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点2014-129
复习内容:绪论部分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基本形成?公开问世?)P102.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发现P103.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P144.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P16.175.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P2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P87.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P22第一章1.哲学基本问题P29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半截子唯物主义的含义(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P33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P30温馨提示:1、请先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相应处填写上班级、姓名和学号,其中答题卡上的“院系”栏中写上班级名称;在“考号”栏中填写考生学号,学号从第四位起填写并用2B铅笔填涂;在“姓名”栏写上姓名。2、试卷一(即第一、二大题)直接在试卷上作答;试卷二(即第三、四、五大题)使用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完成,请用2B铅笔填涂。未按答题卡的填涂方法和要求作答出现的问题,将由考生本人负责。3、请将试卷一撕下来,考试结束后,请分别将试卷一、答题卡和试卷二交给监考员。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P32人类社会物质性的主要表现P342.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P33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3.实践及其基本特征P35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实践具有客观性(或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最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4.实践是人的生存(存在)方式:P36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5.为什么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7实践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的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确认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44联系的基本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P44普遍联系及其表现P44发展及其实质P4637.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P47矛盾及其作用P47矛盾问题的精髓P5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事物最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割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8.度与适度原则P51量变与质变区分的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P51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部分质变:局部性部分质变与阶段性部分质变。10.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P51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411.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的否定观)“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形而上学的否定观)12.意识的起源及其本质P3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3.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P4214.意识能动性及其实现的根本途径P41-42第二章1.“从物到感觉到思想”与“从思想感觉到物”的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P67认识的本质: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观的能动反映。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及其表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不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而是源与流的关系。没有直接经验,就谈不上分析检验而得到间接经验。没有间接经验,我们就不能高度的归纳与整理我们所取得的直接经验并用诸实践之中。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5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第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毛泽东:“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5.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的一元论:真理的有用性与有用就是真理要理解真理的定义是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保持正义的因果关系。有用的与真理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概念。有用的指所有有用的事物、过程、方法,而有用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用了就有用,不用就无用,在某些场合有用,在另外场合就无用,而真理则是正义的因果关系、法则,无论人主观是否遵从是否运用,真理亦存在,有其绝对性。真理当然是有用的,因为任何时候人们都有真理的要求。有用的不一定是正义的,这样不是夸大真理,而是往真理里面注入了“杂质”,鱼目混珠,自然是一种混淆。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第三章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6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史观)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亦即“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一切历史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活动(劳动或实践)是理解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是人类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马克思: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唯心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把历史看作是思想史或英雄人物的“传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英雄史观)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中精神的方面,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3.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马克思:“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7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正如恩格斯说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P101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劳动者,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发展进步的最高标准: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政治上层建筑)。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形态: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的更替、演变主要有哪些特征?(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87.作为意识形态(思想上层建筑、文化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与作为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对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社会意识形式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非意识形态是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式,在阶级社会中不具有阶级性,如自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点2014-12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8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