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填空题1、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纸币本位制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2、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3、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4、根据组织形式划分,证券交易所可以实行公司制,也可以实行会员制。5、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产生:一是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二是以股份制公司形式组建而成。6、1999年,我国相继成立了中国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负责管理和处置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7、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种,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8、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它由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组成。9、国外学者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一段时间内价格总水平的持续、普遍下降。10、现金余额说由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首先提出。著名的剑桥方程式M=kPy,11、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以下四个: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和抗干扰性。12、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以下三种:一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二是再贴现政策,三是公开市场业务。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一种威力巨大而不常使用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4、1994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相继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型银行。15、根据的组织形式不同,共同基金可以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两类。16、中央银行的性质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和特殊的金融机构。其职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地位的特殊性、业务的特殊性、管理的特殊性。17、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期票、银行券、支票、纸币、银行存款、电子货币。20、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以及银行短期借贷市场、消费信贷市场。21、一般而言,票据贴现可以分为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23、根据股东的权利不同,股票可以分为优先股和普通股。24、商业银行的业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27、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28、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良币。30、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灵活的、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32、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三个阶段。33、现金交易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他提出的交易方程式为MV=PT。36、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当收入水平上升时,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会增加。37、传统中间业务包括结算代理信托租赁保管咨询业务。38、国际银行监管体制有综合监管体制和分业监管体制两种,其中,分业监管体制比较适宜于现阶段中国的国情。二、是非判断题1、金块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F)2、在股份公司盈利分配和公司破产清理时,优先股股东优先于普通股股东。(T)3、再贴现是指银行以贴现购得的没有到期得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所作得票据转让。(F)4、储蓄存款和储蓄是两个相同的概念。(F)5、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并不改变货币资金的所有权,而只是把货币资金的使用权在资金盈余单位和资金短缺单位之间融通。(F)6、开放型基金的发行总额是固定的。(F)7、在一般情况下,消费倾向与货币需求成反方向变动。(F)8、货币供给外生论者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将受制于各种经济因素的变动及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T)9、通货膨胀不是一次性或短暂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而是持续的不可逆转的的物价上涨的现象。(F)10、一般而言,金融资产的风险性与收益性呈正向关系,与流动性呈反向关系。(F)11、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与商业企业之间办理的票据贴现业务。(T)12、当代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宏观、微观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F)13、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T)14、凡是影响或决定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的因素,就是影响或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T)15、信用货币实际上是银行债务凭证,信用货币流通也就是银行债务的转移。(T)1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了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T)17、供应学派主张通过降低税率促进生产发展,治理通货紧缩。(F)三、名词解释1、衍生金融工具: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组合形式的总称。2、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给、流动性资产比率、信贷规模控制等。3、投资基金:投资基金就是汇集众多分散投资者的资金,委托投资专家(如基金管理人),由投资管理专家按其投资策略,统一进行投资管理,为众多投资者谋利的一种投资工具。4、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5、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通常有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在一定条件下,信贷量和汇率也可充当中介指标。6、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7、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两种市场价格不同面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储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被称为“格雷欣法则”。8、货币均衡: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货币均衡是用来说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货币供给符合经济生活对货币的需求则达到均衡。9、回购协议:指的是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商达成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预定的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10、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金融监督是指金融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使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安全可靠和健康地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11、利率体系:利率体系是指一个国家中存在的各种利息率之间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的系统.12、风险投资: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13、金融创新: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1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15.货币政策时滞: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16.基金:又称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凭证,将众多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业的投资机构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投资制度。具有集合投资、分散风险和专家管理的特点。17.同业拆借市场: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主要满足金融机构之间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经常发生的头寸余缺调剂的需要,且市场特性活跃、交易量大,能敏感地反应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意图,影响货币市场利率。18.票据市场:是各类票据发行、流通及转让的场所,主要包括商业票据的承兑市场和贴现市场,也包括融资性票据市场和中央银行票据市场。19.商业票据承兑:是商业票据到期前,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载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行为。付款人在承兑前不是真正的票据债务人,承兑后才成为票据的主债务人。只有承兑后的票据才具有法律效力,才能转让流通。20.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行为,也称重贴现。它既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和融资业务,又可以作为中央银行调节市场银根松紧及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21.转贴现:是商业银行将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进行贴现的融资行为。票据可以被多次转贴现。22.回购:是交易双方进行的以有价证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资金融入方在将证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资金融入方返还资金融出方按约定利率计算的资金额,资金融出方则返还原出质证券的融资行为。23.逆回购:是与回购相反的操作,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24.回购协议市场:是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回购协议是指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定的在一定期限内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质押贷款协议。25.公募发行:是向广泛而非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公募发行涉及到众多的投资者,其社会责任和影响很大,政府对证券的公募发行控制很严,要求发行人具备较高的条件。公募证券可以上市流通,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易被广大投资者接受。26.私募发行:是仅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也称内部发行。发行对象一般是与发行者有特定关系的投资者,发行者的资信情况为投资者所了解,不必像公募发行那样向社会公开内部信息,也没有必要取得证券资信级别评定。27.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8.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29.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30.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回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3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通常有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在一定条件下,信贷量和汇率也可充当中介指标。32.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五、问答题1、简述我国利率市场化及其路径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路径:先放开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在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2、简述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1)银行业务的全能化(2)银行资本的集中化(3)银行服务流程的电子化(4)网络银行的发展(5)商业银行的全球化趋势3、如何理解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它包括企业之间的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已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它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银行商业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的发展越来越依赖银行信用,银行的商业票据贴现将分散
本文标题:金融学_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34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