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南方医科大学科研楼工程静压桩基础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场地及交通情况科研楼工程,位于南方医科大学东大门内侧,有5m宽道路(砼路面)经东大门与沙太路连接,运输比较方便。但进场入口只有一个,大型车辆在场内倒车有困难,需根据情况,采取临时措施。科研楼场地为砼地坪,原为篮、排球、网球运动场,通行道路及绿化地带。四周毗邻有校区高层建筑(9~14层)和其它设施。(北面距基础楼约15m,南面距学生公寓楼约20m,西面距学生宿舍约15m,东面为围墙,东南角与局解楼毗邻约4m。)施工前,有关地面以上的建筑物,障碍物拆除和树木移植(红线范围内的建筑物拆除,电缆改线,绿树移植等)已有业主安排拆除。地面以下的障碍物(电缆沟、管沟、建筑物基础等)拆除和混凝土道路,篮、排球运动场、地坪、花池、电缆沟等由施工单位在桩基施工前拆除,并经平整后,为桩机进场做好施工准备。二工程概况拟建的科研楼工程,总建筑面积59363.19m²:其中地下室一层,建筑面积4643.4m²;地上16层,建筑面积54719.97m²;2建筑高度64.2m。该工程基础为Φ500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多桩承台,钢筋砼人防地下室防水结构,埋深5.3m;地上为16层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加气砼砌块砖填充墙围护结构。预应力管桩929根,桩距1500~1750mm,桩数量相对较多,桩布置相对较密,土质较坚硬。压桩时应避免桩间土隆起。由于桩基与周围毗邻建筑物距离,相对较远压桩时对周围建筑物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三工程地质概况根据广东省工程勘察院2005年6月编制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岩土层划分为:1、人工填土层: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已经压实,顶部大多为砼地面及碎石垫层,层厚,平均0.57m;2、第四系坡积层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和砂质粘土,棕黄色、紫红色、黄色、硬塑、坚硬状态,层顶埋深0.3~0.5m,层厚平均为12.32m;3、全风化花岗岩黄色、紫红色、岩石松软,部分已风化成为粉末状,遇水易松软。层顶埋深5.2~18.2m平均厚度为10.88m4、强风化花岗岩3褐黄色、黄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岩质较软,层顶埋深8.2~23.4m,平均厚度为8.23m。该层为桩端持力层。四桩基持力层及桩承载力1、桩基持力层设计要求,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入岩深为1~3m,桩承载力特征值为550Kpa。2、桩承载力·选用Φ50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AB型,壁厚100㎜·桩有效桩长(承台以下)≥6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000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4000KN·静压施工压力值4800~5400KN·静载试桩压力值4000KN五桩基施工依据的有关规范及标准1、预应力管桩说明及构造:详03SG4092、南方医科大学科研楼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见2005年6月广东省工程勘察院报告。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详GB5007—2002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详GB50202—2002.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详JGJ94—9446、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详广东省DBJ/T15—22—98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详JGJ—59—998、广州地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2002年7月资料汇编。二、施工准备一进场运输道路进场道路已有混凝土路面,宽5m,在桩基施工工期间,已能满足预制管桩和机械设备的进场和运输要求,但在基坑土方工程和地下室施工期间,由于拟建地下室入口车道的影响(在进场道路中心位置),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后,才能保证进场道路的使用和通行。(有关措施见土方工程和地下室施工方案)二场地平整:1、地面以上障碍物拆除,(包括建筑物,构筑物,架空管线等)地下电缆移位和树木移植等已有业主安排清除和移位;2、地面以下建筑物基础、管沟、电缆沟、花池和混凝土地面、道路、场坪等由施工单位拆除并运出场外;3、障碍物拆除后,应进行场地平整,达到桩机进场施工的要求。三围墙和临时建筑51、该工程在校区内施工,为了安全,按建筑红线界定的范围,设置围墙。考虑学校的环境条件,则围墙设置应符合环保、安全、文明、美观的要求,因此,部分围墙采用灰砂砖砌筑,批档抹灰刷白;部分围墙用环保波形彩钢瓦,钢管扣件骨架搭设。围墙高度不小于2m.(详见总平面布置图)2、临时设施施工临设施,系根据整个工程的需要,进行规划搭建。(详见总平面布置图)四水、电线路敷设1、施工用水:由业主指定位置,按施工规划设计计算管径水压流量,从校区永久供水管网接入施工现场,并分路敷设到备用水点。(详见总平面布置图)2、施工用电:由业主指定的位置,按施工单位的用电量计划从校区配电房用电缆引出至施工现场临时配电房再分路到各机械设备和生活照明设施,桩基施工期间需要450KM电量。(详见总平面布置图)五主要施工机具设备1、JZY—600吨(或600吨以上)静压桩机2台2、配电箱450A1台3、电缆250m4、电焊机(20KVA)4台65、氧割设备1套6、超前钻4台7、螺旋钻机Φ300台2台8、锯桩机2台9、经纬仪2台10、水准仪1台六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地下室建筑面积相对较小(4643.4m²)预应力管桩相对较多,较密(压桩总数929根,桩距1500~1750mm)送桩长度约6~7m且土质较硬,局部位置,尚需超前钻和引桩,因此需要组建一支,技术力量强,整体素质高,专业齐全的管理和施工队伍,才能胜任桩基的施工。1、管理架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电工资料员维修工班组材料员总施工技术负责人质安员材料供应商施工员72、人员配备及职责职务分工人数职责范围项目经理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施工的全面工作劳动力安排全面负责、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协助项目经理对工程实施全面管理。技术负责人1对施工技术、质量提出指导性意见,协助项目经理解决该工程技术难题。总施工1在项目经理和总施工的领导下,负责施工和质量安全。质安员1负责工地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监督工人安全生产。材料质量验收。电工1负责工地临时用电的安装管理,兼任工地杂工。资料员1负责材料送检,工地所有技术资料的整理。维修工1负责施工设备的保养维修。材料员1部分原材料采购、加工,工地管仓,一切材料、工具进出及管理,掌握材料进场使用情况压桩班组每机6人服从工地管理人员安排调度,按照《规范》和公司有关制度进行施工,不得违章蛮干。协助机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其它人员8根据需要服从调度,负责超前钻和螺旋钻孔等8七技术准备1、进行图纸会审,作好会审记录和会审记录的确认签字。2、根据业主确定的高程和建筑定位(业主根据毗邻建筑物进行定位和交底)进行本工程的测量工作。将纵、横轴线和标高基准点引到毗邻永久性建筑物上,并已此作为依据进行放线测量。压桩前,应将每根桩按照设计轴线位置放线,打钎固定,做号标记并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3、熟悉设计图纸和工程地质资料,全面掌握本工程桩基础施工的特点和施压方法。根据本工程地质报告,土质较硬和坚硬,压桩较困难应选用大型压桩基(600吨以上);G—U×12—17轴线段,强风化持力层埋深较浅,为保证桩的有效长度,必要时超前探孔和引孔。(是否探孔和引孔,经试桩后决定)桩比较密,特别是CT—56、CT—56a、CT—60、CT—136等承台,压桩时,为避免土体隆起,压桩应从承台中心向四周扩散进行。各部位桩端持力层埋深,桩顶标高,桩端入岩深度,送桩长度,和合理配桩等都应在压桩前熟悉掌握并向施工人员交底。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9桩端入岩1~3m,桩有效长度≥6m。有关其它资料见下表:图纸A1~A10轴线承台编号承台数量承台顶面标高承台高度m桩顶标高配桩长度m送桩长度m桩数(根)CT—151-4.81.8-6.5约20m6.515CT—18a1-4.8/-5.32~2.5-6.7/-7.2约19m6.7/7.218CT—93-4.81.8-6.5约12~20m6.59×3=27CT—101-4.81.8-6.5约12m6.510CT—71-4.81.5-6.2约10m6.27CT—8a2-4.81.8-6.5约9m6.58×2=16CT—181-4.82-6.7约10m6.718CT—212-4.82-6.7约8~14m6.721×2=42CT—221-4.82-6.7约9m6.722CT—25-4.81.5-6.2约9m6.22×5=10CT—19-4.81.5-6.2约10~20m6.21×9=9小计19410A轴×1~10轴线,E轴×1~7轴线承台编号承台数量承台顶面标高承台高度m桩顶标高配桩长度m送桩长度m桩数(根)CT—56a1-4.8/-5.82/3.27-6.7/-7.97约15~20m6.7/856CT—71-4.81.5-6.2约17m6.27CT—111-4.81.8-6.5约17m6.511CT—104-4.81.8-6.5约17~20m6.510×4=40CT—141-4.81.8-6.5约20m6.514CT—91-4.81.8-6.5约17m6.59CT—12a1-4.8/-5.81.8/2.8-7.5约19m7.512CT—8c-4.8/-5.81.5/2.5-7.2约17m7.28CT—12b1-4.81.8-6.5约20m6.512CT—361-4.82/3.28-6.7/7.98约20m6.7/8136CT—31-4.81.5-6.2约17m6.23CT—116-4.81.5-6.2约17m6.216小计32411三、预应力管桩静力压桩施工方法(一)静压桩作业条件1.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具备压桩施工条件。2.桩机作业路线已经确定。3.进入施工现场的管桩已经检查,符合设计和质量要求。4.雨季施工、排水措施工作准备。5.压桩机和辅助设备已处于良好状态。6.根据设计要求先进行试桩,试桩数量不少于2根。具体位置,由业主设计和监理确定。并通过试桩确定贯入度(压力表值)和桩表。7.已准备好桩基工程沉桩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格并安排好记录人员。8.监理人员已经到位。9.根据地质资料,按桩位编号,做好配桩,并尽可能的将桩送到设计标高。(二)静力压桩施工程序1.制定桩机作业线路1#桩机从A3—A10轴线压向①×A—E轴线;2#桩机从A4—A9轴线压向U×12—17轴线;或者两机错开,2#机从轴线开始压桩,遗留桩位在进行补桩。122.压桩施工程序:桩机就位吊桩插桩单节桩有送桩要求接桩接头对中焊接继续沉桩送桩沉桩达设计标高终止沉桩拨出送桩、填盖桩孔(三)静力压桩施工操作工艺1.压桩机的安装,必须按有关程序或说明书进行。压桩机的配重应平衡配置于平台上。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2.启动门架支撑油缸,使门架作微倾15º,以便吊插预制桩。起吊预制桩时先栓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制定桩机作业线路测量放线定桩位桩机进场与安置桩身对中调直(或用经纬仪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桩顶标高量测13后应用索具捆绑桩上部约50cm处,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插入土中,回复门架在桩顶扣好桩帽,卸去索具,桩帽与桩顶之间应有相适应的衬垫,一般采用硬木板,其厚度为10cm左右。3.当桩尖插入桩位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待桩入土至50cm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水平度,使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偏差不超过0.5%。然后再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控制施压速度不超过2m/min。4.压桩的顺序:桩数较多时,可将基桩分为数段,压桩在各段范围内分别进行。对多桩台,应由中央向两边或从中心向外施压。在粉质粘土及粘土地基施工,应避免沿单一方向进行,以免向一边挤压,造成压人深度不一,地基挤密程度不均。5.压桩应连续进行,接桩间歇不宜过长(正常气温下为10min);焊缝连续保满周围满焊,焊后应防腐刷油。6.第一节桩下压前,必须用两向线严格对中调直,倾斜率不得大于0.5%,由于场地桩长有可能比较短,因此一定要保证桩的垂直度,如遇有地下障碍物影响必须要排除后才能继续下压。另外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超前
本文标题:静压桩基础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9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