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湘潭大学课程论文中国文化在阿拉伯国家的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院系:历史系专业:国际政治课程:中东问题研究指导老师:邝倩学号:2011070531姓名:苏鹏2014年12月目录摘要··································································1第一章中国文化外传阿拉伯的可行性分析——中阿文化比较观·······················2第二章中国文化外传阿拉伯的问题综述······················4第三章中国文化外传阿拉伯的对策分析······················5结语·····································61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软实力在各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文化软实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文化软实力对于一国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其曾长期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开始衰弱。文化软实力的衰弱直接导致了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为了根本解决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并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我们必须大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本文关注了我国在阿拉伯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实际上,我们对此地区的文化输出尚处于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中阿两国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中阿两国在文化共通点上存在适合文化交流的良好条件,同时指出了我国对其文化输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建议、措施。关键词:中阿文化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播2第一章中国文化外传阿拉伯的可行性分析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在表征和内涵上有诸多相同点,故而能够进行单向的或者双向的传播。比如:对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作一个简单的比较:1.都是伟大民族的主体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它以汉族文化为主体,也包括了中华民族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涵盖了广袤的中华大地#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中国文化始终是凝聚各民族团结一致的巨大动力。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以阿拉伯民族文化为主体,也包括了各穆斯林民族的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是号召各民族穆斯林团结战斗的旗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历史悠久的文化中国文化萌芽于殷商时代(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成熟于周朝(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56年)。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和经过孔子整理、编辑的《诗》、《书》、《春秋》以及《易》、《礼》等,成为中国儒家思想学说的基础和经典著作。这些著作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古代氏族社会几千年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成果,为后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所以,才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阿拉伯文化也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早在公元前13世纪,就在阿拉伯半岛出现了氏族社会马因国家,在它之后是赛伯邑国家和希木叶尔国家,这些国家都有高度的文明。在《圣经》中就有关于示巴(赛伯邑)女王会见所罗门(苏莱曼)国王的盛大场面,豪华的宫殿,艳丽的服饰,互赠礼物的珍贵……都展示了当时阿拉伯半岛的高度文明。3.地域文化中国文化主要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在古代,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农业生产,中国先民很早就在这里定居,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农业生产和农业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中国古代文化,因此,中国文化是农业文化,河流文化,经过许多人许多年经验教训的积累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化是成熟的,完整的。阿拉伯文化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的腹地,气候炎热,终年干旱少雨,没有常年的河流,只有在沙漠旷野深处的绿洲,可供放牧,不适合农业生产,所以阿拉伯文化具有明显的沙漠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特点,这就是自由和开放。4.和平文化中国自古就以农立国,至今不变,这是由中国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农业依靠的是气候、温度、土壤、水利等诸多自然因素,加上人类的辛勤劳动,这些条件在中国完全具备。在中国,只要“风调雨顺”,就能“国泰民安”,这也是几千年来,历代当权者祈天盼望的太平盛世景象。中国物产丰富,人民勤劳,生产自给有余,不需要对外扩张和抢掠,几千年来,中国人只有防范外患之心,没有攻城掠地之意。反对侵略,反对抢掠,是中国人的主导思想3和基本认识,这种思想认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和平主导思想和基本认识。中国城墙很多,都是为了防御,就是一个例子。维护和平,追求和平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最根本的性质。阿拉伯文化也是和平文化。这是由文化的宗教性质决定的,伊斯兰教是西亚沙漠地区最后出现的一神论宗教。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教义,规范了沙漠游牧民族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为穆斯林制定的行为准则,极大地净化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树立了伦理道德的崇高形象。随着伊斯兰教和《古兰经》的出现,产生了许多宗教学科和人文学科,奠定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基础。阿拉伯人宗教和文化的交融结合,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旗帜鲜明地树立在世界文明之列,这是人类历史上不多见的。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是尊重天性和顺其自然的宗教。它教人以和平和善意待人,人要诚信,要宽容……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充分体现了这种和平精神和思想,当前,世界上对伊斯兰教的一切不实之词,对多数人来讲,是对伊斯兰教的误解,对少数人来说,是出于政治目的的恶意诽谤和歪曲。5.统一的文化中国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农业人口聚居群体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农业生产的持续性保证了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中国较早地就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和统一的国家,也较早地产生了统一的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家也出现过动乱和分裂的现象,相对来说,这些现象都是暂时的,统一的政权和社会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占了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统一的社会促进了统一的文化发展,统一文化又巩固和加强了国家社会的统一。文化的统一性不是单一性,而是整体性,趋向性,反对分裂,反对背离。横观世界各国,在这样辽阔的土地上,在这么多人口的社会里,在历史上能够保持这样长期稳定的统一国家,很难找到另外一个例子。中国国家的统一和文化的统一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的人文思想一贯以人为本,人以道德为本,道德以诚信为本。所以,中国文化很注意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只有个人修养良好,品行端正,才能去要求别人,管理别人,经过一步步的修养锻炼,最后达到治理国家,治理天下。阿拉伯文化也是统一的文化,它是由文化的宗教性质决定的。阿拉伯人统一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即《古兰经》的语言,成为阿拉伯统一文化的主要特征。阿拉伯人文思想以宗教为主,以信仰为本,伊斯兰教关于“创世、现世、后世”的基本教义,是穆斯林的最高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宗教信仰和教义告诉他们,“现世”是短暂的,是过渡的;而“来世”才是“永恒的”。伊斯兰教是“两世”宗教,因此追求“后世”,也不放弃“现世”,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一生追求的目标。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化的统一,凝聚了阿拉伯人的主要思想感情,所以有些阿拉伯学者认为,阿拉伯的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文化统一性,而不是阿拉伯国家和社会的统一政治领导。这也符合阿拉伯国家的历史和现状,从历史上来说,阿拉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的时间要长于“统一”的状态,但是永远是“分”而不“裂”,就是因为宗教、语言等文化因素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6.韧性文化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又都是极强的韧性文化。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承受力和同化力,向外传播有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的渗透力,接受外来文化又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力和消化力。例如在古代,佛教诞生在印度,在本土4佛教没有立住脚,传到中国后,却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佛教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重要的原因就是佛教的思想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还弥补了儒家“不谈神鬼,不谈死”留下的空白。又如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它发源发展于欧洲,同样,在本土没有立住脚,却在中国扎下了根,因为它提供的解决贫富不均的办法,在中国行之有效。社会财富如何分配,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要研究和解决的“永恒主题”之一,几千年来,人类都在探索解决的办法,始终未果。当然,中国吸收外来思想和文化首先是要“中国化”,这一点也是非常成功的,这就是中国文化包容力和同化力的表现。中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宗教,中国古代社会的原始巫教没有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宗教。因为中国古代文明成熟较早,面临各种问题较多,也较复杂,在实践中先民们摸索到许多经验和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学说,这就是早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出现的儒家学说,它完全代替了宗教在当时的作用。没有全国性的宗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它是优点,也是缺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是韧性很强的文化,对各种文化有很强的渗透能力,也有很强的包容能力和识别能力。“伊斯兰文化是阿拉伯帝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文化,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兼收并蓄,广泛继承了阿拉伯、波斯、印度、希腊古典文化,把东西文化熔为一炉。伊斯兰文化不是古代文化的机械组合,而是一个新的创造,在这个创造过程中,各种古代文化被融合为一种新文化,以伊斯兰文化出现,这个新文化在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2页)1第二章中国文化外传阿拉伯的问题综述(一)西方媒体误导使中国形象丑化。近代以来,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中、阿双方有关对方的报道材料往往来自第三方——西方媒体,而西方媒体对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报道大多不够客观、公正、全而,由此产生了一些误读,曲解中、阿对方文化的问题。一位己经卸任的阿拉伯驻华外交官曾经在博客中指出,西方媒体始终对丑化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国家形象乐此不疲,从革命领袖、社会环境到民族习惯,都是其丑化的对象。甚至在好莱坞的电影里,中国人和阿拉伯人总是以负而形象出现。2因此,在阿拉伯的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中,有关中国的报道不多,并且很多对于中国的报道都不够客观,公正、全而,报道焦点集中在消极而上,从而降低了中、阿双方合作交流的热情与意愿。(二)阿方对中的排斥心理。由于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妖魔化”,降低了阿拉伯人与中国交流与合作的热情和意愿,甚至部分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排斥和抵制的心态。他们认为中国对其造成了威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方面,中国商品大量进入阿拉伯国家市场,对当地的制造业造成很大的冲击,增加了阿拉伯人的失业率;社会方而,部分企业的经营行为影响了国家形象,他们不守法经营、恶性竞争、不尊重当地人的习俗等;文化方面,中国现在大力传播的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有一定的差异,一些民众担心中华文化会对伊斯兰文化造成冲击。目前为止,尽管西方提出的“中国威肋论”在阿拉伯国家影响不大,但在中、阿文化交流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1.李振中,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田川,从阿拉伯语频道看央视的海外战略,新闻窗,2010年第一期5上述原因降低了阿拉伯人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的意愿,致使大部分阿拉伯人对中国的历史、国情和社会现状缺乏了解。2006年6月3日至10日,半岛电视台隆重推出的《聚焦中国》节目暴露了阿拉伯人民对中华文化缺乏了解的问题。“许多阿拉伯人以为,中国连一寸空余的土地都没有。”“在阿拉伯世界不仅是普通的老百姓,就连一些高级官员对中国的印象仍停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状态。在阿拉伯人心目中,中国到处都是自行车,人们都穿着一样的衣服,很穷,社会制度也把人民管得特别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部主任张立所讲的事则更为“离谱”:“很多阿拉伯人跟我说,在他们的印象里,中国连一寸空余的土地都没有,全是人,甚至没办法走路。他们想像中的中国人都特别瘦,身材像笔杆一样苗条,像汤勺那样人挨人的生活着。”同时,很多阿拉伯人不太了解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不知道中国还有十个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和数千万的穆斯林。1因此,从目前来看,阿拉伯人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中华文化对阿拉伯国家的吸引力仍然不大。在阿拉伯的书店、图书馆中,还很少能找到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而在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的电视台
本文标题:阿拉伯文化传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3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