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银川一中2013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银川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命题人:张晓英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60分)1.《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又把子弟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由此可以看出西周推行的政治制度是A.行省制B.礼乐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所谓“谱乃一家之史”。下列制度中,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3.按照古代宗法制的基本原则,诸候爵位的继承人是A.天子B.士C.嫡长子D.卿大夫4.某学者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政”主要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中央集权制5.右图所示的是唐代中央机构,其积极意义是A.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C.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行政办事效率D.分清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不同职权6.“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中国古代某一位官员对其工作的描述。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他可能供职于A.唐代的门下省B.宋代的中书门下C.元代的中书省D.清代的军机处7.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8.省是我国的一级地方行政组织。行省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9.中国古代不少统治者强调以“孝”治国,特别强调这一标准选拔官吏的制度是A.禅让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0.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2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此项制度”指的是A.三公九卿制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11.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促使古希腊民主政治出现的因素不包括A.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B.发达的海外贸易和商业C.城邦制度的形成D.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12.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城邦被称作是“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城邦的主人是A.全体奴隶主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13.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五百人会议B.十将军委员会C.公民大会D.陪审法庭14.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表明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D.直接民主保护了雅典大多数人的利益15.诗人爱伦·坡曾说“辉煌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古代罗马国家的最伟大之处在于A.民主政治的发达B.哲学思想的深奥C.建筑风格的独特D.法律体系的缜密16.《十二铜表法》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A.保护平民的利益B.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C.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成为内容最全面的法律17.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A.判处奥赫死刑B.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D.不予受理18.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19.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320.右图是为纪念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是A.英国的《权利法案》B.罗马的《十二铜表法》C.法国的《人权宣言》D.美国的1787年宪法2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不尽相同的政体。下列文献与政体对应正确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议会共和制B.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C.德意志帝国宪法一君主立宪制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联邦共和制22.1688年,英国发生了“女婿接替岳父王位”的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意义有A.推翻了英国的君主统治B.确立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原则C.改变了国王权力的来源D.结束了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统治23.右图所示的漫画反映的近代以来英国国王统治的特点是A.“统而不治”B.“君权神授”C.首相对国王负责D.国王掌握行政权2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A.内阁是最高权力机构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D.全体公民均应参政25.“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受资产阶级的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所说的这个国家是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26.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2012年奥巴马成功连任第44任美国总统,所共同依据的法律文献是A.《人权宣言》B.《王位继承法》C.《权利法案》D.《1787年宪法》27.梁启超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主要是指美国实行A.议会制B.联邦制C.总统制D.三权分立428.2013年3月1日,一个月前才在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下开始了第二个任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尽管无奈,但也不得不在与国会磋商无果的情况下,根据国会规定的期限,签署了启动削减预算的命令,这表明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B.总统对立法无否决权C.三权分立但互相制约D.总统由最高法院任命2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0.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31.(14分)材料一: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40年1月16日到议会发表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演说。议会中对战与不战争辩十分激烈。在工商业主、东印度公司的利益获得者、鸦片贩子支持下的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从而通过了要求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材料二:1842年6月,道光皇帝发了一道密谕,命令有关大员赶快与英国议和。这一密谕直接由皇帝口授,军机章京抄录而下达,朝中大员几乎无人知晓。紧接着,林则徐被革职,清廷大员伊里布等人与英国议和。——《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上册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英国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2)分别列举两国建立上述政治制度的重大事件。(4分)(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国王和中国皇帝在权力和地位上的不同。(6分)32.(12分)责任内阁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政体形式,为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内阁,但与西方的内阁在性质上截然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的教训,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将全国5军政大权独揽自己手中。为处理政务,明成祖时期正式设立内阁,命今解缙等人并值文渊阁,参预机务,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材料二(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原则主要有:(1)内阁需得到议会多数的支持,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2)议会有权倒阁。……(4)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总辞职……重新举行议会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摘自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1)中国古代丞相制度始于什么朝代?(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内阁的职能是什么?(2分)(2)1689年,为限制王权,英国通过了什么法案?(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内阁对谁负责?(2分)(3)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有何本质区别?(4分)33.(14分)民主与法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经历了逐步演进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摘自《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材料二《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材料三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1)材料一中的古代“直接民主”发源于希腊哪个城邦?该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概括出1787年宪法的立法原则。该宪法在近代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4分)(4)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近代“间接民主”制的本质是什么?(2分)6高一期中历史试卷答题卷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31.(14分)(1)(4分)(2)(4分)(3)(6分)32.(12分)(1)(4分)(2)(4分)(3)(4分)33.(14分)(1)(4分)(2)(4分)7(3)(4分)(4)(2分)8高一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CDCDBCBDDCCC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ADACCABBDBCAA31.(14分)(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2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2分)(2)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2分)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2分)(3)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3分)中国皇帝至高无上,个人独裁,总揽行政、司法、军事等一切大权。(3分)32.(12分)(1)时间:秦朝(2分)职能:参预政务,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2分)(2)《权利法案》。(2分)对议会负责。(2分)(3)明朝内阁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强化的产物,(2分)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政体形式。(2分)33.(14分)(1)城邦:雅典;(2分)机构:公民大会(2分)。(1)限制王权,保障(扩大)议会的权力。(4分)(2)原则:分权与制衡或三权分立;地位: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4分)(3)代议制民主。(2分)
本文标题:银川一中2013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9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