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2015学年(上)期末考试高2015级文科综合试题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2、试题总分:300分3、试卷页数:16页历史部分(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治国需要理念”。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开馆讲学,向当时的统治者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最符合历史潮流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是指①五口通商②协定关税③领事裁判权④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准许各国派兵保护A.①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3.清末《上海县续志·序》中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迩来世变迭起,重以沧桑,由同治视嘉庆时,其见闻异矣。由今日视同治时,其见闻尤异矣。更阅读数十年,人心风俗之变幻必且倍甚于今日。”反映了①上海开始成为通商口岸,发展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②《辛丑条约》后,“欧风美雨”大量涌入中国引起社会巨大变化③作者反对“欧风美雨”大量涌入引起的社会风俗变化④作者感觉到了“欧风美雨”大量涌入对中国的影响不断加剧A.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③4.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费正清曾形象地比喻成“两出巨型戏剧”:第一出是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对抗,第二出是这场对抗导引中国在“一场最巨大的革命发生中所发生的基本变化。”下列历史现象不能体现“第二出戏”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5.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出席这次全会的正式代表有七届中央委员会成员53人。这一届中央委员选举产生时,当时中国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B.解放区正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主力被消灭D.南京已经解放,国民党统治被推翻6.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用这样的语言形容某一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不取决于上”。在近现代史的纲领或者法律文件中对其最早进行彻底否定的是A.《资政新篇》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谢益显在《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中说:“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美国在战略部署上仍在从东南亚和台湾这两条线上逼近中国,中国还要为获得进一步的安全环境做出努力。”新中国“为获得进一步的安全环境做出努力”有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③参加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④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8.“历史的瞬间,永恒的记忆”,右图是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开怀大笑。这幅经典照片反映了①亚、非、拉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作用加强②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产生的国际影响③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9.林毅夫在《中国经济专题》中说:“……这种退社的自由一方面对努力干活的人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权利,另一方面对偷懒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实质的威胁。……充分的退出权可以有效防止偷懒行为,从而达成生产者之间的一种“协议”,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集体生产的优势。”下列哪些史实严重违背了这一思想①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②1953年农业生产合作社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10.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题号史实结论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陶片放逐法”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有人形容,被“陶片放逐法”所放逐的名单简直是一部雅典英雄榜。“陶片放逐法”作为直接民主制的形式存在严重缺陷。B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分封制使西周疆域扩大。C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由“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中买来。西汉时期注重以地契界定土地所有权D司马迁认为政府的商业政策应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政府干预。11.王帝在《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和实践》中说“制宪会议的大多数代表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既要反对贵族或者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反映出美国制宪者制定1787年宪法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B.建立共和制国家C.规范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力D.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统治12.“高铁改变中国,中国改变世界”的故事正在上演。历史上交通运输建设见证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秦朝修建“驰道”(或直道),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B.清末保路运动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C.蒸汽机的发明促进铁路、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进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材料一钱庄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约在明朝中叶以后)出现的一种商业信用机构。它起源于银钱兑换,其后逐渐发展为办理存放款项和汇兑。清代钱庄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东南各大城市。设在北京、天津、沈阳、济南、郑州等地的银号,其性质与钱庄相同。票号是清代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信用机构。道光初年山西平遥县日升昌票庄是最早的一家。其后,平遥、祁县、太谷三县商人继起设立票号。形成山西人独占的一大新兴行业,通称山西票号。外国人称之为山西银行。---材料二法国人让·里瓦尔在《银行史》中说:“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被认为是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18世纪后半叶,英国的银行组织被所有的欧洲观察家视为样板。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致富论》中就写道:“英格兰银行同政府本身一样稳固。”……英国银行业领先世界。材料三1944年,美国政府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激烈之际,邀请44国代表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以期奠定世界货币新秩序的基础。布雷顿森林会议产生了两个新的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摘编自百度百科《布雷顿森林体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银行”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10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英国银行业在17-18世纪“领先世界”的因素。(8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6分)(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提炼其中蕴含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证。(6分)14.(22分)新的社会阶层出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士是中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这个阶层的崛起,是春秋战国时代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也是中国文化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春秋时期,由于宗法制度、世卿制度尚存,士阶层的人数基本上是固定的。……到了战国时期,随着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上涌现出大批的知识分子。以前曾经有公职的大夫失去官职后,地位下降,但仍称作士。……后来,通过学习掌握了文化知识和某种技能的人无论有无公职,也不管职位高低,也都称作士。由于这些知识分子有才学、胆识和智谋,因而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和礼遇,“得士者昌,失士则亡”流传于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大为盛行。——摘编自朱冠军《浅析春秋战国之际士阶层的演变》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下海”经商,自我创业,或进入民营科技企业、外资企业等经济组织,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摘编自吴忠明《怎样看待中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材料三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此外,“经理革命”的推进、信息技术革命的渗透等等,各种因素促使新中产阶级迅速壮大。……他们对于西方社会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不满……。政府出于维护政治稳定的长远目的,被迫通过立法推行一些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资本家与其他高收入者相当一部分收入被转移到低收入者手中。——摘编自吴浩《新中产阶级的崛起与当代西方社会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分析士的身份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其变化的历史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的社会阶层的特点,(1分)分析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产阶级迅速壮大”的原因,(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重庆市六校联考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48分。1-5DBCCA6-10BBDCD11-12CC二、综合题。52分。13.(30分)(1)(10分)特点:银行的雏行或前身,功能单一(或经营范围单一);主要分布在大城市;主要是私人兴办,独资或合伙组织;资金力量薄弱。4分(任答2点即可)历史状况:反映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社会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发展的特点(2分,必答)。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黄宗羲等的“工商皆本”启蒙思想;明清时期的社会需求。(4分)(回答出任意2点即可)(2)(8分)18世纪下半叶,经济上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军事上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了最大的殖民帝国;政治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思想上自由主义发展;(3)(6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世界经济(或金融银行业)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4)(6分)开放性答案,Solo评价法。评分说明: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按以下要求分层次给分:①主题归纳错误,没有进行论证或论证完全偏离主题0分;②主题归纳准确,但没有进行论证1—2分;③符合上述要求,能对主题进行单向论证说明3—4分;④符合上述要求,能对主题进行双向或正反论证说明并深化5—6分。(如:银行是重要的金额机构,它的发展折射出经济的发展。……)14.(22分)(1)变化:从贵族变为具有一定官职或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2分)因素:宗法分封制走向崩溃;世卿世禄制逐渐被官僚制取代;列国争霸,亟需人才;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任答一点2分,共6分)(2)特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组成。(1分)原因: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使他们有了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机会;经济体制的变化,使他们进入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各个环节;(4分)(3)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经营者革命。(3分)影响:改变了社会结构;推动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缓解了贫富分化;有利于社会稳定。(6分)
本文标题: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82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