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金属学与热处理(哈工大版)第3版“四把火”
一、退火1、退火:将组织偏离平衡状态的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1)相变重结晶退火: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2)再结晶退火:临界温度以下(3)连续退火和等温退火(4)正火2、完全退火:将钢加热到AC3以上,保温足够长时间,使组织完全奥氏体化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1)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和热加工缺陷,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冷塑性变形性能。(2)加热温度:AC3以上20~30℃退火保温时间:工件透烧时间、组织转变所需时间(钢材化学成分、工件形状和尺寸、加热设备类型、装炉量以及装炉方式)冷却速度:缓慢,保证奥氏体在Ar1温度以下不大的过冷条件下进行P转变(避免硬度过高)(3)等温退火:奥氏体化后很快降至稍低于Ar1温度等温一段时间,可缩短退火时间3、不完全退火:将钢加热至AC1~AC3或AC1~Accm之间,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1)组织:仅是P发生相变重结晶转变为A,基本上不改变先共析F或Fe3C形态和分布(2)优点:加热温度低,工艺周期短,消耗热量少,成本低,生产率高4、球化退火:使钢中的碳化物球化,获得粒状珠光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不完全退火)(1)目的: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获得均匀组织,改善热处理工艺性能(为淬火作组织准备)(2)加熱溫度:AC1以上20~30℃,随炉加热保温时间:不能太长(2~4h)冷却方式:炉冷,或在Ar1以下20℃左右进行长时间等温处理(3)关键:使A中保留大量未溶碳化物质点,造成A中碳浓度分布不均匀性(4)一次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广泛应用)往复球化退火5、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将钢锭、铸件或锻坯加热至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长时间保温,然后随炉缓慢冷却(1)目的:消除晶内偏析,使成分均匀化(2)实质:使钢中各元素的原子在A中充分扩散——温度高时间长(3)退火加热温度:AC3或Accm以上150~300℃保温时间:根据钢件最大截面积厚度计算(4)组织:A晶粒十分粗大→进行一次完全退火或正火细化晶粒、消除过热缺陷(5)缺点:生产周期长,热能消耗大,设备寿命短,生产成本高,工件烧损严重6、去应力退火:(精加工或淬火之前)将工件加热至AC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1)目的: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压件以及机械加工工件中的残余内应力,提高工件的尺寸稳定性,防止变形和开裂(2)退火加热温度:宽泛,根据具体情况而定(500~650℃)保温时间:根据工件的截面尺寸或装炉量冷却速度:保温后缓慢冷却,200~300℃后出炉空冷至室温7、再结晶退火(中间退火):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适当时间后,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新的等轴晶粒,同时消除加工硬化和残余内应力的热处理工艺(1)退火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与金属化学成分和冷变形量有关)(2)一般钢材650~700℃,1~3h,空冷(3)临界变形度→正火或完全退火代替再结晶退火二、正火1、正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适当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使之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P类型组织的热处理工艺(1)加热温度与时间:与完全退火相同(AC3或Accm以上30~50℃)冷却速度:较快亚共析钢正火组织析出的F较少,P较多且间距小转变温度:较低过共析钢正火可抑制先共析网状渗碳体的析出冷却方式:工件从炉中取出后空冷,大件可采用鼓风或喷雾等方式(2)实质:完全奥氏体化加伪共析转变(3)适用对象:碳素钢及低、中合金钢(4)应用: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消除中碳钢热加工缺陷;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碳化物(增加材料脆性,降低强度,降低零件疲劳寿命);提高普通结构件的机械性能三、淬火1、淬火: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cm以上一定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淬火速度的速度冷却,使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1)实质:奥氏体化后进行马氏体转变(或贝氏体转变)(2)组织:马氏体(或下贝氏体),少量残余A及未溶的第二相(3)特点:提高工件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结构钢:淬火和高温回火(调制),获得较好的强度和塑性、韧性配合弹簧钢:淬火和中温回火,获得很好的弹性极限工具钢、轴承钢:淬火和低温回火,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2、淬火应力:热应力和组织应力(1)热应力:工件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由于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导致热胀冷缩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应力→快速冷却时工件截面上温差造成的快速冷却,表层先冷中心后冷,表层冷却快中心冷却慢冷却初期,表层冷却快、温度低、收缩量大,表层产生拉应力、心部产生压应力冷却后期,心部体积继续收缩,表层产生压应力、心部产生压应力(2)组织应力:工件在冷却过程中,由于温差造成的不同部位组织转变不同时性而引起的内应力→与钢在M转变温度范围的冷却速度、工件尺寸、钢的导热性、A的屈服强度,钢的含碳质量分数、M的比热容及钢的淬透性有关淬火初期,表层发生M转变体积膨胀,表层产生压应力、心部产生拉应力继续冷却,心部发生M转变体积膨胀,表层产生拉应力、心部产生压应力组织应力引起的残余应力与热应力恰好相反3、淬火加热: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加热方式、选择介质(1)加热温度:根据钢的临界点确定,以得到均匀细小的A晶粒为原则、以便淬火后获得细小M组织亚共析钢:AC3+(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AC1+(30~50℃)低合金钢:根据临界点AC1或AC3、合金元素的作用确定,AC1或AC3+(50~100℃)(2)过热:工件在淬火加热时。由于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造成A晶粒粗大的缺陷进行一次细化晶粒的退火或正火,然后按工艺规程进行淬火(3)过烧:工件在淬火加热时,温度过高,使A晶界发生氧化或者出现局部融化(4)氧化:淬火加热时工件和加热介质相互作用,使工件尺寸减小、表面粗糙度降低、影响淬火冷却速度(5)脱碳:工件在加热过程中,钢中的C与炉中O2、H2O、CO2及H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碳气体逸出钢外,是工件表面含碳质量分数降低的过程盐浴加热、保护气氛加热、真空加热或装箱加热3、淬火冷却: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临界冷却速度;适当的淬火介质(水、油)4、淬火方法(1)单液淬火法:将加热至A状态的工件,淬入某种淬火介质中,连续冷却至介质温度的淬火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在M转变区冷却速度较快,易产生加大的组织应力,增大工件变形、开裂的倾向(2)双液淬火法:将加热至A状态的工件先在冷却能力较强的淬火介质中快速冷却至接近Ms的温度(避免过冷A发生P和B的转变),然后再转入冷却能力较弱的淬火介质中继续冷却,使过冷A在缓慢冷却条件下转变成M水-油双液淬火法:中、高碳钢工件和合金钢制大型工件油-空气双液淬火法:合金钢工件(3)分级淬火法:将加热至A状态的工件先淬入高于Ms的热浴中停留一定时间,待工件各部分与热浴温度一致后,取出空冷至室温,在缓慢冷却的条件下完成M抓变的淬火方法(4)等温淬火法:将加热至A状态的工件淬入温度稍高于Ms的盐浴中等温,保持足够长时间,使之转变成下B,然后取出空冷的淬火方法4、钢的淬透性: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是钢的固有属性(1)淬透层深度:由表面至半M区的深度(2)影响因素:钢的临界冷却速度,过冷A的稳定性(3)淬硬性:钢淬火后形成M组织所达到的硬度→取决于M中含碳质量分数(4)测定方法:末端淬火法(端淬法);端淬曲线;dHRCJ,d的单位为mm四、回火1、回火:将淬火钢加热到低于临界点A1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淬火组织转变为稳定的回火组织,然后以适当的方式冷却至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1)目的:稳定组织,减小或消除淬火应力,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获得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的适当配合,以满足不同工件的性能要求(2)回火温度:低温、中温和高温回火低温回火:150~250℃,淬火高碳钢和淬火合金钢→回火M(强度、硬度、耐磨性)中温回火:350~500℃,各种弹簧零件和热锻模具→回火T(弹性极限)高温回火:500~650℃,中碳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回火S(综合力学性能)(3)回火保温时间:保证工件各部分温度均匀和组织转变充分进行,降低或消除内应力(4)回火后的冷却:空冷;高温回火后油冷或水冷(抑制回火脆性)2、回火转变:(1)M中碳的偏聚→金相方法不可见,电阻法和内耗法可测得(2)M的分解:回火温度越高,M的碳浓度越低,c越小、a越大;回火时间影响小回火M:高碳钢在350℃以下回火时,M分解成α相和弥散ε--碳化物组成的复相组织易腐蚀,金相显微镜下呈黑色针状组织(3)残余A的转变:残余A与过冷A无本质区别;P与B两种转变之间有稳定区残余A向B转变速率加快,而向P转变速度减慢回火M或下B:淬火碳钢在200~300℃回火时,残余A分解成α相和碳化物的机械混合物(4)碳化物的转变:回火时间延长,碳化物转变温度逐渐降低回火T:由针状α相和其它无共格联系的细小颗粒与片状Fe3C组成的机械混合物(5)Fe3C的聚集长大和α相回复、再结晶回火S:F与粗粒状Fe3C的机械混合物3、淬火钢回火时的机械性能变化:(1)硬度:回火温度升高,硬度下降(弥散强化引起硬度小幅上升)合金元素: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在高温回火时弥散强化使钢的硬度显著上升(二次硬化)(2)强度和韧性:强度指标σb和σs不断下降,塑性指标δ、ψ不断上升4、回火脆性:在某些温度区间内回火,可能出现冲击韧性显著降低的现象(1)第一类回火脆性(低温回火脆性):所有钢中都会出现(不可逆回火脆性)M分解时沿M条或片的边界析出断续的薄壳状碳化物,降低晶界的断裂强度合金元素一般不能抑制,但Si、Mn等可提高脆化温度避免在脆化温度范围内回火(2)第二类回火脆性(高温回火脆性):合金结构钢(可逆回火脆性)Cr、Mn、P、As、Sb、Sn等合金元素使第二类回火脆性增大将脆化状态的钢重新回火,然后快速冷却即可消除高温回火后快速冷却;提高钢的纯度;形变热处理
本文标题:金属学与热处理(哈工大版)第3版“四把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6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