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毛概2018第十一章四个全面简单总结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节全面深化改革•第三节全面依法治国•第四节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跨过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全面小康有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更全面的要求,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的内涵分析1.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2.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3.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4.全面小康,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3.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4.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5.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6.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7.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第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第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第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二节全面深化改革一、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一、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原因:1、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2、全面深化改和,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所趋的必然选择3、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4、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途径:第一,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第二,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第三,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第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辅相成(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2)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即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3)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世界、指导实践,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和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和重要思想保证。1.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1)摸着石头过河1980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讲话称:“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陈云文选》第3卷第279页邓小平对陈云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说”完全赞同。邓小平说提出的“要坚决地试,大胆地闯”、“杀出一条血路来”,都体现了这种思想。(2)顶层设计其在工程学中的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顶层设计”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出现。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3.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4.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1)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2)步子要稳,就是方向要准,行驶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3)对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稳扎稳打,通过不断努力逐步达到目标,积小胜为大胜。5.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改革是动力,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改革。(2)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3)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稳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改革和发展。第三节全面依法治国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大方针。(2)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3)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4)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5)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2010年,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7)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8)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我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习近平明确提出“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9)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10)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征程。(11)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第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首先是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次是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再次是要进一步健全法治保障体系。最后是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第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1、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2、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3、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4、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5、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6、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第四节全面从严治党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三、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全面”是基础。体现为管党治党对象全覆盖、领域全范围、责任全担负,人人、处处、时时纳入其中,无一例外。“严”是关键。“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共产党人最讲认真,全面从严治党讲认真,就是坚持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是要害。坚持标本兼治,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体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政治定力、使命担当。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第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政
本文标题:毛概2018第十一章四个全面简单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7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