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
建投大清河风电场36MW工程送出线路、升压站机电安装、集电线路安装工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固有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序号工序作业内容及部位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固有风险评定值D1固有风险级别预控措施一、施工用电布设施工用电布设施工准备触电632编制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并履行编审批手续。架设架空线路触电632(1)低压架空线路的路径应合理选择,架空线必须使用绝缘线,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2)“三相五线”制低压架空线路的L线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10mm2,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16mm2,N线和PE线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的50%,单相线路的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3)低压架空线路架设高度不得低于2.5m;交通要道及车辆通行处,架设高度不得低于5m。敷设直埋电缆触电632(1)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2)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3)埋地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4)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m。配电箱及开关箱安装触电632(1)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首级、末级)。配电系统宜三相负荷平衡。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宜接入220/380V三相四线系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30A时宜采用220/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2)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距离大于3m时应使用移动式开关箱(或便携式卷线盘);移动式开关箱至固定式开关箱之间的引线长度不得大于30m,且只能用橡套软电缆。(3)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应采用橡皮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4)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总配电箱、开关箱靠近负荷的一侧,且不得用于启动电气设备的操作。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5)各级配电箱必须加锁,配电箱附近应配备消防器材。保护接地或接零触电632(1)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供电的TN—S三相五线制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应做保护接零。(2)保护零线(PE线)应由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工作零线(N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工作零线(N线)重复接地处专引一根绿黄相色线作为局部接零保护系统的保护零线(PE线)。TN—S系统中的保护接零线(PE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二级配电箱处)和末端处(三级开关箱处)做重复接地。(3)在保护零线(PE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到10Ω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重复接地线必须与PE线相连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保护零线(PE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绿/黄双色线)。保护零线(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保护零线(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1.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4)相线的颜色标记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相线L1(A)、L2(B)、L3(C)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绝缘颜色为淡蓝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任何情况下上述颜色标记严禁混用和互相代用。现场照明布置触电火灾632(1)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隔离开关、短路与过载保护电器和漏电保护器,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与PE线相连接,照明设备拆除后,不得留有可能带电的部分。(2)施工作业区采用集中广式照明,严禁使用碘钨灯。室外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5m,并不得任意挪动。普通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得小于300mm;聚光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500mm,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3)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环境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潮湿环境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在坑井、沟道、沉箱内及独立高层构筑物上,应备有独立的照明电源。(4)电源线路不得接近热源或直接绑挂在金属构件上;在竹木脚手架上架设时应设绝缘子;在金属脚手架上架设时应设木横担。工棚内的照明线应固定在绝缘子上,距建筑物不得小于2.5cm。穿墙时应套绝缘套管。管、槽内的电线不得有接头。(5)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42V,行灯电源线应使用软橡胶电缆。行灯应有保护罩。行灯电源必须使用双绕组变压器,其一、二次侧都应有熔断器。行灯变压器必须有防水措施,其金属外壳及二次侧绕组的一端均应接地。采用双重绝缘或有接地金属屏蔽层的变压器,二次侧不得接地。施工用电系统的接火触电火灾1263(1)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B》,设专人监护。(2)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3)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接火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确保设备完好。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后方可进行接火作业;③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关门上锁;④接入、移动或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4)施工用电设施除经常性的维护外,还应在雨季和冬季前进行全面地清扫和检修;在台风、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后,应进行特殊性的检查维护。(5)施工电源使用完毕后,及时拆除。变电站构支架安装工程现场作业准备、布置施工现场准备工作机械伤害181(1)作业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2)技术人员经过计算确定吊点位置,防止作业人员重复试吊来找吊点位置。(3)按作业项目区域定置平面图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现场布置。起重区域设置安全警戒区。(4)安全员、质检员,起重负责人,起重工,起重司索、起重指挥、电焊工,高处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5)吊车、手扳葫芦、卸扣、吊绳(带)、双钩紧线器、传递绳、白棕绳、临时拉线等起重工器具,经检验、试运行、检查,性能完好,满足使用要求。吊装一般起重吊装机械伤害632(1)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A》。(2)起吊物应绑牢,并有防止倾倒措施。吊钩悬挂点应与吊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严禁偏拉斜吊。落钩时,应防止吊物局部着地引起吊绳偏斜,吊物未固定好,严禁松钩。(3)吊索(千斤绳)的夹角一般不大于90°,最大不得超过120°,起重机吊臂的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制造厂铭牌规定。(4)起吊绳(钢丝绳)及U形环必须作拉力承载试验,有试验报告。钢丝绳的辫接长度必须满足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且最小长度不得小于300mm。起吊大件或不规则组件时,应在吊件上拴以牢固的溜绳。(5)起重工作区域内无关人员不得停留或通过。在伸臂及吊物的下方,严禁任何人员通过或逗留。(6)起吊前应检查起重设备及其安全装置;重物吊离地面约10cm时应暂停起吊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正式起吊。起重机吊运重物时应走吊运通道,严禁从有人停留场所上空越过;对起吊的重物进行加工、清扫等工作时,应采取可靠的支承措施,并通知起重机操作人员。(7)吊起的重物不得在空中长时间停留。(8)起重机在工作中如遇机械发生故障或有不正常现象时,放下重物、停止运转后进行排除,严禁在运转中进行调整或检修。如起重机发生故障无法放下重物时,必须采取适当的保险措施,除排险人员外,严禁任何人进入危险区。(9)不明重量、埋在地下或冻结在地面上的物件,不得起吊。(10)严禁以运行的设备、管道以及脚手架、平台等作为起吊重物的承力点。(11)两台及以上起重机抬吊情况下,绑扎时应根据各台起重机的允许起重量按比例分配负荷。(12)在抬吊过程中,各台起重机的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升降行走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所承受的载荷,不得超过各自的允许起重量。(13)如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降低额定起重能力至80%,也可由总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降低额定起重能力使用。但吊运时,总工程师应在场。两台及以上起重机机械伤害1263(1)编写专项施工方案。(2)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B》,作业前通知监理旁站。抬吊同一重物(3)绑扎时应根据各台起重机的允许起重量按比例分配负荷。(4)在抬吊过程中,各台起重机的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升降行走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所承受的载荷,不得超过各自的允许起重量。(5)如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降低额定起重能力至80%,也可由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降低额定起重能力使用。但吊运时,总工程师应在场。(6)吊起的重物不得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在空中短时间停留时,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均不得离开工作岗位。起吊前应检查起重设备及其安全装置;重物吊离地面约10cm时应暂停起吊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正式起吊。(7)起重机在工作中如遇机械发生故障或有不正常现象时,放下重物、停止运转后进行排除,严禁在运转中进行调整或检修。如起重机发生故障无法放下重物时,必须采取适当的保险措施,除排险人员外,严禁任何人进入危险区。(8)严禁以运行的设备、管道以及脚手架、平台等作为起吊重物的承力点。(9)夜间照明不足、指挥人员看不清工作地点、操作人员看不清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重作业。起重重量达到起重机械额定负荷的95%机械伤害2404(1)编写专项施工方案。(2)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B》,作业前通知监理旁站。(3)起重工作区域内无关人员不得停留或通过。在伸臂及吊物的下方,严禁任何人员通过或逗留。(4)绑扎时应根据各台起重机的允许起重量按比例分配负荷。(5)在抬吊过程中,各台起重机的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升降行走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所承受的载荷,不得超过各自的允许起重量。(6)如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降低额定起重能力至80%,也可由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降低额定起重能力使用。但吊运时,总工程师应在场。(7)吊起的重物不得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在空中短时间停留时,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均不得离开工作岗位。起吊前应检查起重设备及其安全装置;重物吊离地面约10cm时应暂停起吊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正式起吊。(8)起重机在工作中如遇机械发生故障或有不正常现象时,放下重物、停止运转后进行排除,严禁在运转中进行调整或检修。如起重机发生故障无法放下重物时,必须采取适当的保险措施,除排险人员外,严禁任何人进入危险区。(9)严禁以运行的设备、管道以及脚手架、平台等作为起吊重物的承力点。(10)夜间照明不足、指挥人员看不清工作地点、操作人员看不清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重作业。起重机械临近带电体作业触电1263(1)作业前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B》,作业前通知监理旁站。(2)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要满足变电《安规》附表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3)监近带电体作业,如不满足变电《安规》附表规定的安全距离时,应制定防止误碰带电设备的专项安全措施,并经本单位分管专业副总工程师或总工程师批准。审核不通过,申请停电作业。(4)长期或频繁地临近带电体作业时,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5)临近高低压线路时,必须与线路运
本文标题: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4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