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项目可研编制模板及评审批复规范
附件3项目可研编制模板、评审及批复规范目录1.电网基建............................................12.小型基建...........................................253.零星购置...........................................584.生产技改、大修.....................................615.营销投入...........................................756.信息化投入.........................................847.非生产性技改......................................1048.非生产性大修......................................1159.研究开发..........................................12510.管理咨询.........................................14511.教育培训.........................................15912.产业基建.........................................17413.产业技改、大修...................................2051电网基建项目可研编制模板、评审及批复规范2国网XX公司XX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项目单位:编制单位:咨询证书号:年月日3批准:审核:校核:编制:41工程概述1.1设计依据列举工程开展的依据的主要文件,说明工作任务的依据。依据文件包括经批准或上报的前期工作审查文件或指导性文件、与委托方签订的设计咨询合同等。1.2工程概况简述工程概况,电网规划情况及前期工作情况。对扩建、改建工程,应简述先期工程情况。简要叙述建设必要性和项目概况,列出本项目的变电、线路技术指标表。1.3主要设计原则列举本工程开展的主要设计依据原则。主要包括:根据电网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工程建设条件等提出本项目的设计特点和相应的措施;各专业的主要设计原则和设计指导思想;采用新技术及标准化情况。1.4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项目可研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评价指导意见》(国家电网财〔2015〕536号)要求,对项目的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进行分析。论述项目在前期立项阶段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等各项强制性财务管理规定要求,以及项目在投入产出方面的经济可行性与成本5开支的合理性。2系统部分2.1系统一次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对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节能等综合比较,提出推荐方案,确定合理的工程规模和投产年限。进行必要的电气计算,对有关的电气设备参数提出要求。2.1.1电网现状概述与本工程有关电网地区的全社会、全网(或统调)口径的发电设备总规模;电源结构、发电量;全社会、全网(或统调)口径用电量、最高负荷及负荷特性;电网输变电设备总规模;与周边电网的送受电情况;供需形势;主网架结构、与周边电网的联系及其主要特点。说明本工程所在地区同一电压等级电网的变电容量、下载负荷,所接入的发电容量,本电压等级的容载比;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在建发输变电工程的容量、投产进度等情况。2.1.2负荷预测介绍与本工程有关区域(或省)电力(或电网)发展规划的负荷预测结果,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用电增长情况,提出与本工程有关电网的全社会、全网(或统调)负荷预测水平,包括区域(或省)和分地区(供电区或行政区)过去5年及规划期内逐年(或水平年)的电量及电力负荷,分析提出与本工6程有关电网设计水平年及远景水平年的负荷特性。2.1.3工程建设必要性根据与本工程有关的电网规划及电力平衡结果,关键断面输电能力分析,分析本工程(含电网新技术应用)建设的必要性、节能降耗的效益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本工程的合理投产时机。2.1.4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根据电网规划、原有网络特点、负荷分布、断面输电能力、先进适用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等情况,提出接入系统方案,必要时进行多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新建项目的接入系统方案一般需提出至少2个。2.1.5电气计算对1.1.4中的各种接入方案进行潮流计算和短路电流计算(按投产年和远景年分别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1.6方案比较及推荐从潮流分布合理性、网损、与电网规划的衔接、工程造价、工程可实施性等角度进行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2.1.7无功平衡及调相调压按变电站规划规模和本期规模,根据分层分区无功平衡结果,结合调相、调压计算,分别计算提出远期和本期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分组数量、分组容量。72.1.8线路型式和导线截面选择根据正常运行方式和事故运行方式下的最大输送容量,考虑到电网发展,必要时对不同导线型式及截面、网损等进行详细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线路型式及导线截面。2.1.9主变压器选择根据分层分区电力平衡结果,结合系统潮流、负荷增长情况,合理确定本工程变压器单组容量、本期建设的台数和终期建设的台数。2.1.10项目建设规模提出本项目的本期建设规模和远景规模。2.1.11对主要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提出主要电气设备的参数要求。(1)主变参数结合潮流、调相调压及短路电流计算,确定变压器的额定主抽头、阻抗、调压方式等。(2)短路电流水平提出变电站高、中压母线侧短路电流水平;必要时,应结合系统要求,对变电站母线通流容量、电气设备额定电流提出初步要求。(3)无功补偿容量按变电站规划规模和本期规模,根据分层分区无功平衡结果,结合调相、调压计算,分别计算提出远期和本期低压无功8补偿装置分组数量、分组容量。2.2系统二次2.2.1系统继电保护(1)概况概述与本工程有关的系统继电保护现状,包括配置、通道使用情况、运行动作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2)保护配置方案提出与本工程相关线路保护、母线保护、自动重合闸、故障录波器及专用故障测距等的配置方案。(3)对相关专业的要求提出保护对通信通道的技术要求,包括传输时延、带宽、接口方式等。提出对CT、直流电源等的技术要求。(4)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以一次系统的潮流、稳定计算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补充校核计算,对系统进行稳定分析,提出是否需配置安全稳定控制装置。2.2.2系统远动(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概述与本工程相关的调度端能量管理系统、调度数据网络等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远动系统9根据调度关系,提出远动系统配置方案,明确技术要求及远动信息采集和传输要求。(3)相关调度端系统结合本工程建设,说明完善和改造相关调度端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改造完善方案和投资估算。2.2.3电能计量根据各相关电网电能量计量(费)建设要求,提出本工程计费、考核关口计量点设置原则,明确关口表和电能量采集处理终端配置方案,提出电能量信息传送及通道配置要求。2.2.4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提出本工程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配置要求、网络接入方案和通道配置要求。2.2.5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提出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和软件配置要求。2.2.6系统通信(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概述与本工程相关的通信传输网络、调度程控交换网、综合数据网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系统通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提出本工程系统通信建设方案,包括光缆建设方案、光通信电路建设方案、组网方案、载波通道建设方案、微波通道建设方案等。10设计宜提出2个可行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3)通道组织提出推荐通信方案的通道组织。(4)综合数据网根据相关电网综合数据通信网络总体方案要求,提出本工程综合数据通信网络设备配置要求、网络接入方案和通道配置要求。3变电部分3.1站址选择叙述选站经过,应包含多站址初选比较和重点比较的经过。除已规划好的城市变电站址工程外,常规工程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行的站址方案。对于规划确定的单站址方案,经技术经济分析,如出现重大因素使得建站有困难,应重点论述,给出明确结论。站址应明确用地性质,并取得地方政府相应的许可协议。3.1.1站址基本情况选站基本情况说明,包括:选站的简单经过,各站址方案地理位置描述。主要说明:各站址区域概况、站址的拆迁赔偿情况、出线条件、站址水文气象条件、水文地质及水源条件、站址工程地质等113.1.2主变压器运输条件对主变运输技术数据、路径进行描述,需附推荐站址主变运输路径图。3.1.3站址上下水说明变电站给排水方案,注明给水接入及排水管道长度。3.1.4线路走廊按本工程最终规模,确定出线回路数,规划出线走廊及排列次序。3.1.5施工条件说明站址的施工条件。3.1.6站址技术经济比较及结论对各方案建设条件和建设投资、运行费用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提出推荐站址方案,并对推荐理由作简要论述。3.2主要设计原则和工程设想3.2.1电气主接线描述主变压器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规模;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的本期及远景接线形式;有站外电源时应说明站外电源来源、引线长度或工程量。3.2.2主要设备选型(1)短路电流水平进行初步的短路电流计算,并据此选择短路电流水平。(2)污秽区12说明变电站所处的污区以及各电压等级设备爬电距离。(3)设备选择说明主变、配电装置的选型方案。3.2.3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形式(1)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说明电气总平面的布置格局,参考或套用的通用设计方案号,说明与通用设计的主要差别;平面方案的面积指标,如有两个及以上方案时应进行比选并给出推荐方案;说明各级电压配电装置的形式选择,如有远景过渡还应说明远景期的配合措施。(2)绝缘配合及防雷接地叙述绝缘配合初步方案以及防雷和接地的初步方案。3.2.4电气二次简述控制方式的选择,提出监控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对需结合本工程改造的控制系统,应提出设计方案,说明必要性、可行性,提出改造方案和投资估算。简述直流电源系统电压选择,提出直流电源系统及交流不停电电源(UPS)装置配置方案。简要说明主要元件保护、GPS对时系统、图像监视系统等的配置方案。简要说明控制室、继电器小室等二次设备布置的主要设计原则。3.2.5总体规划和总布置13说明站区总体规划的特点,进出线方向和布置,进站道路引接长度,对站区总平面布置方案的设想。预估本工程共需征地面积和站区围墙内占地面积。3.2.6站区竖向布置说明竖向布置方式、场地设计标高的选择;结合竖向布置,叙述站区防洪排涝措施。3.2.7建筑规模及结构设想叙述全站主要建筑物的设计原则;叙述主要建(构)筑物的抗震等级及结构型式;叙述地基处理方案。3.2.8采暖通风及消防提出站区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设想和设计原则。叙述站区主要建构筑物及大型充油设备的消防设计原则,提出站区主要建、构筑物的消防设想和设计方案。3.2.9供排水系统简述变电站供、排水的设想和设计原则。3.2.10配套变电间隔情况说明配套工程的扩建及改造内容,说明本期及远景接线方案、平面布置方案,间隔排列或调整顺序,说明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并校验已有设备,提出新增设备的形式及污秽等级、主要参数。说明配套工程的布置格局、场地设计标高、地基处理方案、构支架方案,提主接线,总平面布置图。144输电部分介绍本项目的线路部分建设规模。4.1XX线路工程(如有多条线路应分别叙述)4.1.1线路概况简述近期电力网络结构,明确本线路是否为重要线路,线路起迄点及中间落点的位置、输电容量、电压等级、回路数、导线截面及是否需要预留其它线路通道等。4.1.1.1回路数及导、地线型号根据系统要求的输送容量及沿线海拔、冰区划分、大气腐蚀等,推荐选定的导线型号。根据导地线配合、地线热稳定、系统通信等要求,推荐地线型号。4.1.1.2推荐方案长度提出线路的建设规模。包括线路长度,各类杆塔建设规模等。4.1.1.3预留通道提出本项目的远景线路通道的预留情况。4.1.1.4输电通道整
本文标题:项目可研编制模板及评审批复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2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