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
转基因水稻及其食用安全性陈文荣30号摘要:水稻是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良水稻品种,现已获得了抗虫、抗病、抗逆及营养改良型等转基因水稻,,但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本文对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进行分析,并对转基因水稻发展进行展望。关键词: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占我国粮食总产的40%。但是水稻本身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水稻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危害,另一方面水稻的营养品质有待提高。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为水稻的抗逆、增产、改善营养品质提供了更快捷更有效手段。从通过化学药物控制水稻虫害和疾病,一方面造成粮食生产成本增高;另一方面害虫易产生抗药性,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目前已经成功培育出抗性转基因水稻,如抗虫、抗病、抗逆、抗除草剂水稻等;功能性转基因水稻,如黄金水稻、高赖氨酸水稻、高乳铁蛋白水稻、高直链淀粉水稻、低植酸水稻等;有药用价值的转基因水稻,如抗过敏性水稻、表达人重组胰岛素生长因子的水稻等[1,2]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培育出一系列的抗虫、抗病转基因水稻品种[2,3]以及各种改善营养品质的转基因水稻品种。但是,由于目前的安全性评价体系还不完善,人们不免对转基因食用安全性存在疑虑。1、转基因水稻种类1.1转基因抗虫水稻转基因抗虫水稻转入的基因能合成杀虫蛋白,以达到抗虫的目的。1.2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将外源抗除草剂基因转入作物,使其对除草剂产生抗性,可有效地使用除草剂来防制田间杂草,保护作物免受药害,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抗除草剂水稻的成功问世不仅解决了稻田的化学除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杂交水稻制种纯度的技术问题。[2]1.3转基因抗病水稻转基因抗病水稻转入的基因是抗疾病基因,能合成抗各种疾病蛋白,以达到抗病的目的1.4转基因抗旱水稻水稻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生产用水的70%左右,是一个高耗水作物,因此培育抗旱品种是育种界亟待解决的大问题。[5]水稻抗旱机理较为复杂且通过传统手段很难实现高产、安全和抗旱的目的,而转基因技术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通过转基因技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已成功培育了抗旱新品种。1.5药用和营养性转基因水稻通过转基因技术对现有主粮进行“营养优化”,就可获得具有高营养和药用性的转基因粮食满足人们的营养和药用方面的需求。2、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问题自转基因食品问世以来,其安全性就一直饱受争议,尤其是作为主粮的转基因水稻。稻米作为全世界超过二分之一人口的主粮,且在各年龄层段都是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包括婴儿吃的米粉和稀粥[1]。因此,对其安全性的评估必须小心谨慎。人们对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的担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2.1外源基因的毒性转基因水稻中的外源基因主要包括两大类,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水稻中研究较多的目的基因有除草剂抗性基因、病虫害抗性基因及品质改良基因等。虽然这些基因并非原来亲本水稻所有,有些甚至来自不同类、种或属的其他生物,但是所有生物体的DNA都是由4种碱基组成,且从水稻细胞中释放出来后很快就会被降解成小片段,因此转基因稻米中的外源DNA,在进入肠道微生物所处的小肠、盲肠及结肠前已被降解。[4,5]此外,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的含量很小,目前尚未发现有消化系统中的植物DNA转移至肠道微生物的现象。因此,转基因水稻中的外源基因本身不会对人体产生直接毒害作用。2.2抗药性抗生素抗性是目前转基因水稻中常用的标记基因,其本身并无安全性问题,但其是否会通过水平转移到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或上皮细胞,并在其中表达获得抗药性,这就可能影响口服抗生素的药效,对健康造成危害[7]。为了彻底消除这一因素的潜在危险,科学家正设法在转基因食品中避免使用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或者采用删除抗性标记基因技术[6,10]以解除对抗药性的担忧。2.3过敏性在获得转基因水稻的时候引入的新基因蛋白可能会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致命的。除了可能引入与已知过敏原同源的过敏原以外,在转基因操作中还可能引入无食用历史的过敏原。如果将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导入食品中,可能使人体对转基因食品产生过敏反应[7,8]。2.4产生有毒物质遗传修饰在打开一种目的基因的同时,也可能会无意中提高天然植物毒素的含量。虽然一般来说,导入的遗传信息和受体植物带来的危害是已知的、可以解释的,但由于外源基因导入位点的不同、与宿主其他基因相互作用、体细胞变异及表达受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极有可能产生基因缺失、错码等突变,使所表达的蛋白产物的性状、数量及部位与期望值不符。目前虽然尚未发现转基因水稻由于增加了有毒物质或抗营养因子而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但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7,9,10]2.5对水稻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转基因技术可能对水稻的营养价值产生两方面的不良影响:(1)由于某种营养素含量的改变可能使整个水稻的营养状况发生改变;(2)引入的外源营养素基因可能与其他营养基因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水稻的营养成分的生物利用率、代谢等产生改变。这样就会对人群的膳食营养产生影响,造成人体内营养素紊乱,影响消费者的健康。3、展望现有的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评价主要是从全食品水平与表达蛋白水平进行的,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国际上已有的相关标准体系以及原有的化学物质毒理学评价程序。尽管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仍颇具争议,至今也尚无任何转基因水稻被允许进行商业化生产,但是其前景仍然十分美好,新的转基因水稻还在不断问世[11]。由于转基因水稻与消费者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对其的研究开发、安全性评估乃至商业化生产必须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一直是各国政府及消费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各国也在对不断涌现的转基因水稻进行极为严格、审慎的评估。[12]随着全球人口的激增,再加上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希望转基因水稻经得住考验,走出人们的误区,造福人类同时希望能建立起健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平台,为转基因水稻“正名”。参考文献:[1]张頔,周峰,张边江.转基因水稻研究进展及其安全性探讨.山西农业科学2011,39(2):193-196[2]宋冬明,贺梅,孟昭河,等.转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北方水稻报.2010,28(2):87-91[3]王二辉,于洲,徐海滨.转Bt基因水稻及其食用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卫生研究.2012.[4]贺晓云.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评价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硕士论文2014.[5]胡贻椿,陈天金,朴建华,等.转基因水稻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年第6期.[6]黄曙光,石明旺,谭晓风.转基因植物标记基因的安全技术.生物学通报.2004,39(12):5-7.[7]郑敏,魏伟,纪丽莲.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评价.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3,32(1):56-65.[8]肖国樱,陈芬,孟秋成,周浩.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评价内容与主要争论问题分析.杂交水稻.2012,27(1):1-6.[9]曹正辉,王占彬,顾宪红.转基因水稻饲用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2013,40(11).[10]马丽莲,郭龙彪,钱前.转基因水稻安全性评价的内容[J].中国稻米,2004(5):48-49.[11]贺晓云,黄昆仑,秦伟,等.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评价国内外概况[J].食品科学.2008(12):760-765.[12]陈小萍,卓勤,顾履珍,等.转基因大米营养评价试验[J].营养学报.2004,1(26):119-123.
本文标题: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9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