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河南古建筑撷英杨焕成(河南省文物管理局郑州450002)[关键词]河南;古建筑;文物价值[摘要]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遗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河南现存的重要古建筑予以研究评介,以便于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河南的古代建筑及其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二十多个王朝建都于此,长达两千余年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遗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以前的建筑,除少数残留地面以上的土城垣外,皆以建筑史迹深藏地下,形成星罗棋布的古聚落遗址、古城址、古墓葬、古宫殿基址等,通过考古调查、发掘和学术研究,已揭示其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汉代以降现存地面的砖质古建筑,以登封中岳三阙和正阳贾君阙四处东汉时期的石阙昀为古老;地面现存木构建筑以济源济渎庙寝宫和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两座宋代建筑为昀早。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河南古建筑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及其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兹将河南现存重要古建筑予以研究评介。一古代建筑群依建筑功能、建筑材质、建筑形式、文化内涵综合分类,东汉以降的寺庙、会馆、衙署、陵园、祠堂、园林、书院、桥梁、民居、石窟、石阙、华标、石柱、经幢、天文台、砖(石)塔、牌坊、石室、无梁殿、城垣、照壁等河南古建筑及近现代重要建筑达万处。其中,包含不同时代和不同建筑类型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兹将河南十处著名古建群和五十处重要古建群予以简述。1.洛阳白马寺:位于洛阳市老城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系佛教传入我国后修建的第一座佛寺,故有“释源”、“祖庭”之称。白马寺坐北面南,四进庭院,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现存殿宇150余座,多为明清时期建筑。中轴线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等,两侧有钟楼、鼓楼、客堂、斋堂、祖堂、禅堂等。现存佛像百余尊,均安放于各殿堂内,多为元、明、清作品。其中泥塑韦力像、“夹纻干漆”韦力像、韦驮像、十八罗汉像等为元代遗物,国内少见。现存历代碑刻40余通,其中宋天禧五年(1021年)刻石《摩腾入汉灵异记》为珍贵的书法艺术之作;元代赵孟頫书写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字体潇洒,堪称“赵体”佳作。寺内外还有清凉台、齐云塔、焚经台、腾兰墓、断文碑、石马等。2.登封少林寺:位于登封市少室山五乳峰下,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由常住院、初祖庵、二祖庵、塔林等组成。常住院除塔、碑、金属文物外,现存木构建筑山门、达摩殿(立雪亭)、千佛殿(毗卢阁)、白衣殿(观音殿)、方丈室、地藏王殿等为明清时期建造的。天王殿、大雄殿、藏经阁(法堂)、钟楼、鼓楼等木构建筑均为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后,于20世纪80~90年代在原址复建的。寺西侧塔院内两座佛塔为宋代建筑。寺内现存历代碑刻二百余通,有很高的历史与书法艺术价值。常住院西墙外有甘露台、初祖庵大殿(宋代建筑)、塔林(现存唐至清代砖石塔228座)。寺周围还有唐、五代、金、元、明、清时期的砖石塔15座。3.汝州风穴寺:位于汝州市东北9公里风穴山中。创建于北魏,历代重修。寺内主体建筑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系园林式寺院。现存木构建筑百余间,主要有山门、天王殿、中佛殿(金代建筑)、地藏殿、观音阁、涟漪亭、钟楼、藏经阁、七祖塔(唐代建筑)、毗卢殿、方丈院、望州亭等。钟楼建于宋代,明代大修后,尚存少许宋代建筑特征。钟楼内悬宋宣和七年(1125年)铁钟一口。寺内多数木构建筑为明、清时期建造的。寺外塔林现存元、明、清砖石塔73座。另外还存有多通重要碑刻。4.开封相国寺:位于开封市内,为我国历史上著名佛教寺院。原为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的故宅,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在此创建建国寺,唐代易名相国寺。北宋达到鼎盛期,号称“皇家寺院”,明代毁于黄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原址重建寺院。现存有清代建筑山门、二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配殿、钟楼、鼓楼等。钟楼内悬挂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铸造的铜钟近万斤,有“相国钟声”之称,为汴京八景之一。八角琉璃殿(罗汉殿)内置雕于清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1766年~1767年)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木像,高7米,用一棵白果树雕刻而成,全身贴金,是木雕艺术之珍品。寺中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为重要的清代木构建筑。该寺与白马寺、少林寺、风穴寺同为河南境内现存的四座“中国名寺”。5.登封中岳庙:位于登封市太室山南麓黄盖峰峰下,始建于秦代,北魏时改今名。庙坐北面南,庙南有著名的东汉时期的庙阙太室阙,庙门前有两尊汉代石翁仲雕像。中轴线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有名山第一坊、天中阁、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等,两侧有牌坊、神库、配殿、廊房等,庙内现存清代官式建筑达400余间。中岳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面积920平方米,系重檐庑殿式建筑,为河南现存昀大的古代木构单体建筑。庙内现存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铸造的我国保存昀好、体形昀大的4尊“守库铁人”。还有北魏太安二年(456年)刻立的《中岳嵩高灵庙之碑》以及唐碑、宋幢、金代铁狮与庙图碑等重要文物。6.武陟嘉应观:又名庙宫,位于武陟县东南13公里处。清雍正元年(1723年),修筑黄河大堤时,雍正帝亲临黄河搬石填基,并下诏修建敬奉龙王的嘉应观。观分南北两院,南院的戏楼、石坊已不存。北院保存较好,现有山门、前殿、中大殿、过厅、禹王阁、掖门、钟楼、鼓楼、配殿、厢房等90余间。加上东、西院河台衙署和道台衙署共有房屋200余间。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有回廊一周,重檐歇山造,蓝琉璃瓦覆盖,殿内藻井彩画,呈现满族彩绘艺术风格,是不可多得的珍品。禹王阁,面阔7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这组清代官式手法木构建筑群,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山门后御碑亭内的御碑高4.3米,宽0.95米,厚0.24米,为内铁外铜的金属碑,系雍正皇帝撰文并丹,记述他关心黄河安危、筑堤修观祭河神的事迹,以靖国安民。7.洛阳关林:位于洛阳市关林镇,传为三国蜀将关羽首级之葬地。墓冢前之祠庙始建于唐代,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重修,清乾隆时扩建,形成今之规模。占地6万多平方米,殿宇廊庑150余间,碑刻70多方,石牌坊4座,大小石狮110多尊,墓冢一座,古柏800余株。中轴线自南至北依次为舞楼、大门、仪门、月台、启圣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碑亭、墓冢等。中轴线两侧有钟楼、鼓楼、华标、配殿、廊庑等。现存木构建筑皆建于明清时期,特别是二殿和四殿,其主体建筑结构多为中原地方建筑手法,但诸多结构特征为清代官式手法,是河南省五座受同期官式手法影响较大的木构建筑中的两座殿宇,具有重要的建筑史研究价值。两廊内2000多件石刻文物,是研究古代造型、雕刻、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8.济源济渎庙:位于济源市区庙街,据史料记载,济水发源于此。古代济水与黄河、长江、淮河并称为“四渎”。济渎庙创建于隋代开皇二年,是隋唐及其以后封建王朝祭祀济水神和北海神的场所。由济渎庙、北海祠、御香院、天庆宫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20亩。现存主体建筑有清源洞府门、清渊门、渊德门、临渊门、寝宫、龙亭、临渊亭、迎春亭、天庆宫、接官庭等殿宇70余间。庙后有北海池(又名龙池),系济水东源。庙内金代《创建石桥记》碑拓,1973年曾在日本展出。特别是寝宫,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造,其斗拱硕大,殿顶平缓,檐柱雄浑,出檐颇深,月形梁栿,殿身较低等,无一不是宋代初期的建筑特征。这座已有千年历史的殿宇,是河南现存昀早的木构建筑。另外庙内部分木构建筑具有宋元特点。多数木构建筑建于明代,在河南全省也是仅见的,故其为一处著名的古建筑群。9.淮阳太昊陵庙:位于淮阳县城北1.5公里的蔡河北岸,是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占地875亩,是集陵庙为一体的大型古建筑群,始建年代无考。据地方志记载,汉以前有祠,宋立陵庙。现存木构建筑为明清遗物。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而北依次为午朝门、玉带河、三石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门台上为寝宫),昀后为高大的太昊陵冢。太极门后还有重檐歇山建筑钟楼和鼓楼等。庙之东西两侧现存岳飞观、老君观、火神台、玉皇观等。庙东南隅为翠柏造型的亭台、楼阁、动物等形象。10.社旗山陜会馆:位于社旗县城内,坐北面南,建于清代。现存主要建筑有琉璃照壁、铁旗杆、悬鉴楼、石碑坊、拜殿与大殿、东辕门、西辕门、钟楼、鼓楼、药王殿、马王殿、东西长廊和道院等。大拜殿后的春秋楼毁于清咸丰年间。悬鉴楼,系会馆的戏楼,三重檐歇山建筑,每层檐下均施精美的木雕图案,其内容多与古代戏曲有关,柱础周身雕刻麒麟、狮子、牛、马等图像。拜殿前东西两侧置巨形石刻,雕刻“渔樵耕读”和“十八学士朝瀛州”等。此建筑群的突出特点是运用浮雕、高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在木、石构件上雕刻出非常精美的图案,堪称雕刻艺术的殿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从建筑规模、古建筑类型、文物价值三个方面遴选上述十处著名古建筑群予以简要介绍。另外,河南还有济源大明寺、奉仙观、阳台宫,洛阳潞泽会馆、山陕会馆、周公庙,登封会善寺、观星台、嵩阳书院、清凉寺,郑州城隍庙、清真寺,开封东大寺、陕山甘会馆、禹王台,温县慈胜寺、遇仙观,辉县百泉古建筑群、白云寺,南阳武侯祠、南阳府衙,内乡县衙,淅川香严寺、荆紫关古建群,镇平普提寺,浚县天宁寺、碧霞宫,许昌县天宝宫,许昌市关帝庙,周口关帝庙,汤阴岳飞庙,卫辉比干庙,宜阳灵山寺,郏县三苏墓祠、郏县文庙,安阳彰德府城隍庙、高阁寺,沁阳清真寺,林州慈源寺,襄县乾明寺,汝州学宫,汝阳观音寺,叶县县衙,民权白云寺,开封县朱仙镇清真寺,卢氏城隍庙,南召丹霞寺,密县县衙,罗山灵山寺,扶沟大成书院等五十处重要古建筑群。以上十处著名古建群与五十处重要古建群均为从河南境内10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群中遴选出来的。二单体木构建筑1.宋代建筑河南省现存宋代木构建筑两座,系济源市济渎庙寝宫和登封市少林寺初祖庵大殿。这两座建筑也是我国现存著名的宋代木构建筑。(1)济渎庙寝宫: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造,建于北宋早期。殿身较低,出檐颇深,檐柱较粗壮,殿顶坡度平缓,斗拱疏朗硕大。外檐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均为五铺作重抄,其上置替木。大部分斗拱为宋代原构,制作规整,斗 较深。根据斗拱形制、材栔大小、屋架举折等诸多特点,结合文献记载“开宝六年大修济渎庙”的旁证分析,此殿无疑是宋初建筑,乃河南省现存唯一逾千年的单体木构建筑,在全国宋代木构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2)少林寺初祖庵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檐柱与金柱均为石质八角形,柱头覆盆状,有明显的柱生起。仅施阑额,未施普柏枋。外檐斗拱为五铺作单抄单昂,斗拱后尾偷心用真昂。前后檐当心间用补间铺作各二朵,次间用补间铺作各一朵。单材耍头为蚂蚱头状,其上置齐心斗。梁架为抬梁式,四椽栿前对乳栿搭牵立四柱。少部分梁栿构件经后人重修时更换。前后当心间各置板门两扇,正面次间各辟一直棂窗。殿身石檐柱表面浅浮雕精美的卷草、莲荷、人物、飞禽、伎乐等。殿内金柱上鼓浮雕握杵执鞭的武士、游龙、舞凤、飞天、盘龙等。殿墙石护脚雕刻人物、卷草、麒麟、狮子等。根据结构特征和金柱铭刻“……弟子刘善恭仅施此柱一条……大宋宣和七年佛成道日焚香书”,可知该殿建于宋宣和七年(1125年)。殿之建筑年代,与我国古代遗留下来昀为全面的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的成书时间,仅晚25年。在地理位置上,登封距宋代京都开封仅百余公里。所以,该殿所用材契比例等与《营造法式》的规定相符或相近,建筑史学界也因此把该殿视为研究《营造法式》的昀好例证。2.金代建筑(1)济源市奉仙观三清殿:位于济源市区,建于金代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造。八角形石檐柱承托着断面狭而高的阑额,未施普柏枋。前檐斗拱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后檐斗拱为四铺作单抄。琴面昂之嘴扁瘦,基本呈三角形,斗 明显。殿内梁架为四椽栿后对乳栿搭牵,形成前坡三架,后坡四架的前檐高后檐低的结构方法。平面采用减柱造,八根金柱中减去六根,仅保留两根后金柱,这种大胆豪放的建筑手法,实属罕见,为全国减柱造的典型作品。三清殿
本文标题:河南古建筑撷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