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word
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问题。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理论化和系统化是哲学与一般世界观的区别。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新成果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指导。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这一问题贯穿于包括社会历史观在内的所有哲学问题之中,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出发点,也是哲学的起点,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这个问题中派生出来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实践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第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即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第二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依据。可知论认为物质和精神具有同一性,即精神能够认识物质世界。不可知论者认为物质和精神不能实现同一,即我们的精神不能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者著名的代表有康德和休谟。凡是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相反,认为意识(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的精神和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物质世界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和表现。客观精神决定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例如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起源就是一种绝对观念。这就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观念等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如中国宋朝时期陆九渊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观点,就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①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其特点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实物。②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就是世界的“始基”,物质即是原子。③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特点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运用到历史观中,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把世界看作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或者把变化看作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否认矛盾的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是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回答世界“怎么样”的问题,是流。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自然科学领域,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学说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其中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加以彻底改造,创立了崭新的哲学。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作了重要贡献。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如消灭私有财产等等,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材料。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的哲学,实践性是其最显著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科学性是其本质特点;阶级性是其最鲜明的特点,它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列宁给出物质的概念:①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为第一性、意识为第二性。②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这就坚持了可知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静止是指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可重复性。规律具有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性,因而又称为客观规律。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2能够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从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意识是物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起源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劳动和语言是意识产生的决定力量。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以物质为前提和基础,意识的内容受客观现实限制。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意识的能动作用,又称为主观能动性。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开展正确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客观规律是第一位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位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物质性的原理,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理论基础的,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的根本保证。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并处于永恒的发展过程之中。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普遍联系是事物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是事物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即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一个过程。过程是指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是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持续和空间上的延伸。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唯物辩证法以联系和发展作为其总特征,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展示了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图景。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存规定性。量是事物的数量、规模、大小、速度、程度等方面的外在规定性。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和质变既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创造了条件。事物的运动变化呈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质量互变规律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的基本规律,反映了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的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联系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世界上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既互相依存、互相统一,又互相区别、互相排斥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和统一是事物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为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一般把事物发展的动力区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外部的矛盾性。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对事物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唯物辩证法是由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和对立统一三个基本规律和一系列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和内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中心线索,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矛盾是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其侧面各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二者既相互联系,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个性包含共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排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干扰,走自己的路,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面对实际,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质的矛盾,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是指事物诸矛盾中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制约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该事物的发展趋势。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就叫次要矛盾。抓住了3主要矛盾就可以确定工作的重心。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事物矛盾双方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及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例如,在我国现阶段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它决定着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面貌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其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我国社会只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我国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首先,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注意全面分析研究矛盾的具体状况,坚持两点论。即任何矛盾都有两个方面。其次,坚持重点论。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出矛盾的重点,把握好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联系与转化。第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否认事物矛盾有两个方面的“一点论”和矛盾两个方面没有主次的“均衡论”,以重点带全局,做好工作。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事物的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质稳定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这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事物运动的总体过程,是一个从肯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word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1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