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A部分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选择题40个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是(A)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主主义与教育》2.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A.《学记》B.《大教学论》C.《论演说家的培养》D.《普通教育学》3.《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的作者是(C)A.苏格拉底B.赫尔巴特C.昆体良D.亚里士多德4.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教育学著作是(D)A.《大教学论》B.《民主主义与教育》C.《爱弥尔》D.《普通教育学》5.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的代表作是(B)A.《教育过程》B.《教学与发展》C.《教学过程最优化》D.《教育学》6.教育归根到底产生于(D)A.本能B.无意识摹仿C.社会交往D.生产劳动7.人的身心发展是指(A)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8.下列不属于心理的发展的是(B)A.感觉B.神经系统的发育C.知觉D.性格9.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A.皮亚杰B.格塞尔C.赞科夫D.维果茨基10.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的是(C)A.皮亚杰B.格塞尔C.赞科夫D.维果茨基11.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C)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12.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C)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制度D.文化14.文化从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传输到另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指的是(B)A.文化传递B.文化传播C.文化交流D.文化更新15.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D)A.各级各类教育机构B.教育思想C.教育管理制度D.学制16.在教育目的的结构中,核心部分是(A)A.对受教育都身心素质的规定B.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C.以上二者的统一17.关于全面发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A.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B.使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同样的发展C.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特长D.不要求学生门门功课都精通18.智力的发展的前提是(D)A.形成技能技巧B.发展能力C.提高认识D.掌握知识19.下列不属于欣赏自然美的形式的是(B)A.组织学生远足B.美术C.指导学生写生D.地理课教学20.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儿童认知发展一般处于(C)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1.对于教育过程中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之间成正比关系B.心理的发展必定有助于身体的发展C.具体与抽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D.非理性因素制约和决定着理性因素的发展22.心理咨询与辅导同思想品德教育的共同之处是(A)A.根本目的相同B.基本任务相同C.理论基础相同D.基本方法相同23.不是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内容的是(B)A.发展性咨询与辅导B.心理治疗C.适应问题的咨询与辅导D.学习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辅导24.咨询与辅导的基本原则是(A):A.尊重学生B.面向全体学生C.要有耐心D.坚持具体性原则25.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进程是(b)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转自26.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c)A.变化B.改变C.变式D.突出27.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c)转自学易网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转自学易网28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A.1903年B.1913年C.1914年D.1900年29.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b)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30.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b)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3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b)A.合作学习B.发现教学C.情境教学D.指导教学转自32.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d)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转自3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b)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掌握学习转自34.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a)A.正与负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转自学易网35.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c)A.转化B.获得C.评价D.同化转自学易36.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d)A.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表征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37.下列哪一项属于元认知的实例?(c)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38.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b)A.牢记住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转自学易网39.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d)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规定每天看电视的固定时间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40.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采用的记忆方式是(A)。A.理解B.机械C.内隐D.无意二.论述题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在智育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1)扩大教学内容的范围,增加新的学科的内容。(2)改变经院主义的学风,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3)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将美与善结合起来。2.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3、简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1)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2)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规律。(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4、古代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重要特征?(1)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的特权,奴隶被剥夺了手教育的权利。(2)道统性。天道、神道和人道往往和而为一。(3)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4)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5.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要求(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形。(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5)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摸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7、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涵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即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8.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观察法、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调查法、个案法9.教育机智能力:指教师运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充分发挥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对学生中发生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能快速作出反映,进行恰当的处理,并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能力。10布鲁纳的学习理论:①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形成S-R联结。②学习是由一系列的过程所组成,因此,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系列过程是指三个差不多同时进行的三个过程:新知识的获得、转化、评价。③强调学习各门类学科的基本结构,并认为它们是通向学习迁移的大道。④提倡发现学习,由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从而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提出要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分析、操作自行发现原理原则,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B部分音乐试题一、选择题:1、“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根据歌词回答问题此歌曲调取自()A河南民歌B河北民歌C山东民歌D广西民歌2、《沂蒙山小调》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曾被填上《打黄河会》的歌词,这首新民歌总称为“小调”,但是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风格。A民谣B童谣C山歌D信天游3、“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这是电视连续剧《天路》的片头曲《天路》,其演唱者是(),它是一首()。A刘欢群众歌曲B阎维文艺术歌曲C宋祖英民间歌曲D韩红通俗歌曲4、[唱词]“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①《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是()中的唱段。②京剧被炎黄子孙称为()③京剧中的“梅派”创始人是()A《霸王别姬》国粹梅兰芳B《贵妃醉酒》北京歌剧梅葆玖C《霸王别姬》国粹荀慧生D《红灯记》国宝尚小云5、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下列哪些是《黄河大合唱》中的歌曲?(1)《祖国颂》(2)《黄水谣》(3)《松花江上》(4)《保卫黄河》(5)《铁蹄下的歌女》(6)《黄河怨》A.(1)(2)(3)B.(2)(3)(4)C.(2)(4)(6)D.(1)(5)(6)6、根据以下描述,请判断他是哪位作曲家?(1)他是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的音乐家(2)他的作品具有平等、博爱、自由的思想(3)他被尊为“乐圣”(4)他是《致爱丽丝》的作者A.莫扎特B.巴赫C.贝多芬D.舒曼7、伯牙鼓琴、子期知音的故事传唱了二千多年。请问,他们是以下列哪首乐曲而成为知音的?A.《阳关三叠》B.《梅花三弄》C.《阳春白雪》D.《高山流水》8、歌剧《洪湖赤卫队》,描写土地革命时期一支活跃在地方的赤卫队,在党的领导下同反动派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故事。故事的发生地在以下哪个省?A.江西B.四川C.湖北D.山东9.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沂蒙山小调》、《嘎达梅林》、《对鸟》分别属于我国哪些地区的民歌?A.云南西藏湖北B.河南内蒙古浙江C.山东内蒙古浙江10.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等等.可谓“百花齐放”。下面选项中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剧种是A.越剧B.吕剧C.黄梅戏D.评剧11.相声属于________艺术形式;A.民族曲艺B.说唱C.戏曲D.歌剧1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相声的基本功?A.说B.唱C.演D.学13.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创作的。A.何占豪、徐沛东B.徐沛东、三宝C.何占豪、陈钢D.陈钢、卞留念14.雕塑《说唱俑》表现了古时候艺人表演时的情景,请问它是哪个年代的作品?A.宋朝B.汉朝C.秦朝D.明朝15、2006年上半年CCTV3还直播了两年一届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从唱法上主要分为________唱法、________唱法和________唱法,今年大赛新增设了________唱法。A.通俗美声民族说唱B.通俗美声民族R&BC.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D.原生态民族美声流行16、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羊(啦)肚子手巾(吆)三道道蓝,(咱们)见(啦)面(那)容易(哎呀)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吆)一个在(呀)沟,(咱们)拉不上(那)话儿(哎呀)招一招(吆)手。”这是________地方民歌。A.陕北B.青海C.云南D.西藏17.春节晚会
本文标题:音乐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2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