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专题课程论文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及其教育启示学院:教育学部专业:教育学原理学号:2015100023姓名:李政林2016年5月9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及其教育启示姓名:李政林学号:2015100023摘要: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三个界定: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三个本质界定包涵着人的三重属性:自然性、社会性、个性。劳动、社会关系、需要是人存在的必要前提,自然性、社会性、个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认识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提供了理论视角,它启发我们在教育设计上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教育目的上要遵循人的本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知识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在教育评价上要尊重个性与差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1844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均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1]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支点。哲学的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就是人的问题。马克思基于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从人的具体的历史的现实出发,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全局出发,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人是教育的活动中的主体,教育问题首先也是人的问题,只有在充分理解人的本质基础之上才能明确教育的本质,才能回答“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什么?”“教育如何发展?”等问题。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并提出几点关于教育的启示。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人是什么?”,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们便开始探索。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是政治的动物”。到了中世纪的神学时代,人成为了神或上帝的附庸。直到文艺复兴,人被重新发现,人的主体地位受到普遍的重视。但是对于人的本质的问题依然停留在抽象、理性的层面,带有唯心主义色彩,比如康德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存在,黑格尔认为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费尔巴哈认为人是感性对象性的存在物。这些对于人的本质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客观现实相脱离,马克思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前提,提出了对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一)劳动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提到,“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这句话其实就是阐释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人的类特性只有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才能给体现出来,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就是劳动,没有自觉自由的劳动,人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人。首先,劳动是人的生命的基本形式。人的存在与生活依靠于劳动,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够为人类的继续生存与生产提供条件,才能维持种族的繁衍。人与其他生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给通过其特有的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一方面通过自然界获取维持他们生存的基本材料,另一方面,在与自然进行交换的同时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进行改造。正是由于人类特有的劳动,才把人和其他动物从根本上区分开来,因此劳动是人的生命的基本形式,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的生命运动形式。没有了劳动,也就没有人类历史的发展。其次,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是人类进行的第一个基本实践活动,这种劳动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通过劳动,人类实现了生理、心理、智力等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创造着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各种物质与精神需要。劳动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手段,通过劳动,人的意义与本质才能够以最完全的方式展现出来,也只有通过劳动,人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人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实现对自身与世界的改造,不断推陈出新,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最后,劳动是人类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劳动,单个人才能够与其他个人产生联系,正是通过劳动,才使得个人在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同时,连接着他人的需要。也就是在劳动的基础之上,才会有生产关系、社会分工、劳动的产品的交换与分配等等。不同形式的劳动,发展了不同形式的社会关系,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建立在劳动基础之上,通过劳动达成人与人之间的共识与合作。人的本质力量的生成和发展,正是在劳动基础之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总之,劳动是人生存的需要,是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手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人类特有的劳动正是人的其中一个本质。(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从这句论断中,就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进行了批判,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用神的本质来说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认识不是基于现实社会中的现实的个人,二是人类学所说的抽象的人、生物人,他所揭示的只是人的“类”本质,从而只是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寻找其共同性。只是从抽象意义上概括了人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而没有立足于社会现实的考察,从而把理智、意志、感情等抽象的理性当做人的本质。马克思则认为,理智、意志、感情虽然是人类所共有的特点,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人的本质。因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所具有的理智、意志、感情都不同的;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理解是静止不变的、普遍和抽象的,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变化的而不是不变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自人类出现开始,人类就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通过集体,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之中。[4]人类通过生产实践,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家庭、社会与国家等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本质。马克思从社会和历史的现实发展的角度告诉我们,对于一个人的本质的考察需要放置到具体的社会关系与历史背景中,而不能就人而论人,如果仅仅从抽象的角度考察他的智慧、没有欲望、没有感情,也不管他所属的时代与阶级,那这样所得出的关于一个人的本质显然是不准确、不科学的。在这里,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一个对人的研究的方法论指导:不能抽象地了解人的本质,而是要具体地了解人的本质;不能用人的自然属性说明人的本质,而要用人的社会属性说明人的本质。这也就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三)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5]在这里就指出了需要是人的本性,需要即人的本质。当然这种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动物的需要仅仅是一种本能的、生理的满足,而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特征。首先,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6]人作为肉体的存在,为满足肉体组织的需要,就要进行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通过对自然界的物质摄取来保证人的持续存在,这是一切生命体的特征。正是因为有了需要的,人才有不断参与实践的欲望与动机,人的需要指引着人不断地与自然、社会、他人进行交换与互动,从而满足自身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各式各类的人类活动。其次,人的需要是人进行活动创造和创新的内在原因。“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人在不断发展与满足中,产生了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在目前的条件下无法得到满足,为此人只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为了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新的需要,人就不得不改造客观世界以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发展。人的劳动创造活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最基本的活动,它是人类历史的基础和前提,而它自身又以人的需要作为内在原因和根据。如果没有了需要,创造活动也就没有意义,同样没有创造人的需要也难以得到满足。正是在需要与创造的不断博弈中,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的生活状态得到改善。通过以上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皆以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前提,也就是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说明人的本质,不是从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从人的社会属性来说明人的本质。从这三个本质界定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人的需要是人进行劳动的前提,劳动是满足需要的手段,社会关系则是劳动与需要的最终产物。这三个本质界定都涵盖了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与个性三个属性。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中人的三重属性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体现了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与个性三重属性的统一。自然性人的天然属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个性是社会性与自然属性结合所表现的个体属性。(一)自然性虽然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否定人的自然属性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正如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7]人本身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不是抽象的人,不是天国的人,而是具体的存在着的人,就必然与其他自然物一样,有欲望、有物质与精神的需要,甚至有自私自利的基因等等。首先,只有不否认人的自然性,才能够对人的本质进行具体的现实考察,否则这个人就是抽象的,甚至作为神一样的存在,不食人间烟火。也就是说,自然性是人存在的前提,只有在满足人自然性存在需要之后,人才有可能进行社会性的发展。人的劳动本质、社会本质及需要本质都需要建立在人的自然性基础之上,否则也就没有其他一切人类活动。(二)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给获得发展,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够体现自己的独立存在价值。人的本质并不是生来就有,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产物,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体现在人在社会关系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本质,能够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能够制造工具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是永恒不变的,不同是社会的人有着不同的本质。这就启示我们,对于人性或人本质的理解以及人的问题解决,要从时代背景出发,对症下药。(三)个性马克思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中提出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性的个人相对立。虽然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界定中没有具体阐释个性,但是从马克思对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理解,人的需要本质、劳动本质、社会本质等可以看出,个性是个体的人的本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性和社会性是所有人共有的本质,而个性是单个人所具有的属性。个性体现在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形成了他独特的生命生活特征。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如果所有人同时拥有一种个性,也就成为了动物一般标准化的动物,那么人的社会性也就无法存在了。综上所述,自然性、社会性与个性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中人的三重属性的体现,这三重属性的协调发展,才能促成人的全面发展。三、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教育的启示(一)教育设计: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理解,首先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历史的个人,这个个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也就是说这个人是具体的、复杂的,有理性、有感性、有欲望、有理想、有恶念、有善意等等,而不是一种抽象化、理想化的人。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本身的复杂特征,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与不可预见性,或者说教育活动中的偶然性。由于教育本身与社会密切相关,在教育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客观个社会现实,更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考察教师、
本文标题: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8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