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富源县胜境街道多乐小学教学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富源县圣汇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时间:2018年8月15日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规范1.1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招标答疑及工期要求。2、施工图纸资料。3、本公司《工程项目管理规定》及其它相关规定、制度、程序文件。4、国家及地方相关的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5、公司人力配备、资源情况和施工能力以及以往承建的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1.2主要标准及规范《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0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9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59-99)1.3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工程合同要求和本合同中承诺的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顺序,保证各项施工活动相互促进、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加快施工进程。2、用流水作业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以保证施工连续性、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3、合理安排季节性施工,农忙季节保证工程施工的连续性。4、贯彻“节材、节能、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原则,充分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工程成本。5、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减少各种临时设施的投入。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尽量避免二次搬运,做到文明施工。6、遵循目标管理的原则,对分部分项工程设定目标,做好各个环节的检查控制,以每个分项设定目标逐项实现来保证整个工程目标的落实。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富源县胜境街道多乐小学教学综合楼工程;总建筑面积1166.86㎡,建筑层数为三层,层高3.60m,建筑高度11.25m,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耐火等级为二级,非承重外墙及隔墙采用Mb5.0专用砂浆砌筑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楼地面水磨石地面。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测量一、测量总则本工程的轴线测放、标高控制及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的进行,主要以业主所提供的总平面图、定位图上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二、测量使用仪器序号名称型号精度要求数量1激光经纬仪TM5100-M平盘:±2″垂直:±6″12水准仪AT-G2±1.0mm/公里23钢卷尺50m±10mm5把4钢卷尺5m±1.5mm105塔尺5m3注:以上仪器均通过技术监督局计量测试单位检定合格.三、测量人员组长由项目总工担任,组员包括项目工程师、专职质量员、测量员等。四、测量精度的标准及控制1、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5″以内,总误差±10″以内;2、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3、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4、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1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2mm以内,总高度垂直偏差在±10mm以内。五、定位放线1、本工程根据业主提供的城市坐标网中的坐标控制点,结合总平面定位图,主控轴线一次性测定完成,然后固定在建筑物的四周龙门桩上,形成现场测量控制网。经业主、规划单位核验办妥定位验收记录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本工程总体测量均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定位,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控制原则,在施工现场设置矩形控制网,矩形控制网由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组成,并根据建筑物的规模确定。土方开挖前做好引桩,作为平面控制的依据,引桩应该设在距基坑边线1-1.5m的地方,至轴线交点的距离应为1m的倍数.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平面控制及垂直度控制决定采用外控法。六、内控法定位做法1、采用内控法时,每个单体都在底层楼面上预埋四块200×200mm钢板,钢板中心刻痕或红三角标识。各栋单体网点位置根据具体楼号情况选择4个相互通视点。主体结构楼层水平放线时,可选用N1、N2、N3、N4中任意三点进行控制,然后再用剩余1个点进行复核。楼层放线时,在需放线的楼层上任选其中三点,假如选N1、N2、N3三点,则将经纬仪置于N1点上,后视N2,顺时针旋转90度后,根据N1N2和N1N3之间距离定出N1N2和N1N3;最后将镜置于N4上,后视N2,逆时针旋转90度,弹出线得N4N3’,复合N4N3和N4N3’是否在同一直线上。2、轴线沿高度传递:2层以上楼层以内部测量控制网点为控制点,通过在楼面板上预留的俯视孔(200×200mm),采用天底法垂直测量,逐层传递,并予以复测闭合后,据此进行楼层细部放样测量。3、垂直度控制:外围墙柱分别挂2㎏线坠进行控制检查,第2层以上采用J2经纬仪通高检测一遍,减少误差积累。七、定位测量记录控制网测完后,要经有关人员(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现场复查验收。定位记录要有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代表审核签字做为施工档案归档保管,以备复查和做为交工资料。八、标高控制及垂直传递1、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将建设单位给定的城市高程点引测至施工现场,经精测、复核准确无误后,在现场设置施工水准基准点,作为施工中高程的控制依据,基础完成后,将高程引测至柱、梁边缘。施工水准基准点应设置在不受基础、土方工程施工变形影响及建筑物沉降影响范围以外。水准基准点埋设深度应低于自然地面以下0.6m,其做法采用钢筋砼预制桩现场埋设。水准基点的高程数据自高程基准点引测得到,为了水准基点间互相校核,考虑到本工程建筑规模,拟在建筑物周围布设6个水准基点,并对水准点定期进行高程闭合检测,以保证高程控制的准确及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2、基础施工阶段深度的控制,从现场水准基准点测引至基坑内钉设的临时木桩上,并用红线标出。3、垫层施工时,应先设置水平桩。垫层浇好后,基础支模时,要在主控制线上端外侧处标出水平标记,1层结构浇好后,要在轴线控制位置同时标出统一水平标记,以便于主体施工时丈量标高。4、主体以上各层水平标记,按不同设计层高,计算后用钢卷尺丈量。每层都应在周围外角主控制轴线处,先用水平仪复核每层丈量后的标记是否水平,经复核无误,然后再在其它轴线处或柱头处加密水平标记,包括中间柱头插筋处等,以便于各层标高的控制,高程闭合差不得超过±2mm,取其平均作为该楼层的标高控制点。九、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点布设在建筑物四周。沉降观测点设在室外-0.10m处,式样为六角形2cm对角线粗铜棒,具体在±0.00结构完成后设置。基础施工完、主体施工时,每完成1层楼面后,进行沉降观测1次,装饰完成观测1次,在竣工后继续观测1次。2、观测时先从水准点开始,逐点观测,前后视使用同一支水准尺,每个测站上读完各沉降点读数后,再观测后视读数2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得大于1mm,沉降观测后再进行观测记录的整理,检查各项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乎要求,然后计算各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再计算本次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最后将荷载情况同时记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3、保证沉降观测正确性的措施: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2)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及塔尺;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计划表施工完成部位观测情况基础砼完成初始沉降点设置、第1次观测1层楼面砼完成第2次观测结构阶段每增加1层,观测1次砖砌体完成观测1次结构验收前观测1次装修阶段每月测1次竣工验收前最后1次观测竣工验收后整理沉降资料交业主二、土方工程1、基础土方开挖(1)、工艺流程施工放线→弹性基础土方开挖(分层分段开挖)→检查轴线、标高→预留10-20cm土层人工修边清底→验槽。(2)、土方开挖注意的质量问题1)基底超挖:开挖基础(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要取得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的意见。2)基底示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果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10-20c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3)施工顺序不合理: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开挖土方。应注意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用排水。4)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5)土方开挖时,注意开挖线内是否有电线、电缆、给排水等管线,对其做好保护措施。三、混凝土工程(一)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1、制定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整个浇筑过程有组织、有分工、连续有序的进行,现场浇筑实行分段分区挂牌负责。2、机具准备及检查搅拌机、运输车、料斗、振捣器等机具设备按方案需要准备充足,并考虑发生故障时的修理时间,应有备用的搅拌机、振捣器。所用的机具场地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随时检修,检查混凝土浇筑设备的完好性。3、浇筑混凝土期间,要保证水电不中断。为防备临时停水,搅拌站处设一砖砌蓄水池,以能满足一台搅拌机5h最大搅拌用水量为准,每台强制式搅拌机旁设2m×1.5m×1.5m钢板水箱一个为防备停电,准备两路电源,一路电源为现场变压器提供;另一路电源接至备用发电机电源。4、掌握天气季节变化情况;加强与气象预测预报的联系,在混凝土施工阶段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5、检查模板、钢筋、预埋管和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预埋件、预埋管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在“三检”合格后,请监理人员进行隐蔽验收。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6、在地基或地基土上浇筑混凝土,应清除淤泥和杂物,设置排水、防水措施。7、准备好坍落度桶,按规定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并做好记录。(二)混凝土工程施工1、梁、柱、板混凝土施工(1)先浇柱混凝土,后浇梁板。(2)柱浇筑宜在梁板模安装完毕,梁板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便于上部操作,同时不至于破坏梁板钢筋。(3)墙的施工缝留置在底板以上300mm处及楼板底下20~30mm处;梁的施工缝留在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4)在浇筑柱、梁与主次梁交接处,由于钢筋较密集,要加强振捣以保证密实,必要时该处可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浇筑,采用片式振捣棒振捣或辅以人工捣。(5)浇筑过程中应有专职人员负责检查支撑系统的稳定性,随时观测支撑体系是否变形或下沉、模板有无漏浆等情况。(6)混凝土的振捣浇筑技术,对混凝土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保证作用,振捣由专业人员操作,并事先进行技术交底,振捣时实行定人定位操作,并由施工管理人员现场旁站监督。(7)浇捣楼板时,应控制其厚度及平整度,可在柱筋上预先测设控制点,并在中间组成间距2m的控制网。中间控制点可予制标准块,或用水平仪直接测量。(8)砼表面处理做到:1)首先按标高用煤铲铲平、拍实,并用长刮尺刮平;2)然后用1m长滚筒碾压密实、滚平;3)终凝前,用木抹子搓毛三遍,防止砼出现收水裂缝。(9)、施工缝留设原则根据规范执行,施工缝的处理应清除表面浮浆,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清除积水,浇捣时先用5cm厚与砼同标号水泥砂浆铺底。(三)试块留置原则及混凝土施工记录试块制作、养护等试块是已浇砼强度的重要依据,所以现场试验送样员一定要认真做好该项工作,用于检验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
本文标题: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5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