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江苏省铜山县大许中心卫生院谢黎【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7-8月的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品种、用药频度、联合用药方案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抗高血压药物最常用的是钙拮抗剂(CCB),其次是血管紧张素Ⅱ(ARB)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尿剂。各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有明显差异,年龄集中在50-80岁之间,且随着年龄增加患合并疾病的风险增加。而用药方案主要是以小剂量二联治疗为主,其次为单药治疗。结论: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广泛,我院医生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基本遵循了科学、安全、有效、适用经济的原则,用药基本合理。【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分析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一种慢性疾病。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当今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降低人群伤残率和死亡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主要对我院2015年7-8月的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1临床资料与方法1.1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门诊2015年7-8月的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327张。逐一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药(剂量,联合用药,用药频率)进行统计分析。1.2方法:统计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性别和各年龄段的处方数量,计算各自的比例,统计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数,计算所占的比例及各类别中每种药出现的频率,所占比例;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法(defineddailydose,DDD),各药物的DDD值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中国药典》(2010版)及药品说明书。DDDs=用药总量/DDD,DDDs越大说明用药频度高。药物利用指(DUI)DUI=DDDs/用药天数,可作为判别临床用药合理的标准。DUI小于1.说明用药合理。统计联合用药的处方数,计算所占的比例并分析用药是否合理。2结果2.1药物在不同性别,年龄患者中的使用:327张抗高血压药物处方中,女性患者171人,男性患者156人,女性稍微高于男性。年龄大于50岁以上的达92.71%,符合国际上大部分地区人群高血压患者患病率及平均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的现象。2.2各类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统计: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处方使用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我院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率最高是钙离子阻滞剂(CCB)累计处方228张(使用频率为39.11%),其次是血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累计133张处方(使用频率为22.81%),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累计110张处(使用频率为18.87%),β-受体阻滞剂的处方60张(使用频率为10.29%),利尿降压药累计50张处方(使用频率为8.58%).用量最少的复方降压药只有2张处方(使用频率为0.34%)。2.3抗高血压药物单品种使用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在第一的氨氯地平,第三的非洛地平,第八位的硝苯地平都属于钙离子钙离子阻滞剂(CCB),排在第二位的缬沙坦第十位的氯沙坦和第七位厄贝沙坦的是血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排在第四位的贝那普利和第六位的依那普利是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排在第五位的美托洛尔是β-受体阻滞剂,排在第九位的吲达帕胺是利尿剂这也体现了当前临床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趋势,以CCB、ARB、ACEI为主要应用药品。2.4DDDs排序前十位的药品统计统计结果显示DDDs最大的是氨氯地平,其次是缬沙坦,非洛地平,贝纳普利,美托洛尔,依那普利,厄贝沙坦,硝苯地平,吲达帕胺,氯沙坦。这些药品的DUI除了缬沙坦稍高于1,其余的药物基本都小于1.表3DDDs排序前八位的药品统计排序药物品种DDDDDDsDUI1氨氯地平518880.972缬沙坦8013091.013非洛地平510110.944贝那普利209740.745美托洛尔1009280.856依那普利207710.627厄贝沙坦1507320.688硝苯地平206260.782.5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及联合应用:长期单独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会引起耐受性,加大剂量易致不良反应,故将药物联合使用。统计的处方中单一用药124例,占总人数的37.92%,二联用药152例,占总人数的46.48%,三联用药49例,占总人数的14.99%,四联用药2例,占总人数的6.1%。药物联用前五位的方案统计结果分别是CCB+ARB的处方38张(使用频率为11.62%),CCB+ACEI的处方30张(使用频率为9.17%),β-RB+CCB的处方29张(使用频率为8.87%),利尿剂+ACEI的处方20张(使用频率为6.12%)利尿剂+ARB的处方38张(使用频率为5.81%)。3讨论3.1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分布:本次抽查发现,92.71%的患者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符合国际上大部分地区人群高血压患者患病率及平均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的现象。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内分泌与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反应相对迟缓,对高血压具有长期耐受性。从而导致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无临床典型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血压患者的风险。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3.2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我院抗高血压药物最常用的是钙拮抗剂(CCB),其次是血管紧张素Ⅱ(ARB)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尿剂。符合WHO国际高血压医学会发布的高血压病指南推荐的标准。3.2.1钙拮抗剂(CCB)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弱兴奋-收缩偶联,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性。以钙拮抗剂(CCB)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是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最主要的降压方案。《2010年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周围血管病,稳定性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以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中的长效制剂为主。据统计分析,我院门诊用药频度排序前三名中氨氯地平片和非洛地平均属于钙拮抗剂(CCB)。氨氯地平片的DDD值相对较低,最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其用药频次较多,是我院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数量最多的。3.2.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在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中也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类药物中的缬沙坦和厄贝沙坦均排在用药频排序中的前八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目前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替换药物,是通过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AT1受体发挥降压作用,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更完全的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的不良反应较少,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而干咳的病人.3.2.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我院的应用主要为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ACEI是作为血管扩张药的抗高血压药,可降低外周阻力。它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发挥降压作用,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可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治疗,提高心肌梗死后存活率以及预防有确定危险因素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也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ACEI单用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限盐或加用利尿剂可增加ACEI的降压效应。ACEI的长效剂型降压作用明确,DDD值适中,也是我院常用的降压药物。3.2.4β-受体阻滞剂在我院的应用也相对广泛。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而发挥降压作用。《2010年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快速型心律失常和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我院目前最常用的酒石酸美托洛尔。3.2.5利尿降压药通过利尿利钠作用,减少循环血容量,并通过减少血管壁中钠离子的含量降低血管张力。主要包括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噻嗪类应用最多.利尿降压药具有良好的降压能力、耐受性较好、价格低廉。噻嗪类以小剂量与其他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都可以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我院主要以噻嗪类和螺内酯的应用为主。3.3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利用指(DUI)分析:DDDs排序前八位的药物的DUI基本都小于1,这充分说明我院门诊使用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基本合理,没有出现滥用现象。3.4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的联合用药分析:联合用药是当前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高血压联合用药从理论上具有下述优点:⑴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能累加、协同或互补。⑵小剂量联合使用可减少单一用药时剂量更大导致的不良反应。⑶可钝化反调节,互相限制另一药物诱导的不良代偿。⑷有利于兼顾患者存在的多种危险因素与并存疾病。⑸改善患者依从性与生活质量。《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2010年版)推荐的联合用药方案为二氢吡啶类CCB+ACEI/ARB、ACEI/ARB+利尿剂、CCB+小剂量利尿剂、二氢吡啶类CCB+受体阻滞剂、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小剂量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如果经以上治疗血压未达标,开始三联降压治疗,ACEI/ARB加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加噻嗪类利尿剂;或ACEI/ARB加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加β受体阻滞剂;或ACEI/ARB加噻嗪类利尿剂加α受体阻滞剂。临床联合用药的选择:3.4.1噻嗪类利尿剂加ACEI或ARB:利尿剂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可增强这两类药对RAS的阻断作用。此外,ACEI或ARB还可防止由于利尿剂或心衰所致电解质丢失如低钾、低镁等不良反应,与小剂量利尿剂合用是较好的配伍。ACEI与利尿剂合用,ACEI通过抑制RAAS使外周阻力下降,而利尿剂可以使血容量减少。两种疗效互补。利尿剂可延长ACEI作用时间,使降压更平稳。联合用药后利尿剂用量减少,有助于减弱对机体代谢的不利影响。ACEI阻断RAAS后减弱氢氧噻嗪的作用,从而可引起低血钾,这样有利于改善大剂量利尿剂带来的胰岛素抵抗的代谢异常。3.4.2二氢吡啶类CCB与β阻滞剂合用:β阻滞剂的缩血管作用、降低心输出量(CO)及心率的作用被双氢吡啶类CCB扩血管及轻度增加CO作用所抵消,降压作用加强。钙拮抗剂可以扩张小动脉从而降低血管阻力,可以抵消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同时也能减少血容量,β-受体阻滞剂则通过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而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消除钙拮抗剂引起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这一组合是高血压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最好选择。3.4.3CCB与利尿药合用:CCB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这种作用与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状态也有一定关系,在对这种状态反应低的患者(如老年人)中可能疗效更好。利尿药可减轻CCB引起的水钠潴留而造成的水肿的现象,近年来多中心研究表明,无论是二氢吡啶类CCB还是非二氢吡啶类CCB与利尿药合用降压效果均大于单一用药。目前主要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老年人高血压。3.4.4CCB与ACEI或ARB合用:ACEI或ARB通过阻断RAS降低交感活性,能扩张动、静脉。CCB可增加血浆肾素活性,与ACEI或ARB联合用可加强降压作用,抵消副作用,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3.4.5α-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α-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使扩张血管作用加强,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组搭配。3.4.6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利尿剂增加肾素分泌、升高血浆肾素活性的作用可被β-受体阻滞剂拮抗。利尿剂促进钠排泄、减少血容量的作用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缩血管及促肾潴钠的作用,增加降压疗效。由于这两类药物对血脂和血糖代谢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还可引起性功能的障碍,所以不宜长期联合应用。从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前五位的方案都在指南中有效的组合
本文标题: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83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