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2--10单元
第二单元二、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来到城市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一教材简析:本信息窗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它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农村学生进城后的所见所闻。情境图分别呈现了下火车的人数,停车场停放汽车的数量、住宅楼的户数及花坛中花盆的数量。借助“一千是多少?”及“怎样写一百二十五呢?”引入计数单位千的认识和千以内数的读写。教材内容选择联系城乡的现实性素材,为学生认识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大数。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上个星期天,我们的手拉手学校的同学来到了青岛,你们看看,他们都参观了咱们城市的哪些地方?(学生回答)。请学生找出信息,并读出信息.(学生可能有些数读不出来)师适时小结:看来这里有很多新的数,我们还不能很准确地读出来,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和学习“千以内的数”(板书课题)二、主动探究、建立数感。1、初步感知。(1)出示一小堆方块(10块)谈话:你能估计一下这里有多少个方块吗?请你数一数。(学生进行初步地数数体验)提问:我们是怎样数的?(学生可能回答:一个一个地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一]继续提问:我们还可以怎么数?(学生可能回答: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教师对学生多种数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2)出示一堆方块(100)谈话:你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块吗?(学生进行估计,可能回答50块或80块)课件演示:一排10个方块,共10排。提问:现在你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能一下子说出是100块呢?引导学生理解以10作单位清楚、方便,并板书[十]请学生随着课件一十一十的数一数:10、20、30……90、100(3)出示更大一堆方块(1000块)谈话:你现在还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个吗?(学生再次进行估计)。课件演示:一板100个方块,共10板。提问:现在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也能一下子说出是1000个方块呢?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以100作单位,能更方便地数数。板书[百]请学生随着课件一百一百的数一数:100、200、300……900、1000(4)进一步感知1000这个数请学生回忆并提问:刚才我们在900以后数的数是多少?我们刚才是怎么数出1000的呢?(学生根据数的过程回答: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引导学生开火车数数:l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l一百一百地数,再从1000数回1002、认识计数器上的“千”。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二十五吗?(学生自己尝试拨数)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一百二十五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让学生在回忆前面所学计数器上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继续提问:你知道从右边起的第四位是什么位吗?(学生利用迁移规律认识千位)3、活动体验。一千到底有多少呢?(1)[出示一本笔记本]谈话:请同学们看,这本笔记本有100张纸,1000张纸有这样的几本?请学生想象一下做做手势,比划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2)[出示一袋牙签]提问:这袋牙签有200根,多少袋牙签是1000根呢?学生能够估计出大约5袋牙签是1000根。教师呈现1000根的牙签,让学生进一步感知1000这个数。(3)[出示一本书]提问:书上的这段文字大约多少?请你估计一下。一页大概有多少字?1000字有这样的几页呢?学生从估计简单的文字数量到估计稍多一点的文字数量,逐步感知千以内的数。(4)生活中感知:提问:l我们的阶梯教室能坐500人,几个这样多的人是1000人?l我们班同学40个,多少个班的同学大约有1000人?l一千到底有多少,你能不能也举出你身边的例子呢?4、数数练习(一个一个地数):(1)从195数到204。(2)从407数到414。(4)从989数到1000。5、学习写数: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读数,你能试着写出这个数吗?写125。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写的方法,并向学生介绍习惯的写法是从高位写起。练习写数。谈话: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呢?(学生自己试写)如果个别学生将八百零八写错,引导学生仔细想一想,八百零八里面有几个十,(一个十也没有),在十位上应该写几?三、解决问题,实际运用。谈话:其实,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数。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数!1、谈话:刚才我们在情境图上看到了很多的数,现在你能准确地读出这些数吗?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2、出示:温州大桥全长6977米,桥塔有50层楼那么高。184根钢索,把宽27米、跨江400多米的巨大桥身托了起来。桥面上有6条行车道。399根双叉灯柱整整齐齐排列在两旁。请学生自己先读,并且在小组中交流。3、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数,你们也搜集了不少吧,请你们相互交流,汇报在生活中搜集到的数。4、猜数游戏。(以“幸运52中猜价格”为形式)(1)吸尘器150元。(提示语以“少了”或“多了”为标准,如:生说100,师说少了,生说200,师说多了等,直到猜中为止。)(2)羽绒服789元。(方法如上。)(3)消毒柜999元。(改题提示为:它的价格是一个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字都相同。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1000非常接近,请学生以此为例进行猜测。)5、拓展游戏活动:谈话:有两个小朋友在做一个转盘游戏,我们来看看:转盘转到了3、6、9,这三个数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们把它们写出来。学生交流结果(369、396、639、693、936、963。)四、全课总结,不断升华谈话: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认识了比百大的数——千以内的数,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身边的数学,认识千以内的数。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本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以情境入手,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以手拉手活动为线索,为学生提供了较广泛的素材。在手拉手活动中,城市学生可以充分领略到农村的广阔和农民生活的变化,农村学生也可以感受到城市的繁荣与先进文化。教学时,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介绍农村学生来到城市看到的情景。然后,在通过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借助学生已有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2、有充分的时间数数,感知数,对学生数数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数数并不是说让学生自己随便数,教师在指导学生数的时候应当采用多种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在运用的时候也不是说一根一根数完就两根两根数,十根十根数完就一百根一百根数,什么时候要一根根数,什么时候要十根十根数,什么时候需要一百根一百根数,每一种方法数的时机,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了,通过这样的数数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数数而且突破了难点。通过教师这样细致的指导,学生不仅能数而且能有条理地数。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在本节课中,还重视了对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手拉手学校的同学今天来到了数学王国,他们想邀请你们和他们一起闯关,去探寻数学的奥秘,你们想去吗?学生充满快乐地开始学习活动。二、闯关练习,巩固知识:1、拨珠数数游戏:谈话:请你先拨出178,然后在个位上再拨上1颗珠子,用计数器边拨珠边数数,读出“179”,接着照样子继续边拨珠边一个一个地数下去。让学生先自己数一遍,再在小组进行交流,重点交流从179数到180的过程,一直数到191。请学生照着这样的样子,再多举几个例子,边拨珠边数数。2、拨珠写数游戏:(自主练习3)谈话:刚才大家都能够正确地拨珠数数,那么写数呢?请你自己试着写写拨出的数,看看每个数中“4”表示的意义,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在小组里多加一些相应练习,多拨珠写数。教师要加强这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3、看图填数游戏:出示情境图(自主练习2)先让学生独立地观察图写出数,再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是怎样写出的,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4、蝴蝶采蜜:(自主练习4)谈话:这些蝴蝶都到哪朵花上采蜜?请你连一连。挑选267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数都表示什么?5、我当口算小能手:(自主练习5)请学生快速计算出这些口算题,再在小组中进行批阅和交流,请计算错误的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全班进行点评。6、你说我写:(自主练习6)活动时,可以2人一组,一人说数,另一人写数;也可以3人一组,一人说数,两人写数;还可以变化形式,一人说数,一人说组成,其它人写数,加强熟练程度。7、我来考考你“聪明小屋”是一道智力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教师可激发学生想出多种答案。这道题的答案有:380、508、586、589、598、600、660、690、900、960、990。三、总结提升:谈话:愉快的旅程就要结束了,看来今天大家都有了很多的收获,你都来说说吗?其实,还有很多数比1000还要大,下节课让我们和手拉手学校的同学继续我们的数学旅程吧,相信你会更有收获的。【课后反思】这节课是一节练习课,本节课采用了游戏的形式,把练习课变成了活动课,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这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在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首先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各种数学游戏,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不易持久,因此儿童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容易注意力分散。所以在教学中间,把教学内容转换成一些游戏活动,穿插安排,可以使学生在玩中悟理益智,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在“玩”与“乐”中获取了知识,增长了智慧。3、要在练习课中体现评价的功能,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是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呵护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亲体下进行的,主要以表扬为主,在关注学生现实表现的同时,激起每个学生客观认识自我的需要,而且要特别关注有差异的学生,不能忽视在练习课中的评价作用,在声声真挚的评价声中,为学生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启迪孩子的悟性与自信,使其更好的发展。信息窗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5—17页。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千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大到万以内数的认识,因此在学习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正确迁移到万以内的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以后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教材的重点是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难点是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2、使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等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感受身边的数据。1、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
本文标题: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2--10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8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