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资料
1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资料一、服务与服务业1、服务的含义*服务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2、服务区别于有形商品的特征*: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不可贮存性;异质性;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1)无形性——服务所有独特差异的源泉1)大部分情况下,服务空间形态是无形的,服务提供者无法向潜在顾客介绍服务样品;另一方面服务的消费者在未购买服务之前,也无法感知服务的作用和质量。2)随着科技发展,出现“物化服务”。随着科技发展服务的无形性也并非绝对,出现了一些实体化服务(物化服务)。例如:唱片、软盘、DVD光盘是服务载体,其价值主体是服务。本身的价值可以忽略。(2)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1)大部分情况下,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必须在时空保持一致才能保证服务的提交和完成。与来源不可分,与消费者不可分。2)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服务生产消费不可分离性的约束适当放松。空间上分离: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远距离服务出现;时间上分离:在物化服务的情况下,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可以不同时发生。(3)不可贮存性1)绝大部分服务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服务一旦被生产出来就同时是一个消费的过程,中间无储存环节。亚当斯密:服务“随生随灭”。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有时候可以在时间上贮存,可以选择购买后某个时候消费。例如:保险、公交卡、电影票兑换券等。(4)异质性异质性是指相同的服务产品在提供质量上存在差异,具有可伸缩性。服务异质性的原因:1)服务提供者的因素:技术水平、服务态度、条件等;2)服务消费者的因素:特殊要求。(5)服务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寻找品质:是指顾客在购买之前就能够确认的产品属性(如颜色、款式、手感、硬度、气味等)及产品的价格。经验品质:是指只有在购买之后或者在消费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的产品属性,包括味道、耐用程度、满足程度等。信任品质:是指那些顾客在购买和消费之后也难于做出评价的属性。(医疗服务、维修服务等——“口碑”重要)3、服务业的含义*服务业是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4、服务业的分类:从经济用途和性质来分类*;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方法(1)从经济用途和性质来分类1)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的服务。来源于来自个人和家庭的需求支出。2)生产者服务:也叫企业服务,是指生产者在市场上购买的、被企业用作商品与其他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中间服务。如金融、保险、房地产、法律和咨询业等。3)分配服务:追加性服务,即消费者和生产者为获得商品或供应商品而必须购买的服务。如运输与贮藏、交通2与邮电、批发与零售等。锁住型服务:不能与商品生产特定阶段分离自由型服务:可外化为独立的市场交易对象4)政府服务:是指免费提供的或对一般公众收取最低费用的服务。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国防、外交等。(2)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方法1985年4月,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第一次产业:农业,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次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行业。第三次产业:交通运输、商业、文化教育等行业。此后1994年和2002年我国又分别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二、服务业与服务经济理论1、服务业的发展路径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存在着一个规律性的趋势:由“非市场化”向“市场化”演进。这种演进趋势是专业分工逐步细化、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必然结果。(1)生产性服务的市场化发展a)定义:生产性服务的市场化发展,又称服务外包(serviceoutsourcing)——企业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将一些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的行为,或者是取消使用原来由企业内部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转向使用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企业单位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的行为。b)促进因素:1)企业活动日趋复杂,使得企业与外部供应者进行谈判比对雇员进行监督更为方便、低廉。2)专业化的加强和技术的变革,使得外部化更为有利。3)信息和交通费用的下降导致服务的市场交易费用下降。4)雇员的非工资费用日趋增加,在外购买服务更合算。C)制约因素:1)技术革新加快,保密要求加大。2)计算机及有关电子设备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监督雇员的能力,降低了管理成本。3)交通通讯费用的下降+厂商规模的扩大,使内部化成为可能。(2)消费者服务市场化的影响因素:家庭可支配收入;服务价格;家庭妇女的社会工作参与率;市场工作偏好、工资率、市场服务价格。2、服务经济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服务经济是指以服务活动为主导经济活动类型的经济发展阶段,也就是一国从以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的生产为主转向以服务产品的生产为主,经济结构呈现服务化特征。(2)特征:服务业产值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日趋上升;服务业就业人数持续大幅度增加;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并将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结合越加紧密,“服务化”特征明显;服务经济的内部结构越来越呈现出知识经济的特点。结论:从中可以看出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现,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3、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内容及其形成原因*(1)内容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一个国家内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急剧下降,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与经济增长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时便稳定下来,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重则不断增长。(2)形成原因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原因分析与解释:a.农业生产率提高以及对农产品相对需求的下降,是引起农业劳动力向3外转移的原因;b.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而工业产品的需求增长相对较慢,是工业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原因;c.服务业产品需求的增长快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服务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的原因。4、鲍莫尔、富克斯关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滞后问题的认识(1)V.富克斯最早提出服务业生产率滞后问题的学者之一,面对服务业就业比重不断增长的现象,他认为其原因有三: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服务的市场化;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滞后(在服务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的情况下)(2)鲍莫尔——两部门增长模型(鲍莫尔将富克斯观点模型化)假设条件:一个经济拥有制成品部门和服务部门,且两部门增长率不同。模型的主要结论是:(推导详见教材54页)is=(α-1)·rm+△+(rm-rs)·(1+β)is表示服务部门就业比重增长率;rm,rs分别表示制成品部门(m)和服务部门(s)的劳动率增长率;工人工资增长率也为rm;α(0)和β(0)分别表示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表示影响服务需求的外在因素变化率。结论:is=(α-1)·rm+△+(rm-rs)·(1+β)14%+31%+55%弹性效应。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当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实际人均服务将以大于收入增长率的比率增长。吸纳的国民就业份额越来越大,即(α-1)·rm0市场化效应。家庭生活结构变化(如女性就业增加)或商业实践(如“订约承包”)变化引起服务需求的增加,即△0生产率滞后效应。一方面rmrs,生产服务将变得相对昂贵,增加服务业的就业份额;另一方面,服务价格的相对上升将使服务需求以β比率减少,从而减少就业比重。5、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服务业的战略地位服务业战略地位(strategicstation)——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关键性的、对全局有重大意义的作用。服务业战略地位的提高是由生产率、消费结构、生产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发展引起的。a.充当基础设施和生产中间环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b.吸纳大批就业人口;c.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提高人们的需求层次和生活质量(2)服务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单因素分析——收入水平(即人均GNP)P.61;多因素分析——人均GDP、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3)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业则是把它们黏合起来的灰泥。——R.K.谢尔普([美]经济学家,载于1984年《服务技术在发展中的作用》)华而诚(2001)指出,未来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于服务业,服务业对于国家的未来繁荣具有战略性地位,攸关中国经济未来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程大中(2004)认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突出作用表现在它具有“黏合剂”的功能,也正因为这一功能使之成为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的助推器、经济竞争力提升的牵引力、经济变革与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4李江帆(2004)则提出第三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主要表现在服务型生产资料、服务消费品、GDP贡献份额、就业贡献份额、第三产业比重增大趋势和资源限制程度等6个方面。江小涓等(2004)指出服务业的充分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协调推进,有利于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协调发展,是全面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对协调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6、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1)以“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直徘徊不前。发展滞后(总量偏小、比重偏低),不仅落后于其他经济领域,还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2)以“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衡量:服务业就业缓慢上升。就业弹性系数是研究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是指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就业弹性系数的经济含义是:经济每增长1%,就业能增长多少个百分点。(3)从“服务业内部结构”衡量: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三、国际服务贸易与服务贸易统计1、世界贸易组织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1)跨境交付从一成员的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特点: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都不需要过境,因此多借助于计算机和远程通讯手段。例如,国际电话通讯服务。(2)境外消费从一成员的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特点:服务消费者要进入服务提供者所在的国家或地区接受服务。如出国旅游,留学,就医等等。(3)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建立商业实体的形式提供服务。特点:以直接投资(FDI)为基础,涉及市场准入、资本和专业人才的跨国流动。这种商业实体或商业存在,实际上就是外商投资企业。其企业形式可以采取独立的法人形式,也可以仅仅是一个分支机构或代表处。在这里,服务提供是以直接投资为基础的,其提供涉及到资本和专业人士的跨国流动。例如,外资银行提供的服务就属于这种形式。(4)自然人流动一成员的自然人(服务提供者)到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其特点是:自然人的跨国流动服务,与商业存在不同的是,不涉及投资行为。例如,我们请一个国外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前来作财务咨询以及进行讲学,那么这可以被看作自然人的流动。但如果该所来中国开设了一家分支机构,那么这就是商业存在了。2、瑞德尔的服务贸易分类与GATS分类的联系(1)过境贸易——服务生产者与消费者在国与国之间不需要移动,不引起人员或资本的移动,只是借助国内信息手段实现的服务。这与GATS中的“跨境交付”方式极为类似。(2)当地贸易——是指服务的生产者在本国国内为外籍居民和法人提供的服务,由于生产者不移动,故又称生产者定位服务。旅游观光与出国留学是最具代表性的当地贸易。(“境外消费”)(3)要素收益贸易——是一种只有生产者移动而消费者不移动的服务贸易,或称消费者定位服务。生产者为了在消费国进行生产,必须将生产中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等)从生产者所在国移动到消费者所在国。事5实上,这与GATS中的“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方式存在一定的重合。(4)第三国贸易——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移动到第三国而提供的服务。(“自然人流动”的一部分)如:美国的执业医生在新加坡为日本患者提供心脏移植手术。3、追加服务贸易与核心服务贸易的含义(1)追加服务贸易——伴随商品贸易而发生的服务贸易,二者相辅相成。这类追加服务又可大致分为产前服务、产中服务和售后服务三个阶段。a.产前服务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市场调研、信息收集与可行性研究等;b.产中服务主要有质量
本文标题: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95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