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沈沙港(跃丰路~五甲港)河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沈沙港(跃丰路~五甲港)河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ENVIRONMENTALIMPACTSTATEMENT(可公开文本)建设单位:上海浦发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上海市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805号编制时间:二〇一〇年五月沈沙港(跃丰路‾五甲港)河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可公开文本-2-1工程背景及概况合庆镇濒临长江口,浦东新区骨干河道张家浜、川杨河、沈沙港、浦东运河、随塘河等穿过合庆镇,同时镇域内有浦东新区沿长江口的主要排水口门三甲港水闸、张家浜东水闸,有着良好的引排水条件。根据《浦东新区水务专业规划》(2005.04),按三级河道划分标准,合庆镇内规划河道共有77条,其中Ⅰ级河道7条段,二级河道35条段,三级河道35条段,镇内河网水系非常发达。沈沙港为新区规划Ⅰ级河道,跨越唐镇、合庆镇两镇,西起曹家沟,东至合庆镇规划凌白河改道向南,直至川杨河,是“浦东大片”内重要的引排水河道。本次合庆镇沈沙港综合整治工程西侧在靠近跃丰路处与原沈沙港相接,以东部分向南改道新开挖至护塘河,并沿护塘河向南,直至五甲港,河道整治长度2.2km。河道规划口宽40m,底高程-0.5m,是一条重要的区级河道,承担着合庆镇防洪排涝和水系沟通任务。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关于沈沙港(跃丰路-五甲港)河道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沪浦发改投[2009]903号),为进一步完善新区骨干河道建设,提高地区防汛排涝能力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促进地区开发建设,同意沈沙港(跃丰路-五甲港)河道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本项目长约2.2公里,由两段组成,其中东西段位于规划凌白路南侧,长1.2公里,南北段位于东川东路东侧,长1.0公里。本工程西起跃丰路,与原沈沙港相接,向东穿越东川公路与护塘河相接,并沿护塘河向南至五甲港。河道河口宽度按规划蓝线40米实施,两岸陆域范围按规划20米控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开挖、新建护岸、河道疏浚、桥梁工程、截污纳管工程、防汛通道、沿岸绿化、以及前期动拆迁工作等。沈沙港(跃丰路‾五甲港)河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可公开文本-3-2规划相容性分析结论根据工程现状分析、结合《浦东新区水务专业规划》(2005.04)、《浦东新区合庆镇水利规划》(2007.02)以及《合庆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2008.03),沈沙港作为浦东新区河网水系的一条骨干河道也是合庆集镇内唯一一条Ⅰ级河道,将承担大部分合庆集镇防汛排涝的调蓄任务,对新规划集镇及整块区域的防汛排涝安全、改善水质水环境、促进地块开发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沈沙港作为合庆集镇内唯一一条Ⅰ级河道,将承担大部分合庆集镇防汛排涝的调蓄任务。目前,浦东新区骨干河道以南北向贯通河道居多,由于东川公路与A30公路的分割,使公路两侧水系沟通不充分,在合庆镇范围内穿越东川公路的骨干河道仅有张家浜与川杨河,张家浜与川杨河之间距离较远,没有东西向的Ⅰ级河道,沈沙港河道按规划实施后,将成为合庆镇东西向跨越东川公路的一条重要河道。目前,沈沙港西起曹家沟、向东穿越浦东运河至东川公路断流,沈沙港(跃丰路-五甲港)根据规划实施后,将沟通合庆镇内东川公路两侧水系。今后,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实施,沈沙港向南与川杨河相接,并通过川杨河、五甲港等与随塘河相接,从而,形成区域内骨干水系河网。结合合庆集镇的规划建设,沈沙港按规划河道实施后,将大大提高该河道的防汛标准及河道排涝能力,以满足新规划集镇及整块区域的防汛排涝安全。本工程实施后,可充分发挥其防汛、除涝、环保、造景等综合效益,提高排涝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本工程实施范围内大部分河段位于合庆集镇范围内,规划汇庆路以东为合庆集镇范围,以西至跃丰路为规划新农村范围,跃丰路以西至浦东运河作为生态样板河道整治工程已圆满完成。因此,沈沙港河道建设不仅作为防汛排涝的水利基础工程,也将成为提升区域整体环境的水系环境工程。综上所述,项目建设与区域相关规划是相容的。沈沙港(跃丰路‾五甲港)河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可公开文本-4-3环境现状质量监测和评价结论(1)大气监测结果显示:项目环境空气评价指数均小于1,环境空气本底较好。(2)声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各敏感点环境噪声均达到相应标准,项目周边声环境本底较好。(3)地表水监测结果显示:沈沙港现状水质一般,pH、溶解氧、COD、总磷、Cu、Hg、Cr6+、As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质标准,BOD5、NH3-N、石油类、Pb、Cd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质标准。(4)底泥监测结果显示:各评价因子浓度均小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同时符合《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说明现状本段河段底泥可作为农用污泥施用。(5)底泥渗出液监测结果显示:底泥浸出液各监测因子均达到一级水平,土壤质量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沈沙港(跃丰路‾五甲港)河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可公开文本-5-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4.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4.1.1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场地的泥浆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排泥场尾水、施工船舶含油废水、底泥疏浚对河道水质的影响。施工场地的泥浆废水产生于浆砌块石护坡等混凝土浇筑和块石砌筑、料罐冲洗以及部分混凝土的养护排水;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在施工场地临时搭建的厕所及公共食堂。上述废水若任意排入工程区域河流,将影响水体水质,并有可能破坏水体功能。将施工期废水集中收集后妥善处置(外运处理或就地达标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排泥场内由吹泥船吹入的泥浆,经过长时间静置沉淀(水中泥沙充分沉淀),大部分泥与水分离,分离后的泥浆沉淀、表层水(尾水)通过排泥场退水口就近排入河道。施工船舶舱底水含有污油,为含油废水,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若施工船舶设有油水分离器,含油废水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达标排放;若施工船舶未设有油水分离器,应将含油废水集中收集,统一送至陆上集中处理,不可随意排入河道内。河道底泥疏浚过程中,由于挖泥船在挖泥过程中搅动河道底泥,会引起泥沙悬浮,使施工区域水体内悬浮物含量升高,对河道水质造成一定影响。根据工程现场施工条件与土质情况,建议采用抓斗挖泥船挖泥及配套泥驳与吹泥船配合进行底泥疏浚施工。4.1.2声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噪声预测,昼间施工机械在距施工场地40m外可以达到标准限值,夜间在200m外可以基本达到标准限值《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项目的施工临时办公及生活用房、方桩预制场、部分建筑材料堆放场地及临时仓库可布置于河道两侧20m绿带范围线内,如场地不足,可临时征用较为开阔农田地段,作为临时施工场地。故昼间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较小,夜间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居民沈沙港(跃丰路‾五甲港)河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可公开文本-6-的休息。因此,须对施工机械和车辆采取必要的噪声控制措施。4.1.3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施工场地扬尘对空气影响的范围主要在工地扬尘点下风向150m内;运输土方的道路扬尘影响的范围为道路两侧60m的区域。由于项目沿线分布有居民住宅和学校,施工单位必须采取相应的抑尘措施,例如加强场地清洁维护工作、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进行不定期喷水降尘、运输车辆做好清洁保养工作,可减小扬尘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目标的影响。4.1.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如不及时清运,随意倾倒将会产生大量扬尘,同时也会影响周围的景观环境。施工期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不大,但若不合理收集、也会造成施工区域及周围水体和土壤受到污染,影响环境卫生。4.1.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占地和借地,会对施工区域的植物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沿线区域植物均为常见物种,无本地特有物种,因此本项目施工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疏浚底泥产生的底泥、土方先进入排泥场沉淀后,于底泥变干后方能运至弃土场永久堆放。排泥场会造成临时占地,会造成原土地上的陆生植物消失。由于排泥场为临时占地,施工期结束后即恢复原貌,恢复后仍然可以复垦,因此其对陆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短期的,并且是可恢复的,其产生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排泥场的主要不利影响来自底泥、土方中携带的污染物质产生的不利影响,根据对河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分析,各类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均能达到《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中的污染物标准限值。选择农田作为排泥场和弃土场,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施工期底泥疏浚过程会造成底泥的上浮,造成水体透明度的下降。由于底泥疏浚采用抓斗式挖泥船挖掘底泥,因此产生的底泥上浮比较突出。项目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布设防污屏的措施来减缓和避免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将SS影响控制沈沙港(跃丰路‾五甲港)河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可公开文本-7-在一定范围之内。由于底泥疏浚为短期行为,其对水体透明度的影响造成的危害是可恢复的。施工期间,对水生生物的突出影响是由于水体透明度的下降,引起的浮游植物的减少,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下级生物的种群和数量。由于三八河南段与吕家浜、白莲泾、长浜贯通,中间与黄家浜、顾家浜等河流交互,河网结构较好,河道纵横,造成的浮游生物减少是局部的,同时在项目河段底泥疏浚过程中,河段内的鱼类会自行到它处河道觅食,不会对鱼类的食物来源、浮游生物的多样性造成突出的不利影响。施工期间,底泥疏浚对底栖动物的影响较大,施工会造成疏浚区域内底栖动物有一部分消失。由于底泥疏浚为短期行为,疏浚结束后底栖动物会逐步恢复,因此底泥疏浚不会造成底栖动物的大量消失和灭绝。4.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4.2.1水环境影响评价由于项目建成营运后,项目本身即成为水环境敏感目标,项目建成后本身无污水产生,水污染源主要为:(1)“初期雨水”冲刷桥梁路面后产生的路面径流。营运期间,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会沉积在桥梁路面,另外,轮胎磨损颗粒、车辆所粘带的泥土、人类活动的残留物、车辆运输时散落的细小物品、以及车辆机油、燃油滴漏等均可能随路面雨水径流进入桥梁道路两侧水体,其主要污染物包括:SS、COD、BOD5和石油类等。(2)装载有毒、有害物质的车辆通过河道上方的桥梁可能因交通事故而泄漏或滴漏至河道产生污染,路面清洗后将产生路面清洗废水,但发生概率很小。4.2.2空气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将设置一座泵站,根据预测,预计泵站每日污水处理量最高为110.5m3/d,本项目污水泵站集水井出气口的H2S(硫化氢)、NH3(氨气)、CH3SH(甲硫醇)能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的标沈沙港(跃丰路‾五甲港)河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可公开文本-8-准,且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居住区大气中甲硫醇卫生标准》(GB18056-2000)。因此本项目的污水泵站运营后,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后,不会对周围的大气环境产生影响。4.2.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成后本身无固体废弃物产生,固体废物源污染源主要为:过往行人和周边居民向河道内违法倾倒的生活垃圾和商业垃圾,产生量无法估计。该部分垃圾应定期收集,实行分类袋装化处理,集中于垃圾房内,由专人管理,每日由环卫部门清运。建设方同时应加强日常维护,在河道两岸竖立告示牌,严禁周边居民、过往行人等向河道内乱扔杂物,确保水体质量不受人为污染。4.2.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整治后,沿河设有护岸、走道,整治前原空地、土坡等将会减少,生态系统内生物组成成分发生变化,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空地、土坡等空置地原有生态情况较差。因此,本项目不会对陆域生态环境造成突出的不利影响,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项目整治后,在河
本文标题:沈沙港(跃丰路~五甲港)河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7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