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青岛市城市防汛应急预案
青岛市城市防汛应急预案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8日【大中小】目录1.总则...11.1编制防汛预案的目的...11.2编制防汛预案的依据...11.3防汛预案的适用范围...21.4编制防汛预案的原则...22.城市概况...42.1自然地理...42.2社会经济...42.3工业企业...52.4城市自然特征...52.5汛期特征及历史洪涝灾害...72.6城市防汛体系...102.7城市防汛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3.城市防汛预案...213.1城市防汛组织机构与职责...213.2应急联动机制...343.3预防与预警机制...343.4预案启动...373.5应急响应...373.6灾后处置...393.7附则...391.总则1.1编制防汛预案的目的为了做好汛期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汛期洪水,使洪涝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防汛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的制定将为防汛指挥部实施防汛指挥决策、防汛调度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也为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提供依据,从而确保城市安全度汛,维护城市经济建设的正常秩序、保障社会的稳定。1.2编制防汛预案的依据1.《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7.《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8.《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9.《水库大坝安全条例》10.《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指导纲要》1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12.《城市防洪预案编制大纲》13.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青岛市洪水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14.《青岛市城市防洪治涝规划》(1997年)15.《青岛市200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1.3防汛预案的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青岛市四方、市南、市北、李沧四区及崂山高科园发生的汛期水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汛期水灾包括: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以及由洪水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等次生衍生灾害。1.4编制防汛预案的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群众因洪涝灾害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和医疗救助措施,不断完善对于弱势群体的救助手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防汛工作纳入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之中,协调各部门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应对突发重大汛情,提高城市的紧急救助能力和管理体系。2.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防汛预案是各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制定各决策的依据,对防汛过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必须加强防汛预案的可操作性,全力保护国家财产与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防汛预案的编制充分研究了青岛市的地形特点与灾害特点,具有很大的针对性。3.加强领导,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原则城市城防办公室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防洪法》的规定,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市区的防汛、防洪和救灾工作,随时发布抗洪救灾指令、通告、公告、决定等。各防汛有关部门根据防汛预案各司其职,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实施工作。4.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的原则在预案的制定上,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防汛预案实行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在实施工程措施的同时也考虑滞洪、洪水潮位预报、水土保持、灾害保险等非工程措施。在抢险救灾方案上,力求措施得力、协调统一、团结一致。5.依靠群众,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的原则坚持依法防汛,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民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2.城市概况2.1自然地理青岛市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之间,在山东半岛南端,东南濒临黄海,西北连接内陆,中间环抱胶州湾。其东北与烟台相邻,西面与潍坊接壤,西南与日照相连。青岛市行政区划包括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和所辖胶南、胶州、即墨、莱西、平度五个县级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102平方公里,所辖郊区面积为9552平方公里。2.2社会经济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解放后,改属山东省省辖市。1981年,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4月,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10月15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家计划实行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青岛市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是重要的商港和国际贸易基地,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唯一合作伙伴城市,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名城和海洋名城。2005年底,全市共有740.9万人,其中,市区265.43万人,五市475.47万人,人口密度达695人/平方公里。近几年,不少外来就读的大学生毕业后落户青岛,一些外地人被青岛的优美环境吸引购房安家。青岛市还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人才,城市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2005年青岛市GDP总量列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天津、重庆、杭州、无锡之后,居第十位。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695.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74.64亿元,第二产业1399.75亿元,第三产业1121.11亿元。2.3工业企业青岛市的大工业框架初步建立,2005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59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63.3亿元。全市共有4户企业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10户企业超50亿元、52户企业超过10亿元、101户企业超过5亿元,627户企业超过1亿元。2.4城市自然特征2.4.1气象和水文特征1.气候基本特征青岛市属季风气候区,冬半年(11月至翌年4月),处于中纬度西风带东亚大槽控制之下,受冷空气和气旋活动的频繁侵袭常有大风降温天气出现;夏半年(5~10月),为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势力范围,4~7月南方来的暖温气流常导致本市海雾连绵,7~8月为本市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2.降雨年平均降水量全市660.6mm,市区662.1mm;年最大降雨量为1272.2mm;年最小降雨量为308.3mm;降雨量大多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的70%,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3.径流1径流量根据1956~1989年代表系列资料分析,青岛市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0.18亿m3折合径流深189.4mm。4年一遇的中等旱年份径流量8.375亿m3,20年一遇的干旱年份2.321亿m3。2径流的地域分布青岛市河川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由于降水的不均匀,年径流在地域分布上也不均匀,总的分布趋势基本同降水一致。但由于河川径流受下垫面的影响,径流深的地域分布的不均匀性比降水量分布的不均匀性更明显,其分布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径流的年内分配河川径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其年内变化十分剧烈。汛期洪水暴涨暴落,易形成水灾,枯水期径流很小,甚至断流。汛期径流一般占全年径流量的76.3%,最大月径流量一般出现在7、8月份,占多年平均的56.9%,枯水期仅占23.7%。2.4.2河流水系特征受海洋气候影响,青岛气候温和,雨量集中,河网比较发达,全市河网密度为0.28公里/平方公里。河流水系主要受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的影响,其水文动态变化随季节起伏很大,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季节性山溪性小河。青岛市区河流主要分三片入海。其一,胶州湾东岸河流,西入胶州湾;其二,黄海北岸河流,南入黄海,其三,黄岛区河流东入胶州湾。各河流均为季节河。市区几条大的河流集中在胶州湾东岸,其中海泊河、李村河、楼山河等,是青岛市内的主要河流水系。2.4.3地形、地貌特征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其中,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全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沁下三角州及海冲蚀平原等。全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从崂顶向北绵延至青岛市区。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内诸山及莱西部分山峰均属之)。南部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铁橛山(595.1米)等组成的胶南山群。市区的山岭有浮山(海拔384米)、贮水山(海拔180.6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信号山(海拔99米)、伏龙山(海拔86米)。2.5汛期特征及历史洪涝灾害2.5.1汛期特征“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春季河流涨水叫“桃汛”,夏季涨水叫“伏汛”,秋季涨水叫“秋汛”,冰冻期因冰凌壅塞河道而抬高水位叫“凌汛”。我国以伏秋两汛为最大,通常所谓的汛期,往往是指伏秋大汛而言。河流径流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条件,我国河流的补给来源有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而以雨水补给为主要,有的河流冰雪融水能够形成桃汛,但是一般不会成灾。“凌汛”是北方河流春季解冻时,在特殊地理环境下的一种现象。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长江以南的河流,在初夏就能够形成水灾。在中东部地区,在雨量集中的七八月份,容易引发洪灾。汛期也是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主要的地质灾害有海水入侵、不稳定斜坡(岩体崩塌)、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青岛的主要汛期是每年的6至9月。在这段时间里暴雨几率较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这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1%-75%。青岛地区平均每年有2-3次暴雨发生,主要集中在夏季。青岛地处海滨,其汛期往往也是台风、大暴雨、巨浪及天文大潮的发生时期。这些因素组合、迭加使灾害为综合性,成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其损失往往巨大。2.5.2历史灾害青岛历史上曾遭受多次洪涝灾害,其历史记录如下:康熙十年(1661年):大雨,海溢,漂损庐社,禾稼尽淹。《胶州志》卷二1911年夏:年降水量1272.7毫米,不少村庄被洪水淹没,铁路路基损坏。1921年8月:暴雨山洪爆发,冲毁铁路路基,一列车跌入河中胶州线停车三日,损失惨重。1925年10月:雨势倾盆,山洪暴发,堤坎崖崩,李坟区九水一带,尽成泽国,三十一个村遭淹,69人死亡,760多间房屋冲毁,36000亩农田被洪水淹没。1939年8月30日:台风在青直接登陆,暴雨成灾,总降水量130毫米以上,大风40.3米/秒。公私损失颇巨,灾情极为惨重,住宅浸水3833间,房屋倒塌1092间,死亡17人,毁桥梁26座,道路94处,沉毁损失船只143艘,堤岸毁崩42处,淹田3119亩,毁果木17235亩。1960年6月26日至27日:狂风暴雨,适逢大潮,部分水库堤塘决口,冲毁鱼池400亩,损失淡水鱼苗2000万尾,淹没毁损沿岸养殖场3000余亩。1961年9月7日:特大暴雨袭击,雨量达214毫米,李村为235毫米,一小时最大雨量达105毫米,创青岛时降水量最高记录,1956间房屋倒塌,30人死亡,34人受伤,50万平方米马路冲毁,23处桥涵被毁,冲走石油105吨,煤炭190吨。1975年7月19日:青岛风雨交加,造成高压电路严重毁坏,毁变压器6台,第四发电厂、娄山电厂停机,第一发电厂在海泊河口,院内进水,停炉两台。1990年8月:青岛市四方区,马莲沟河山洪暴发,万向节厂被淹,损失150万元。2001年8月1日:受8号台风低压环流的影响,青岛局部地区造成特大暴雨。据省水文水资源局统计,青岛降雨量达100~300毫米,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降雨,市区局部造成积水。最大降雨量是青岛市北九水水文站,高达400毫米。2.6城市防汛体系青岛市建制百余年来,为抵御洪涝侵袭修筑了大量的防汛设施。防汛设施包括水库、塘坝,敷设雨水管渠266公里,河道铺砌60.42公里。青岛市市
本文标题:青岛市城市防汛应急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6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