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重新认识教育公平20151124
重新认识教育公平高政教育学博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2015-11-24提纲一、教育公平传统认识与政策二、教育公平的现实三、被忽视的维度:看不见的教育公平四、重新认识教育公平及其启示五、结语2一、教育公平的传统认识与政策起点公平: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过程公平: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条件:1.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师资均衡、学校硬件设施标准化2.弱势群体帮扶:资助经济困难等弱势群体结果公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1.保证起点和过程公平,结果就应该也相对公平。2.在招生入学政策上给予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照顾。(高校招生指标照顾,特殊群体考试加分等)3教育公平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第四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4教育公平的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指导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5教育公平的政策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6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1.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3.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7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2015年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两免一补”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是深化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迈出的新步伐。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大幅上调。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政策扩大到三年。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经过努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10十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公平十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公平2013年——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2011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0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11十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公平2009年——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08年——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2007年——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一是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12十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公平2006年——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05年——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13201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五、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35.公平配置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36.继续大力推进入学机会公平。37.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38.推进民族教育科学发展。39.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40.落实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14教育公平的政策小结起点公平:教育权利的保障与教育机会的均等。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过程公平: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免学费,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结果公平:结果的补偿。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农家子弟有更好的升学机会。结论:当前有关教育公平的政策是基于教育公平传统认识设计制定出来的。(教育政策制定)15二、教育公平的现实衡量教育公平的指标选择:衡量教育公平有很多指标,义务教育均衡中的差异系数、教育经费的区域分配、入学政策公开公正等。一般而言,一个最简单、直观的指标就是看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学生是否有公平的机会进入一流大学。因此,通过对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生源的阶层分布情况的数据分析,来审视当前教育公平的现状,可能最简单、直接的方式。16上世纪90年代后,北京大学学生中,干部子女所占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到1997年,这一比例达到39.76%,1989年专业技术人员子女比例高达62%,90年代以后维持在40%上下,远超工人和农民阶层。北大学生中,来自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家庭的比重高达80%,远远超过其他阶层。1718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统计1978年至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年至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下滑,2000年至2011年,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2013年,在多种照顾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比例上升为12.5%。2014年,这一比例为14.2%。19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10级王斯敏等几位本科生相关统计发现:上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农村生源约占全体学生的50%,到2010年,入学新生中农村生源仅占17%。那年全国的高考考场里,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23.72.25.621.946.4普通本科985高校211高校独立学院高职大专农业户口学生高考升学情况20清华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状况报告2011》:省会城市的学生在985、211和普通本科的录取率都高于总体录取水平。县城、镇、农村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被985大学录取。大部分农村学生被普通大学本科和三本录取。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以军事、师范等方向为主的提前批次录取的比例亦从33%升至57%。但是在重点大学和部属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农民子女的17倍。21(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杨东平)17.616.322.313.513.816.60510152025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90200022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发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学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55.763.6505254565860626466类别12001200323与此同时,课题组对2003年唐山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的高校在校生的生源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近年来,新增加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主要分布在非重点的地方院校。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89年至2008年,我国高校农村新生的比例逐年上升:1989年是43%,2003年是50%,2005年是53%。一方面是全国范围内高校新生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上升,并在2005年超过50%。另一方面,重点院校的农村生源比例持续下降,当前仅为30%左右。逐年上升VS持续下降??242012年7月6日人民日报25北京西城学区房价格为何政策不能有效促进公平?1.各项政策落实需要一个过程(重点高中办初中)2.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北京26,海淀14,豫1,浙1)3.优质高等教育招生指标分配不均4.……………5.对教育公平的传统认识和基于这种认识的政策不够全面27三、被忽视的维度:“看不见的”教育公平按照现在的政策逻辑,继续从三个“看得见”的维度设置教育公平的政策,假设未来有一天,义务教育资源高度均衡配置。弱势阶层儿童有机会和精英阶层子女坐在一间标准化配置的教室里,由同样的教师教授同样的课程,这样就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了吗?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三个发现与三个理论2829何谓“看不见的”教育公平?1964年,美国黑人学生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而且相对于白人差距越来越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詹姆斯·科尔曼教授带领研究团队,收集了美国各地4000个学校60万个学童的数据。1966年,科尔曼向国会递交了《关于教育机会平等性的报告》。科尔曼发现,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在校舍设施、师资水平等有形条件已经实现了基本的均衡。造成黑人学生学习成绩低的主要原因,不是学校的条件与教育资源的差异,而是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30“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状况报告2011”的数据表明,包括家庭出身在内的先赋性因素确实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因素之一,年轻人的社会出身很重要,这在全世界都是普遍现象。3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2010年,文东茅教授对北京高校在校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涉及80所高校三万多名在校大学生。调查发现,父亲的文化程度与孩子高考平均成绩高度相关:父亲为小学文化程度者,孩子高考平均成绩(文科)为419分;父亲为初中、高中、专科、大学、研究生文化者,孩子的高考平均成绩(文科)分别为424、446、466、501、522分。理科成绩也非常类似,即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孩子高考分数越高。更具体而言,本科以后,父亲每多接受一年的教育,孩子高考成绩多8分。32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教授A、伯恩斯坦“编码”理论巴兹尔·伯恩斯坦(BasilBernstein,1924—2000),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著名社会语言学家。伯恩斯坦发现,不同
本文标题:重新认识教育公平2015112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5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