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高一年级寒假化学作业四
1高一年级寒假化学作业四范围:金属及其化合物考试时间2月14日19:00-20:30一、选择题1.下表为某轻质纯碱产品说明书:化学名:碳酸钠,俗称苏打性状: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化学式:Na2CO3用途: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在纺织、玻璃、制皂、造纸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化学名B.性状C.化学式D.用途2.观察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①变灰暗――→②变白色――→③出现液滴――→④白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④只发生物理变化3.向一定量的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固体,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①溶液中的Na+总数不变②单位体积内的OH-数目减少③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④溶液的质量不变⑤有晶体析出⑥有气泡产生A.①③⑥B.②⑤⑥C.③⑤⑥D.①③④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C.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D.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5.对于钠和钠的化合物的性质或用途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钠作还原剂可以从锆的氯化物中制备锆B.钠和钾的合金常温下为液体,用于原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2C.苏打固体的pH大于小苏打固体的pHD.热的碳酸钠溶液有去油污的作用6.把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关于混合物加热前后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A.加热前后一样多B.加热前消耗的多C.加热后消耗的多D.当Na2O2适量时才会一样多7.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C的以下性质错误的是()()A.溶液呈碱性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D.受热易分解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OH-+HCO-3+Ca2+===CaCO3↓+H2OB.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2Na+Cu2+===Cu+2Na+C.NaHCO3溶液显碱性:HCO-3+H2OOH-+CO2-3D.氯气溶解于水:Cl2+H2O2H++Cl-+ClO-9.杨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两瓶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饱和溶液,希望班里同学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该班同学踊跃提出看法,其中不合理的是()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⑥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A.①②B.③⑥C.④⑤D.②⑤10.某溶液中含有HCO-3、CO2-3、SO2-3、Na+、NO-3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A)A.NO-3B.CO2-3、NO-3C.SO2-3、NO-3D.CO2-3、NO-3、Na+11.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A.3∶4∶1B.3∶3∶2C.6∶7∶3D.6∶9∶012.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固体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表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实验编号①②③盐酸体积50mL盐酸50mL盐酸50mL盐酸m(混合物)9.2g16.56g27.6gV(CO2)(标准状况)2.24L3.36L3.36L分析表中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①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B.由②、③可知:混合物质量增加,气体体积没有变化,说明盐酸已经反应完全C.由①、②可知:①中的固体不足而完全反应D.由①可以计算出混合物的NaHCO3的质量分数13.在实验室里,要想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D)A.石灰水B.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D.氨水14.将2.7gAl与100mL2mol/L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慢慢滴入25mL4mol/LNaOH溶液,其结果是()A.所得溶液的pH7B.溶液中有较多Al(OH)3沉淀C.取少量所得溶液,加NaHCO3,无明显现象发生D.另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几滴浓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15.下列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B.铁片放入过量的稀硝酸中:3Fe+8H++2NO-3===3Fe2++2NO2↑+4H2OC.将铝片放入过量NaOH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D.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Al2O3+2OH-===2AlO-2+H2O16.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Mg、Al分别与100mL2mol/L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4的是()A.x=2.24B.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C.反应时,Na、Mg、Al均过量D.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像17.某同学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方案①:2.7gAl――→100mLHClX溶液――→NaOHAl(OH)3沉淀方案②:2.7gAl――→100mLNaOHY溶液――→HClAl(OH)3沉淀NaOH和HCl的浓度均是3mol/L,如图是向X溶液和Y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和HCl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曲线表示的是向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B.在O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浓度相等C.a、b曲线表示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X溶液显酸性,Y溶液显碱性18.对溶液中的反应,如图图像中m表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表示参加反应的某一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符合甲图像的两种反应物可以是AlCl3和NaOHB.符合乙图像的两种反应物可以是Ca(OH)2和CO2C.符合丙图像的反应可以是在Ca(OH)2和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D.符合丙图像的反应可以是在NH4Al(SO4)2溶液中加入NaOH19.哈尔滨的一个小型特种钢厂曾发生过因1000多摄氏度的铁水进入冷水坑而引发爆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Fe+2H2O=====高温Fe(OH)2+H2↑B.2Fe+6H2O=====高温2Fe(OH)3+3H2↑C.3Fe+4H2O=====高温Fe3O4+4H2↑D.2Fe+3H2O=====高温Fe2O3+3H2↑2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跟FeCl3溶液反应:Fe+Fe3+===2Fe2+B.Fe跟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C.FeCl2溶液跟Cl2反应:Fe2++Cl2===Fe3++2Cl-5D.Fe(OH)3跟盐酸反应:Fe(OH)3+3H+===Fe3++3H2O21.铁的化合物具有丰富多彩的颜色,下列对铁的化合物或其化合物的水溶液的颜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FeCl3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B.向FeSO4溶液中滴入NH3·H2O溶液,析出白色沉淀,且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C.向苯酚溶液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溶液变为紫色D.铁在氧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颜色为红棕色22.某铜粉中混有少量铁粉,要将混全物中的铁粉除去,应选择的最佳实验方案是()A.混合物―――――――→足量稀硫酸搅拌过滤,洗涤,隔绝空气干燥B.混合物――――――――→足量硫酸铜溶液搅拌过滤,洗涤,隔绝空气干燥C.混合物――――――――――→足量硫酸锌溶液搅拌过滤,洗涤,隔绝空气干燥D.混合物―――――→空气加强热冷却―――――→足量盐酸过滤,洗涤,隔绝空气干燥23.将1.12g铁粉加入25mL2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D)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不显红色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D.Fe2+、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24.某溶液中有①NH+4、②Mg2+、③Fe2+、④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5.将7.84g铁粉完全溶于200mL2mol·L-1硝酸溶液中,放出NO气体,则所得溶液中主要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c(NO-3)c(Fe2+)c(Fe3+)c(H+)B.c(NO-3)c(Fe3+)c(Fe2+)c(H+)C.c(Fe2+)c(Fe3+)c(NO-3)c(H+)D.c(Fe2+)c(NO-3)c(Fe3+)c(H+)26.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融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6NaCuAlFe熔点(℃)97.510836601535沸点(℃)883259522003000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A.Cu和AlB.Fe和CuC.Fe和NaD.Al和Na27.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D)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28.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A.Mg2+B.Cu2+C.Al3+D.AlO-211.(2012年东城区高三期末教学统一检测)下列实验的前后,铜的质量一定发生变化的是(B)A.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立即插入乙醇B.铜片放入酸化的硝酸钠溶液C.铜和铁的混合物放入稀硝酸D.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放电29.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ag,加入2mol·L-1的硫酸溶液50mL,恰好完全溶解,若将ag的该混合物在过量的CO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A.1.6agB.(a-1.6)gC.(a-3.2)gD.无法计算30.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故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B.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故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活泼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活泼金属铝也保存在煤油中D.钠与氧气、水等反应时钠均作还原剂,故金属单质参与反应时金属均作还原剂7二、非选择题31.(12分)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已知下列数据:物质铷煤油四氯化碳乙醇密度1.530.801.5950.79依据上表数据及物质的性质可知,下列液体可用来保存铷的是________。A.煤油B.四氯化碳C.乙醇D.水(2)下列是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A.铷与水反应比钠剧烈B.铷的原子半径比钠小C.铷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CO2D.铷可作还原剂(3)氢化铷与水反应可放出氢气:RbH+H2O===RbOH+H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A.氢化铷溶于水后所得溶液显酸性B.氢化铷中氢离子被还原为氢气C.氢化铷与水反应时,水
本文标题:高一年级寒假化学作业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0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