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版次:01修改码:0拟稿:漆军涛酒钢集团榆中钢铁公司作业性文件YGJS-Ⅱ/LG-2002-03审核:批准:时间:顶吹技术操作规程1目的:为满足转炉顶吹的各项要求,保证冶炼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规程仅适用于转炉顶吹操作。3术语/定义3.1术语:技术术语使用公司技术文件规定的标准术语质量术语使用IS09000标准术语3.2定义4职责4.1检修、维护人员负责机械、电器设施及供气系统的点检、检查、维护。4.2生产作业区负责生产,准备,机械、电器设施的确认。5管理内容及要求:5.1装入制度5.1.1按各钢种作业文件装入制度执行5.1.1.1总装入量=铁水十废钢十生铁(回炉钢)5.1.1.2总装入量误差±1吨。5.1.1.3废钢和生铁块根据铁水情况进行控制与调整。5.2供氧制度YGJS-Ⅱ/LG-2002-03炼钢作业区技术操作规程共6页25.2.1供氧采用分期定氧压变枪位操作,即根据不同炉龄期给电动调节阀设定开度,控制氧压(见表1)。5.2.2氧气总管压力不小于1.2Mpa,氧气工作压力极限不小于0.70Mpa.5.2.3如遇下列情况,立即更换氧枪5.2.3.1喷枪喷头端部蚀进≥25mm。5.2.3.2喷头边缘蚀进≥15mm。5.2.3.3枪身蚀进≥5mm。表1炉齡(炉)1-56-200201-500〉500工作压力(Mpa)0.70-0.750.70-0.800.75-0.850.85-0.90基本枪位(mm)900-1200900-1200900-1200900-12005.2.3.4影响化渣及枪身、喷头渗漏水,不安全者。5.2.4特别情况下枪位控制5.2.4.1化渣不良时,采用高枪位(1300—1400mm)操作,待化好渣后,立即降枪。5.2.4.2铁水含硅高时,枪位可用下限;采用矿石时,可适当降枪,但YGJS-Ⅱ/LG-2002-03炼钢作业区技术操作规程共6页3为保护氧枪及炉底,最低枪位应不小于800mm。5.2.4.3有大喷预兆时,可采用降枪、加渣料控制,i消除喷溅后,应恢复到正常枪位。5.2.4.4中、后期炉渣返干时,可提早用高枪位控制5.2.4.5后期温度偏低,可提早降枪。5.2.5熔池液面测定制度5.2.5.1接班后必须测液面一次。5.2.5.2换枪、装入量变化和补炉底后第一炉必须测液面。5.2.6冶炼中火焰边缘如冒白烟,提枪、停氧后,若确认氧枪漏水,须立即关掉高压水,待烟气消失后,确认炉内无水时,方可动炉处理。5.2.7吹氧过程中,如遇氧枪升降失灵,氧枪提不出炉口时,应(1)停枪;(2)关闭高压水。确认炉内无水后方可进行处理。5.2.8吹炼时必须关上炉前活动挡火门。5.3造渣制度5.3.1根据铁水情况,采用单渣或双渣法操作,造渣料必须计量加入,终渣应控制:碱度3.0—3.5,氧化镁8—10%。前期渣碱度1.8—2.4,4min30s至6min倒一次渣,倒渣时炉内温度应在1430℃-1490℃为宜。5.3.2各种渣料用量5.3.2.1石灰加入量=2.14×Si%×R/有效CaO%×铁水重量5.3.2.2萤石,每炉加入量不大于200kg。;YGJS-Ⅱ/LG-2002-03炼钢作业区技术操作规程共6页45.3.2.3头批料开吹时加入(石灰三分之一左右,白云石二分之一左右);二批料吹炼5min左右开始加入石灰,加入三分之一左右;白云石加入三分之一左右,多批少量,每次石灰加入量不超过200kg,每次白云石加入量不超过2·00kg(其中生白云石每次加个一量不超过l50kg)三批料根据需要补加,但必须在拉碳前3min之前加完。5.3.3炉渣调整5.3.3.1当炉渣出现近干时,可加入100—150kg萤石,应在返干前调整。5.3.3.2当产生泡沫即将喷溅时,可加入100一200kg白云石抑制,但不能过多使用,以免形成双层渣。5.3.4需要加入冷却剂或造渣剂调整时,应经过补吹或点吹方式方可加入。5.3.5每班每个炉座取两个渣样,送炉前化验室分析CaO、SiQ、MgO、FeO含量。5.4温度制度5.4.1准确掌握铁水成份、温度、炉衬情况、钢包状况及出钢口大小,控制好冷却、造渣剂加入量,使冶炼过程温度均匀上升达到合适的出钢温度。5.4.2各种因素对终点温度的影响见表2。5.4.3终点温度控制按各钢种出钢温度执行。5.5终点控制及出钢.5.5.1采用一次拉碳或高拉碳一次补吹法。高拉碳时,温度不得高于终YGJS-Ⅱ/LG-2002-03炼钢作业区技术操作规程共6页5点温度上限。终点降枪时间大于40秒(包括一次倒炉降枪时间),枪位800mm。5.5.2根据火焰、碳花,结合供氧时间;氧气消耗量及冶炼情况综合判断吹炼终点广提高终点命中率,倒炉次数控制不大于2次;项目变化量影响终点℃项目变化量影响终点℃铁水温度±10℃8.6石灰±100kg5.3铁水量±1000kg4铁矿石±100kg13铁水含Si±0.10%15萤石±100kg4.6废钢量±1000kg47.5白云石±100kg5.2生铁块±100kg2.7生白云石±100kg105.5.3冶炼到达终点时,倒炉测温、取样,送炉前化验室分析C、Mn、P、S成份,普碳钢一倒必须等样出钢;当P≥0.040%,S≥0045%补吹后必须等样出钢。·5.5.4当终点碳低于钢种要求时,采用随钢流加增碳剂增碳,冶炼Q235A时目标配碳按成品要求中、下限控制。5.5.5终点合格后,把摇炉开关选择到炉后,联系钢包车就位。5.5.6出钢口必须保持圆直,确保出钢时钢流不发散,经常维护出钢口,使之直径在130mm一180mm,长度大于400mm。YGJS-Ⅱ/LG-2002-03炼钢作业区技术操作规程共6页65.5.7出钢时,转炉必须摇到位,避免前期下渣,严禁钢渣混出。5.5.8在出钢量四分之三時,及时加挡渣球挡渣,减少下渣量。5.6脱氧合金化5.6.1钢种中限成份(%)—钢水残余成份(%)铁合金加入量二――――――――――――――――――X钢水量铁合金元素含量(%)X合金收得率(%)5.6.2应综合各种情况,如温度、终点碳、倒炉次数、出钢量、出钢口状况、下渣情况、钢包情况及其它成份等,确定合金收得率及合金加入量。5.6.3按各种要求的合金种类和规定,进行脱氧合金化。5.7主要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转炉:168mm氧枪,3孔。6.相关/引用文件《炼钢工艺规程》7.质量记录修改纪录修改码修改通知单号拟稿:批准:
本文标题:顶吹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25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