有肌麻痹时可致呼吸肌受累,因此,一经确认需及时补钾。补钾时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准确掌握用量,初次补钾时要尽可能达到有效剂量,以防止病情恶化。但更应注意防止过量静脉补钾,高血钾较低血钾更为危险。三、宜选择较粗大血管,不宜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由于钾盐具有强刺激性,易使较小的浅表静脉血管平滑肌痉挛或使静脉液路不畅。因此,静脉补钾时宜选择较粗大的浅表静脉,如头静脉、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等,避免在手背静脉或头皮静脉穿刺。另外,要注意静脉选择的计划性,避免在同一条静脉或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进针,以防止因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而引起静脉炎。四、宜短期静脉补钾,不宜盲目地长时间静脉补钾。根据血钾浓度低下的原因和程度,因人而宜制定静脉补钾方案。轻度缺钾在低钾血症症状消失后即可停止静脉补给,及时改为口服补钾;重度缺钾需要2~3日内补足体内钾,故在静脉补钾的第3~4日应测定血钾浓度,若血钾浓度已接近正常,可改用口服补钾。切忌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补钾,以防意外发生。
本文标题: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01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