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音乐德育渗透目标及实施建议人音版所有教案
音乐德育渗透目标及实施建议七年级(13册)一、本册德育渗透总体目标:以丰富的音乐情感来陶冶学生,渗透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品德教育。二、德育渗透实施原则:1、结合每课(或单元)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2、结合新课程标准各项目标,进行德育渗透教育。3、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区别对待,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4、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件和实际进行德育渗透教育。5、结合学校和班级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三、德育渗透目标使用说明:1、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音乐性,注意德育的渗透性,把德育目标融入音乐活动、音乐游戏、欣赏及歌曲的体验之中,不要用泛泛而谈的说教式,避免把音乐与德育两分离。2、实施建议是提供给各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参考的,可以选择更好的方法来落实目标。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歌曲《七子之歌――澳门》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能够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乐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歌曲《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知道《东方之珠》和《鼓浪屿之波》分别是描写对香港美丽景色的眷恋和盼望台湾的亲人早日团聚的真情。指导学生聆听体验二首作品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心声。第二单元天山之春歌曲《青春舞曲》、欣赏《新疆之春》了解王洛宾知道作品颂扬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思想感情和新疆的地理位置、主要少数民族等。体验感受作品明快、充满活力的旋律,明白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欣赏《喀什的春天》、《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知道作品表现新疆人民热爱生活、赞美家乡,了解作品具有鲜明的多元文化色彩。指导学生体验作品的风格,介绍新疆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和主要民族乐器。第三单元欧洲风情歌曲《桑塔·露琪亚》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体验掌握歌曲的风格,体验感受异国美丽的风光景色。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对“船歌”音乐体裁作简要的介绍。作品《伏尔加船夫曲》、《伦敦德里小调》等(1)了解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表现了在沙皇统治下俄国人民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向着光明前进。(2)体验感受音乐充满热爱生活及憧憬未来的美好感情。完整聆听作品,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不同欧洲国家音乐的不同艺术特点,并可以让学生随音乐力度变化模唱主题音乐,简介吉他。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歌曲《当兵的人》作品《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学习解放军以无私奉献精神,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和集体主义的精神。(2)了解进行曲体裁,体验感受乐曲步伐一致、结构严整,富有号召性。指导学生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演唱。运用队列步伐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旋律进行小组表演。作品《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1)鼓励学生参与体验,使学生感受进行曲是一种队列行进的音乐,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感。(2)了解总结进行曲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指导学生随《拉德茨基进行曲》旋律的力度、速度变化拍打节奏。能分辨不同的进行曲在不同场合的作用。第五单元金色乐章作品《如歌的行板》歌曲《夜曲》(1)体验感受乐曲忧郁、痛苦的情调,表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痛苦情景。(2)感受游子思念故乡的情怀。两个内容应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哼唱乐曲的主题,为歌曲学习做铺垫。引导学生用轻柔暗淡的声音、徐缓的速度,表现忧伤与思念故乡的音乐情绪。作品《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两首作品所表现的不同意境及音乐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织体来表现人们的悲欢离合。乐曲不是单一情绪的音乐作品,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判断多种音乐情绪的发展脉络,并尽力从音乐要素上探索相关联系。第六单元荧屏乐声作品《冰山上的雪莲》、《我心永恒》、《悍牛与牧童》(1)知道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感悟电影音乐的特点及功能。(2)尝试小组合作,对《悍牛与牧童》的音乐进行分析。通过动、视、听感受旋律的变化,可边听边哼唱熟悉的旋律。尝试结合《悍牛与牧童》插图,学生分小组边听边分析。歌曲《雪绒花》音乐创作练习《西游记》(1)体会感受同一首歌在电影情节发展中的作用。(2)应用所学知识,为《西游记》唐僧师徒中的一人设计音乐。通过先听再唱,再听再唱,从中体会随电影情节的发展,同样的歌曲产生不同的效果。可选择四段音乐让学生听后讨论选择。七年级音乐(14册)一、本册德育渗透总体目标:以丰富的音乐情感来陶冶学生,渗透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品德教育。二、德育渗透实施原则:1、结合每课(或单元)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2、结合新课程标准各项目标,进行德育渗透教育。3、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区别对待,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4、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件和实际进行德育渗透教育。5、结合学校和班级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三、德育渗透目标使用说明:1、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音乐性,注意德育的渗透性,把德育目标融入音乐活动、音乐游戏、欣赏及歌曲的体验之中,不要用泛泛而谈的说教式,避免把音乐与德育两分离。2、实施建议是提供给各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参考的,可以选择更好的方法来落实目标。第一单元难忘岁月歌曲《游击队歌》,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能够用歌声表现游击战士在坚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并通过设计歌曲的速度力度表现战士的战斗生活。欣赏歌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音乐内容、音乐情绪以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理解音乐在团结人民、打击敌人中的战斗作用。指导学生体会不同音乐形式的不同效果。初中音乐第14册教案《游击队歌》选自人音版14册教材第一单元《难忘岁月》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的内涵,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3、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歌曲。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歌唱祖国》二、导入1、欣赏电影《平原游击队》的精彩片段2、教师谈话引入: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资源,肆意蹂躏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但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反映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歌曲《游击队歌》。三、歌曲《游击队歌》的教学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2、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版本的《游击队歌》(合唱)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思考歌曲描述了怎样的一个音乐场景。学生可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3、聆听男声四重唱版本的《游击队歌》。要求: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4、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游击队歌》,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节奏特点——弱起节奏。(2)视唱曲谱。(轻声、慢速、划拍视唱)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唱出来。跟不上的同学可以用啦啦啦来唱。(3)填唱歌词。学生随歌曲录音,试着轻声填唱歌词。(3)随琴完整演出全曲。(4)歌曲处理。师:我们用怎样的演唱力度和速度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生:(讨论)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有弹性。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可以稍微强些。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四、实践与创造根据教材上的三幅图画的情景,用《游击队歌》做基础来设计歌曲的演唱速度和力度,表现抗日游击队员的战斗生活。(1、夜间伏击2、奋勇前进3、欢庆胜利)1、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副图画的内容进行创造)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作。2、学生分组展示表演。3、生进行评价(音乐形象的表达打是否正确等)五、小结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感受到音乐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表达音乐形象中的作用,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游击队歌》的深刻内涵。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欣赏非洲民间音乐片段。感受和喜爱非洲民间音乐。本课以欣赏为主,指导学生感受并能辨别非洲民间歌曲的风格特点和民间乐器的音色。第三单元长江两岸歌曲《采茶舞曲》通过歌曲流畅柔美的越剧唱腔音调,感受浓郁的江南特色,激发对江南音乐的喜爱。注意旋律中连音与顿音的细致要求,模仿录音中的方言演唱,可适当加入一些采茶舞的律动歌曲《龙船调》、欣赏《十送红军》感受两首乐曲的地方风格,激发对江南音乐的喜爱。《龙船调》可通过表演唱的方式学习,《十送红军》可粗听。第四单元乐海泛舟欣赏《鳟鱼》了解作者舒伯特,关注音乐中各音乐要素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对浪漫主义音乐感兴趣。不必讲的太具体,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可让学生更具音乐情节创编音乐短剧。歌曲《摇篮曲》,欣赏《惊愕交响曲》。对古典主义音乐感兴趣,学唱《摇篮曲》,受到美的熏陶和爱心教育。能圆润、抒情的演唱《摇篮曲》,可尝试进行简单的变奏旋律创作。音乐教学设计勃拉姆斯《摇篮曲》一、教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七年级三、教学内容:学唱勃拉姆斯《摇篮曲》四、教学理念“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作为一名年轻的音乐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我只能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让自己在音乐教育教学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通过音乐作品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们得到审美体验的能力。也就是淡化课堂教学中那种直白地讲授、单纯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过程,代之以师生间民主、平等、投入、共同参与体验的活动。而审美离不开实践,音乐教育也离不开音乐实践。音乐实践是实施音乐教育、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主要途径。通过音乐实践,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创造音乐的能力和自信心。此外,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与心灵直接沟通的艺术,它通过音乐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人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在音乐作品的体验中,我们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就是情感的体验,音乐情绪可以感染人、熏陶人。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影响人的过程。德育教育就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渗透、自然形成。五、教学目标1、通过《摇篮曲》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从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社会。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3、①通过聆听、学唱、才艺展示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感受并体验速度、力度等重要音乐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②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童年听过的“摇篮曲”、学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从中悟出“摇篮曲”这种体裁在表现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感方面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六、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感受、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在学唱《摇篮曲》之前,让学生欣赏并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为了更好地表达这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这首歌?这样,学生从自己欣赏和歌曲内涵两方面的分析,很自然地感受和体验到歌曲的速度、力度。2、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通过感悟《摇篮曲》的内涵和学唱《摇篮曲》,引导学生在欣赏和学唱的过程中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3、感悟“摇篮曲”这种体裁在表现音乐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异同点。让学生回忆自己童年听过的“摇篮曲”、学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比较、感受、分析中外“摇篮曲”在表现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感方面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七、教学方法、手段1、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图象、文字、动画、声音相结合,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摇篮曲》,把握《摇篮曲》内涵,更快、更好地学习歌曲。2、兴趣导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新课的导入部分,我
本文标题:音乐德育渗透目标及实施建议人音版所有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20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