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食用菌林地野生栽培拍摄稿
1食用菌林地野生栽培生产技术(电大影像教材摄制提纲)北京林丰枝荣生态农业研究有限公司2009年7月2食用菌林地野生栽培生产技术电大教材拍摄日程(供有关方面参考)一、木腐菌系列:7月10-15日:木腐菌菌袋的生产和培养:将经济林、果树等剪枝后的废弃树枝晒干、粉碎,变成木屑后作为木腐菌的原料,再加上其他原料如:麦子、玉米等,经过搅拌、装袋、高温消毒、接种等工序生产出木腐菌的菌袋,然后将菌袋埋到林地进行野外栽种。这段时间主要拍摄菌袋的制作过程和将菌袋埋进林地的过程。拍摄中尽量体现出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循环经济的概念以及野外林地的原生态环境。在此拍摄的木腐菌菌袋有:木耳、香菇、白灵菇、杏鲍菇、鲍鱼菇等。8月10-15日:木耳林地出菇实景。8月25-30日:木耳林地出菇和鲍鱼菇林地出菇实景。9月15-20日:香菇林地出菇;杏鲍菇、白灵菇林地播种;10月5-10日:野生杏鲍菇、白灵菇林地出菇实景;10月15-20日:补充经济林剪枝,晒干、粉碎成木屑的过程。重点体现:1、小小蘑菇园系列产品开发;2、经济林地循环经济生态园的产业开发。二、草腐菌系列:主要品种为双孢菇7月10-15日:草腐菌原料发酵。拍摄原料成分和将原料加工成什么规格、长短、多大体积等。重点体现就地取材和简单、易操作的加工程序。37月20-25日:草腐菌原料发酵,翻堆等。堆的大小、体积要交代,每隔多少天翻一次,共翻几次要说明。8月25-30日:双孢菇林地覆土:将发酵后的草腐菌原料铺到林地里,然后将草腐菌菌种撒进(种进)原料中。注意:这与木腐菌的栽种完全不一样,一个是直接将菌袋埋进林地土壤里,一个是将发酵料铺进林地而将种子撒进料里。9月15-20日:双孢菇林地出菇;10月15-20日:林地双孢菇的野生栽培新技术:重点体现与工厂、大棚栽培环境的不同,成本的节约和操作的简单。产量也要重点突出:即野外栽培的产量一点不比室内栽培的低,甚至超过室内栽培的产量。产品品质高,口感好,是真正的有机产品。教材参考资料第一部分食用菌概述1、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食用菌,俗称蘑菇,就是可食用的菌物类食物,通常被誉为“蔬菜之魁”,植物性食品的顶峰。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人类的主要食品来自能食用的植物、动物以及菌物,即食用菌。食用菌含有相当高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多糖类、矿物质等,并且它的脂肪含量低,又富含纤维素,因此,食用菌将会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食品来源。科学和实践已经证明,菌物性食品是继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后的第三代健康食品,一荤、一素、一菌是现代最新、最完善、最科学的健康食谱。生长在高山林地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由于海拔高、地温低、土质肥、纯天然、无污染的独特气候和生态条件,集天地之精华,香味浓郁,以其纯天然和高品质闻名于世。4从食品的成分分析,植物性食品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不足,食用特点“多而粗”“吃得饱”,动物性食品蛋白质含量高,但能量过甚,虽然“吃得香”,但吃得多引起高胆固醇、高血脂、高血糖等现代疾病;而食用菌为主的菌物性食品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脂肪含量低,营养“好而全”“吃的好”。据有关专家统计,目前我国已经知道的大型大型真菌为4000种左右,而其中的食用菌已达1000余种,目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已经达到100余种。这些数量众多的栽培食用菌,如果按照生理生态特性来划分,可分为木腐菌和草腐菌两大类。木腐菌利用木质素和粗纤维素的能力较强,可以以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木屑为主要原料进行培养;草腐菌利用木质素和粗纤维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以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相对较低的秸秆杂草、畜禽粪便等为主要原料进行栽培,而且原料一般要经过发酵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其利用能力,有些种类一定要经过覆土才可出菇。2、食用菌产业是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2005年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200万吨,居世界第一,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植物,动物,菌物三大类高等生物是互相利用互相依存的关系。植物含有叶绿素,吸收水份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成各种有机物质,是有机物质的生产者;动物具有成熟的消化系统,而且具有行走能力,可以摄取食物,通过消化吸收,利用其有用的物质,排出其无用的废物,是食物的消耗者;菌物既没有植物的叶绿素,又不具备动物的消化吸收和行走功能,只能通过分解吸收动物不利用和不能利用的植物及其排出的废物来生存,是有机物质的分解者,也是植物动物营养物质的生产者和提供者。种植业的产品和下脚料如五谷杂粮果品蔬菜和植物秸秆是养殖业的饲料和培植业的原料,养殖业的副产品畜禽粪便又是种植业的肥料和培植业的原料;而食用菌培植业的下脚料和产品又是种植业的肥料和养殖业的饲料.大自然就是如此配合密切,天衣无缝,自然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良性循环的三角循环圈.通过这个循环,不断为人类提供动物性,植物性和菌物性食物。现代大农业如果缺乏培植业的支撑,就不是一个稳定型的结构.事实上,全球每年的农牧业废弃物为5000亿公斤,而森林废弃物为1000亿公斤,我们可以利用这6000亿公斤的废弃物干物质生产出3600亿公斤新鲜食用菌产品!!这样可以使每一个人每年平均获得蛋白质含量高达4%的60公斤新鲜食用菌食品.可见,我们现在发展食用菌产业,绝不是引进一个新栽培品种的权宜之计,而是发展一个新的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标志,是农业、科学、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食用菌为主的培植业是刚刚兴起的新型产业,是21世纪大力发展、大有前途的产业。食用菌培植业的兴起,将改变传统农业的概念,突破农业由种植业、养殖业组成的传统概念,而是由种植业、养殖业、培植业组成。人类的食品组成也将有一个革命,由传统的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的二维结构变成由现代的植物性、动物性、菌物性食品的三维结构.5第二部分食用菌原生态野生栽培技术简介现在随着食用菌产业的飞速发展,食用菌生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发展。目前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向工厂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走向设施环境培养生产和标准化产品时代,迈向了资金密集型生产。第二个发展方向就是我们正在探索发展的食用菌原生态野生栽培,利用回归自然原生态出菇,充分利用野外天然环境进行全开放的原生态野生栽培,生产野生的食用菌产品。原生态食用菌野生栽培皆是在林地、草原、林荫、草丛之下,完全是在一种野生的状态,与纯野生食用菌没有差别。林地原生态野生栽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林地覆土栽培;一种是林地露天摆放栽培。不管那种方式,食用菌子实体都是在天然野生的条件下生产发育。林地原生态野生栽培的食用菌与纯野生食用菌相比,基本的条件和环境生长一样,生长期完全在野外完成,不同的是原生态野生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更优越,因此虽然类似野生菌,但在产品产量和质量方面更优于野生菌。原生态野生栽培的菌种是经过人工选育的,其生命力更强更高,生产中根据需要在室内可集约化大量生产菌丝体,在野外林地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可大量集约化生产。在培植菌丝体的配方中和出菇期,严格把控质量关和出菇管理关,不得掺拌使用任何促长、增产等有害物质;原生态野生栽培的场地,必须选在远离城镇的人工林地和人迹罕至的天然或原始次森林,并且要远离交通要道,避免粉尘对产品的污染,从而保证产品的野生品质。食用菌野生栽培技术的关键可简化为“四看”,也就是说食用菌野生栽培没有固定的技术模式,其具体操作的技术核心就是“四看”,即看菌、看天、看地、看人。通过四看确定栽培所用菌种,确定栽培的具体时间,确定具体的播种方式和管理模式。所谓看菌,主要指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海拔、纬度地区要选用不同的菌种;所谓看天,就是要看季节、看气候;所谓看地就是看地理位置,看海拔、看纬度、看生态环境、看土质;所谓看人,就是要有科学合理组织模式,要有科学的体制和机制。第三部分木腐菌的原生态野生栽培生产技术目前,木腐菌里技术成熟度野生栽培的品种主要包括白灵菇(白银盘)、杏鲍菇(虎皮香蕈)、天花和平菇(鲍鱼菇)以及香菇和木耳。木腐菌的基本生理特性近似,菌丝体培养的工艺类似,它们利用木质素和粗纤维素的能力较强,可以以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木屑为主要原料进行培养。木腐菌内我们以白灵菇为代表,详细介绍大量菌丝体的培养技术,即菌6种和菌袋的生产技术工艺,各个品种可以互相借鉴参考。第一节白灵菇的原生态野生栽培生产技术白灵菇是食用菌品种阿魏侧耳(P.ferulae)的商品名,这个品种是近年广泛栽培的珍稀食用菌,很受市场欢迎,发展空间很大。经过多年的反复分离、选育,我们成功地建立了林地野生栽培白灵菇的技术和方法。在温差大,气温低的野生栽培条件下,白灵菇的子实体在生长中往往形成图案清晰的花纹,我们称之为花灵菇。在干燥低温大温差的天然环境中很容易形成花灵菇,培植花灵菇不但方法简单,节约投资,而且由于空气新鲜,昼夜温差大,生长环境无任何污染,菇质独特,味道鲜美,是纯粹的有机食品。花灵菇为食用菌市场增添了新的优质品种,可打造成新的著名品牌。白灵菇菌丝在5—32℃均可生长,但生长最快是24—26℃。而子实体的生长则以8~15℃为佳。白灵菇是好气性菇类。无论在菌丝生长阶段或子实体发育阶段,都需要新鲜空气,尤其是子实体形成期,代谢旺盛,对氧气需求量比较大,通气不良,CO2积累过多,不但会导致出现畸形菇,而且这时若遇高温天气,还会引起子实体死亡腐烂。一、菌种生产菌种包括母种、原种、栽培种,在食用菌栽培技术中,菌种生产技术难度大,要求高,且需要专门的设备和用品,只有专业菌种厂适宜于生产。这里以白灵菇为例,介绍菌种生产技术,只是供食用菌生产者参考。我们并不提倡食用菌栽培户自己生产菌种。各种食用菌菌种最好到有菌种生产资质的专业厂家购买。白灵菇属木腐菌,凡是适合于木生食用菌的培养基,也都适合白灵菇菌丝的生长。一、母种的制作母种也称试管种或一级种,母种最好到专业厂家购买。二、麦粒原种的制作母种菌丝数量太少,在实际生产中必须把一级种扩大繁殖成二级种(即原种)才能满足生产种的需要。白灵菇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上一般原种20—25天可以满瓶。在麦粒培养基上15-20天可以长满使用。好的原种菌丝密集、洁白、长势均匀、粗壮、呈棉毛状,有爬壁现象。原种长满瓶之后,应立即扩大为栽培种。配方:小麦10kg,杂木屑1kg,麦麸2kg,石膏粉0.3kg(可装50瓶);麦粒用1%的石灰水浸泡一天,沥干水,煮至外熟内生,捞起后倒入冷水里冷却后,再沥干水,晾至手上有水印而不湿手。石膏粉、麸皮和一半的木屑拌匀,再与麦粒拌匀,装入菌种瓶2/3处。另一半木屑用煮麦粒水加湿至手握有成线水珠滴下,加入菌种瓶麦粒上约1cm厚,轻压,厚度达0.5cm;用一层刺孔薄膜为内层,两层牛皮纸为外层封口,扎口,即可灭菌。用输液瓶生产菌种时,可将所以原料拌匀后直接装入输液瓶,塞上棉花塞即可灭菌。7三、麦粒栽培种的制作原种扩大繁殖就成栽培种。栽培种也就是直接用于大生产的生产种,又称三级种。白灵菇栽培在培养料配方、制作、灭菌、接种和培养等方面与原种生产相同,其培养容器用玻璃瓶子,也有用塑料薄膜袋的。菌丝生活力强弱与菌龄有密切关系,它直接影响到栽培的成败。菌丝生活力减弱,播种后不容易成活或菌丝生长缓慢,时间长了菌丝没布满培养料则易感染杂菌,往往造成菌袋生产失败。所以,控制菌龄很重要,一般接种一个月之内,菌丝生活力最强。菌种长出原基时为成熟菌种,应尽快用;原基一旦变干枯或菌丝柱收缩,瓶底出现积液时,菌种已老化,不宜再使用,应淘汰。1.配方;麦粒60,杂木屑25,夫皮13,石膏粉2;其余操作同原种。2.培养:接种后先摇瓶,使少部分菌种下落到洞内,培养温度20—25℃,5-7天检查一次,杂菌污染的一律淘汰二、白灵菇室内菌丝体培养工艺流程(一)拌料1、配方:棉籽皮40%、玉米芯44%、麸皮10%、玉米面3%、石灰1%、石膏1%、微量元素添加剂1%2、方法:①、先将粉碎后的玉米芯在2%的石灰水中浸泡12小时。②、玉米芯捞出后按配方比例与棉籽皮混合。③、将玉米面、石灰、石膏、添加剂、麸皮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其中石灰、先过孔径为3mm筛子。④、将所
本文标题:食用菌林地野生栽培拍摄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67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