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河南师范大学_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计算机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如何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发挥计算机系统在各学科、各类工程、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中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是:1、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2、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计算机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三、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实践教学是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四、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参见课程设置表。要求修满32学分,具体要求如下:1、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等),要求修满4学分;2、基础理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要求修满6学分;3、专业技术类课程,要求修满6学分;4、选修课程,要求修满10学分;5、实践教学,要求修满6学分。五、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计算机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遵照“河南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学位论文应包括:摘要(中、外文)、目录、引言、主要内容(研究背景、理论推导、实验与计算、结果与讨论等)、参考文献、致谢、必要的附录和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学位论文应做到具有创新性,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概念准确,推理严密,语意通达,数据可靠,结构完整。论文按规定统一格式排版,具体见“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及其摘要编写格式的要求”。六、论文评审与答辩(一)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二)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三)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七、学位授予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授予遵照“河南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指导教师和院学位委员会要在答辩前对相关材料认真审核,主要材料包括:(1)成绩单;(2)发表论文原件或刊用证明;(3)参加学术活动情况;(4)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5)学位论文答辩前要求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和本专业权威期刊或具有CN刊号的杂志上发表或接受。对不符合授予学位条件的研究生,根据情况可建议其延长学习时间。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及周学时备注ⅠⅡⅢⅣ必修课(学位课)公共课002011英语3622必修002012政治理论3622学科基础课085701软件工程7244必修085702工程数学5433专业技术类课程080106算法分析与设计7234必修085703.NET软件开发技术5433二选一085704JAVA软件开发技术5433选修课080110虚拟现实及应用5433至少修10学分085705软件过程管理3622080107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5433085706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3622080111多媒体技术5433080118网络与信息安全5433085707网格与云计算技术3622085708Oracle开发技术3622085709VC++程序设计3622实践教学.NET,手机服务,农业信息化服务,教育信息化,物联网,电子商务6222至少修6学分主要课程介绍课程编号:080107课程名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总学时:54学分:3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开课学期:II教学要求:1.学生应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关系数据库理论有较扎实的理解,应较熟悉关系数据库的原理和实施方法。2.学生应具备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的基本知识。3.能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数据仓库的结构设计工作,包括对多维数据模型的构造、事实表与维表的定义等。4.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对每种数据挖掘算法进行分析,对算法复杂性进行研究。5.教学中应分析本学科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需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算法。它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全面介绍了数据挖掘的背景信息、相关概念以及数据挖掘所使用的主要技术;第二部分是数据挖掘的核心算法,系统深入地描述了用于分类、聚类和关联规则的常用算法;第三部分是数据挖掘的高级课题,主要叙述了web挖掘、空间数据挖掘、时序数据和序列数据挖掘;第四部分是附录,介绍了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一些数据挖掘工具产品,包括产品名称、产品功能、供应商、产品所用技术、运行平台及产品状况。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武森、高学东、(德)巴斯蒂安编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2、InmonW.H著,数据仓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JiaweiHan&MichelineKamber著,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朱明著,数据挖掘(第二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5、王珊等著,数据仓库技术与联机分析处理,科学出版社,1999。预修课程: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课程编号:080118课程名称:网络与信息安全总学时:54学分:3开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开课学期:Ⅱ教学要求:在社会日益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网络的大规模全球互联趋势,以及人们的社会与经济活动对计算机网络依赖性的与日俱增,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随着Internet的商业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网络并在网上开展业务,从而使得与交互有关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原理、通信原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理论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设计和维护安全的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基本手段和常用方法。教学内容:本课程着重介绍计算机网络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络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和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安全的一些重点发展领域的现状,覆盖了IEFT安全领域的主要工作。授课内容共分九章。第一章从体系结构的角度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并对计算机单机系统的安全问题做了简单介绍。第二章介绍数据加密技术,在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之后给出了集中在Internet中常见的数据加密技术方法。第三章讨论密钥管理方法,重点介绍了与当前网络应用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公开密钥管理体制。第四章介绍数据完整性保护技术,主要是与鉴别有关的各种技术及其应用。第五章介绍了一些在Internet中常用的鉴别应用技术。第六章介绍一些基于数据加密技术的网络安全应用,包括PGP等在Internet中比较流行的典型应用系统。第七章讨论单机和网络的访问控制问题,重点介绍各种防火墙技术。第八章以Internet的安全为背景,重点介绍了网络安全监测技术的主要内容和最新发展。第九章以IEFT安全领域一些工作组的工作内容为背景介绍了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方面的一些新进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龚俭、陆晟、王倩编著,《计算机网络安全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2、黄允聪等编著,《网络安全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张小斌等编著,《黑客分析与防范简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4、张小斌等编著,《计算机网络安全工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高鹏等编著,《构建安全的Web站点》,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6、岑贤道等著,《网络管理协议及应用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预修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编号:080110课程名称:虚拟现实及应用总课时:54学分:3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开课时间:Ⅱ教学要求: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就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技术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等同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虚拟现实带来了人机交互的新概念和新方法,使得人机交互更加自然、和谐。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虚拟现实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情况。教学内容:该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第二部分介绍虚拟现实技术中的部分技术,如计算机立体显示技术,建模技术及建模技术基础,图像绘制技术,纹理贴图技术等;第三部分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如在通讯、建筑漫游仿真、VR仿真及在工业设计及军事仿真演习方面等诸多领域中的应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杨宝民、朱一宁,《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0;2、汪成为、高文、王行仁《灵境(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实现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预修课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编号:080111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总课时数:54学分:3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开课学期:Ⅱ教学要求: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计算机具有了类似于人类接受外界信息所有的视觉、听觉等感知能力和丰富的信息表现能力。多媒体技术是上世界90年代来飞速发展的一门技术,它的应用已深入到各个行业。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主要原理,掌握多媒体软硬件技术和各种应用及多媒体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是多媒体信息系统研究方向的一门基础的专业课。教学内容:该课程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必修课之方向课。主要内容有:1.多媒体基础,主要介绍媒体表示及数据压缩;2.多媒体的软件、硬件平台及相关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集成与创作;3.基于时间的媒体与同步、多媒体操作系统设计原理等;4.多媒体信息管理,主要介绍超媒体与Web技术、多媒体数据库与基于内容检索等;5.多媒体通信网络与分布应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胡晓峰等编著,多媒体技术教程(第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2、Multimedia:Computing,Communication&Applications作者:RalfSte
本文标题:河南师范大学_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