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1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重点:食物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教学难点:消化器官的各种作用及酶的实验的理解。教学准备:1、课件、2、资料3、实验材料: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是寒假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上课,猜一猜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请同学们仔细品尝,体会一下,食物到哪去了?二、探究活动(一)认识消化器官1、认识人体消化器官的名称(认识食道、胃、肠,并播放课件)指导学生认识肠分大肠、小肠、直肠及胃的位置形状等。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2、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还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让我们用自己的手跟踪食物的旅行好吗?每到达一个器官就告诉我好吗?3、跟踪到了吗?老师在小纸包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拿出来看看,认识他们吗?(指导学生认识肝、胰及其主要作用),认识了这些消化器官,你能把食物消化所经过的路线摆在人体合适的位置吗?4、食物的消化过程是不是像同学们所说的这样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展示)食物进入口腔顺着食道到达胃,肝分泌胆汁,胰分泌胰液帮助食物消化,这时,食物再从胃进入小肠,有营养的物质留在身体里,没有营养的食物残渣再进入大肠,通过直肠、肛门排出体外。(二)口腔的作用1、过渡:你看,食物的消化的确是个复杂的过程吧。脑筋急转弯:食物旅行的第一关要经过哪里?(口腔)一会让我们来嚼馒头,猜一猜馒头在口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除了形状、颗粒的变化外还会不会有变化?你们认为馒头会变成其他的物质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唾液)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咀嚼馒头,不要咽下去,仔细体会馒头在口腔里发生里什么变化?2、请一名同学把嚼过的馒头吐在培养皿中。咀嚼过的馒头形状和颗粒的确发生了变化,他真的会变成了其他的物质吗?有没有办法证明一下?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淀粉液来代替馒头,看看桌上的材料,你能设计个实验证明唾液与馒头之间到底有没有变化吗?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4、归纳试验方法:课本第3页实验提示5、分组实验并观察现象6、汇报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滴入碘酒后不变色,没有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滴入碘酒后变成蓝色。7、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唾液能将淀粉转化成别的物质。8、课件出示: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细嚼馒头会有甜味。(三)食物的消化1.给大家看一幅有趣的图画,能看懂这幅图吗?画得是什么内容?我们的消化器官每天都在辛勤的工作着。小组之间互相说说,讲给大家听听好吗?2.师小结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课本第5页资料卡)三、消化器官的卫生保健1.师:我们的消化器官这样辛苦地为我们服务,你有没有话要对他们说。是呀,我们真应该好好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2.学生结合课本图片和生活经验说一说怎样保护消化器官。3、师小结:保护消化器官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吃饭定时定量;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饭后不要剧烈运动。四、课后拓展:办一期关于消化系统卫生保健的手抄报。板书设计:1食物到哪里去了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肝、胆、胰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食物的消化: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教学反思:2.我们的呼吸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和阅读认识呼吸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的综合能力。愿意合作交流;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能够珍爱生命。3.知道呼吸器官的名称和呼吸的过程,养成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点: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教学难点:呼吸器官的各种作用及气体实验的理解和应用。教学准备:课件、收集呼吸器官的相关资料、实验材料;玻璃管、集气瓶、烧杯、澄清的石灰水、气球、软尺、火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人每天都要吃食物,是因为要从食物中获得长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获得热量。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人为什么要呼吸?呼吸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呼吸器官”。(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呼吸的意义。(1)分组用保鲜袋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①谈话:我们不停地进行呼吸,吸进去的是什么?呼出来的又是什么?②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现象。③师生小结:保鲜袋刚刚罩在口和鼻上时,呼吸还正常,过一会儿,感觉到呼吸困难。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保鲜袋内的空气中氧气越来越少了,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了。(2)推测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成分有什么变化。①谈话:开始时保鲜袋里是什么气体?现在保鲜袋里还有气体吗?它的成分有没有变化?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②学生讨论。③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开始时保鲜袋里的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现在保鲜袋内空气中氧气可能变少了,二氧化碳可能多了。我们可将燃烧的火柴棒放进袋中,火柴立刻熄灭了,说明缺氧;再把澄清石灰水倒入袋中,变浑浊,说明袋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3)实验:检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变化。①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②师生小结:实验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很少,所以燃着的火柴会熄灭。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袋中晃动后,变浑浊了,说明袋中的二氧化碳较多。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知道了人在呼吸中,要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体只有连续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氧气,“生命之火”才能旺盛,才能源源不断地供给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2、指导学生测量每分呼吸的次数,认识静坐时、活动后每分呼吸的次数是不同的。(1)测量静坐时,每分钟呼吸的次数。①讲述: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呼吸,你知道你1分钟呼吸多少次吗?每人用右手掌平伸进胸部,默数1分钟呼吸的次数,并作记录。②学生活动:学生实验(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并填写测量结果。(2)测量做操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①谈话:我们做操以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不是和刚才测的一样呢?②学生活动:做室内操。③提问:请同学们用手摸胸部,与活动前比较,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学生随即测每分呼吸的次数,由教师统一计时),填写测量结果。④师生小结:静坐时,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比较稳,儿童平静时的呼吸频率在每分20~25次左右。运动时,因为需要用力,呼吸肌加快收缩,胸腔进一步扩大或缩小,呼吸深度急剧增加,呼吸次数同时急剧增加。3、指导学生认识人在呼吸中有最大的通气能力(肺活量),但各人不同。(1)谈话:现在我和同学们一起吹气球,轻轻吸一口气,然后全吹进一个气球内,看看气球有多大;深深吸一口气,再全吹进气球内,看看气球有多大,这说明什么?(2)学生实验,汇报。(3)师生小结:深吸气比轻吸气吹的气球大。因为深呼吸时,能使胸腔进一步扩大,身体内气体的容量随呼吸的加深而增大。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是在一次呼吸活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4)提问:全班同学都用最大的力气吸一口气吹气球,比一比,每个人吹起的气球有什么不同,这又说明了什么?(5)学生讨论。(6)师生小结:人吹的气球有的大,有的小。说明各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各人身体内呼吸气体的容量就不一样。那么是哪些器官能够容纳气体呢?现在我们一道研究人的呼吸器官。4、指导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器官以及呼吸的过程(1)认识人的呼吸器官。①谈话:人时刻都在呼吸,你知道人有哪些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它们在人体的位?它们是什么样的?②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呼吸器官课件、挂图后再讨论、汇报。③师生小结: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咽、喉在人的头部,气管在人的胸腔内,表面呈一环一环的,很有弹性。气管从上往下不断分支,成为支气管和很多小支气管,像树枝一样。肺在胸腔内,有左肺和右肺。肺很有弹性,由很多很多小肺泡构成。肺泡内是空的,可以容纳气体,与小支气管相通,表面包着很多很细的血管。④让学生指着自己的身体说出各个呼吸器官所在的部位。(2)认识呼吸的过程。①讲述:观看空气在呼吸器官中流动的多媒体课件,并根据自身呼吸的情况,说说人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②学生讨论、归纳、汇报③师生小结:空气首先进入鼻腔。鼻腔里有鼻毛和潮湿的黏膜,能滤去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鼻腔还能使干冷的空气变得湿润温暖。空气由鼻腔经喉进入气管。气管的下端分成左右两根支气管,分别进人左肺和右肺。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吸进的氧气能从这里进人血管,再被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由血液送到肺泡里释放,再经支气管、气管、鼻腔呼出体外。5、向学生进行呼吸的卫生教育。(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呼吸器官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就一定要注意保护呼吸器官,不要让它生病,否则就会影响身体健康。请你们思考:呼吸器官容易得哪些病?得这些病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呼吸器官的疾病?(2)学生讨论并回答。(3)师生小结:为了保护呼吸器官健康,必须做到:一注意呼吸卫生,如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这样可以保持空气的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二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加肺活量,预防感冒和气管炎;三不要吸烟。烟不仅刺激气管,使气管发炎,还能使人得肺癌。三、拓展活动:调查吸烟和空气污染对呼吸器官的危害,并写出调查报告。板书设计:2.我们的呼吸器官人吸气的路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人呼气的路线: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教学反思:3.心脏和血管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2、愿意合作交流,想知道,爱提问;珍爱生命,愿意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重点:心脏与血管的功能。教学难点:心脏与血管的功能及其特点。教学准备:课件、长胶管、玻璃漏斗、秒表、人体半身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教师做手势,让学生猜表示人体那个器官。2、学生猜出“心脏”后,揭示课题“心脏和血管”。(板书课题)二、指导学生测量心跳次数。(1)测量静坐时,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①讲述:每时每刻我们的心都在跳动,请各位同学用右手掌平伸进胸部左侧,紧贴心脏的部位,有什么感觉?②学生实践,分别感觉。③汇报感觉结果。④讲述:请同学们测一下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⑤学生测量。(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⑥学生汇报结果:每分心跳大约65次、70次、75次……⑦小结:测得每分心跳60~100次,都属正常的。(2)测量一般性运动及剧烈运动后,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①谈话:当我们做一般性运动和做剧烈运动后,每分心跳的次数是不是和刚才测得一样呢?②学生活动:③小结:剧烈运动后,测得每分心跳的次数比静坐时每分心跳的次数多,说明同一个人,心跳的快慢与运动,情绪等有关,不同的人,心跳的快慢也不同,可能与身体的胖瘦,大小,是否经常锻炼有关。三、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位置、形状、结构、作用1、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位置。(1)出示心脏的图片和人体的正面画像,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把图片贴到人体正面画像心脏所在的位置。并提问:你依据什么贴在这里?(2)再出示人体半身模型,使学生感受心脏的准确位置。2、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形状和构造。(1)认识心脏的形状。(2)教师课件展示心脏的结构3、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作用。(1)让我们来听一听心脏的声音吧,把耳朵贴近同位的心脏位置,静静的感受心脏的声音和节奏,听完后,看哪个同学准确地把它描述出来。(2)实验研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四、指导学生认识血管的的知识。1、指导学生针对科学书的第9页有详细的介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研究。使学生了解心脏和血管是如何工作的,血管有哪些种类……并完成教师提供的阅读提示卡。2、生:探究血管的种类、血液循环的方式。并汇报学习情况。3、认识血液循环的意义(自学课本第9页资料卡0五、指导学生认识怎样保护自己的心脏和血管1、学生先说一说应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与血管,2、共同总结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但体育锻炼要适量,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烟、酒对心脏、血管伤害很大。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
本文标题: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72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