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材料分析题模拟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完善、科技更加进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请回答:依据上述材料,运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意义。【答案要点】(1)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标志着事物的现状。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尚未实现的潜在的东西,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二者关系相互依存,可能性以现实性为根据,现实性以可能性为前提,相互转化,现实一可能一新现实一新可能。因此,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把立足点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好的可能成为现实。从现实出发,就是从实际出发,预见可能,就是规划发展。(2)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宏伟的,是现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l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摘自韩愈:《原道》玉不遇砥砺,不可以成器,人不遇困穷挫辱,不可以成德。——摘自《梅峰语录》卷上材料2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以运动力图进入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即将永远静止。同样情形,任何一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摘自霍布斯:《论物体》,载《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材料3列宁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在谈到黑格尔关于每一事物都是“和它自己的他物有差别”时认为“非常正确和重要;‘他物’是自己的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发展”。“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摘自《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请回答:(1)分析材料1的观点,说明它的发展观的依据。(2)分析材料2的观点,说明它的发展观的依据。(3)谈谈你对材料3的理解。【答案要点】(1)材料1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对立面互相斗争、互相作用的结果。韩愈的观点认为(对佛教、道教)如不加以禁止,(儒教)就不能得到流传和推行。《梅峰语录》中关于人的发展的观点认为,人不遭受困难屈辱的锻炼,就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种观点是朴素的、辩证的,是正确的发展观。(2)材料2中霍布斯把力学中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的规律直接引入哲学,把物质的运动发展看作是外力作用的结果,陷入了外因论,他的这种发展观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2)材料3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它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实质内容。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联结起来,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从而也就孕育着扬弃旧的矛盾的条件。矛盾斗争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在于它能突破特定事物存在的限度。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国交战时,法军有一旅指挥部设在前线阵地的地下,十分隐蔽。但由于忽略了长官养的一只小猫,造成了不应有的惨败局面。当时,德军一参谋人员发现,每天上午八、九点钟,总有一只小猫在法军阵地后方的一座坟包上晒太阳,几天情况都是如此。此事引起德军司令官的重视,他召集参谋人员进行分析,判断如下:第一,此猫不是野猫,因为野猫不喜欢白天出来,更不会在阵地上出没;第二,猫的栖身处在坟包附近,而周围并无人家,那里很可能是一个地下指挥部;第三,据仔细观察,此猫是名贵的波斯品种,而打仗时尚能玩这种猫的,决不会是下级军官。于是,德军集中了六个炮兵营的兵力,对小猫出没之地猛烈轰击,结果法军旅指挥部被彻底摧毁,人员均被炸死。请回答:(1)德军怎样得出“小猫栖身处是一地下指挥部”的判断的?(2)这则故事启示我们怎样由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请结合材料予以说明。【答案要点】(1)德军能在此次战斗中作出准确判断,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大量的关于小猫的感性材料(如小猫活动的时间、栖身处及小猫的品种等),在此基础上,经过对材料的加工制作,并给予科学的分析和综合,从而获得认识的飞跃,得出了“小猫栖身处是一地下指挥部”这一理性认识。(2)要正确地由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必须具有两个条件:第一,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取得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经过思考,即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才能从大量的个别现象中抽象出一般的、本质的东西来。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丰田公司以生产汽车而驰名,年产汽车120万辆,在日本堪称优秀企业之一。丰田公司有自己的适时生产系统,使整个生产线和创造系统都在适时原则下高速运转,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丰田公司的适时生产系统是怎样提出和形成的呢?说起来也纯系偶然。丰田公司有一名叫大野耐一的人,在美国考察汽车制造业生产流水线期间,无意中来到当时在美国刚刚兴起的超级市场。大野耐一是一位有心人,他用生产管理者的眼光,琢磨起超级市场的管理方式来,并从中受到了启发。他发现超级市场与顾客的关系与生产汽车的生产过程截然相反。如果把商场看做是前工序,把顾客看做是后工序,把自动收款机看做是传递指令的中间环节,那么,用图来表示,则是:大野耐一由此得到启发,一改通常流水线从前往后输送部件的方式,将它改为由后工序所需零部件的时间、数量,通过“看板”中间环节传递指令,然后由前工序按指令进行补充或急需件的随时补充。这样,就发明了适时生产系统。请回答:大野耐一发明适时生产系统在辩证法与认识论上分别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答案要点】大野耐一发明适时生产系统这件事告诉我们,偶然性与必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在偶然性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大野耐一对超级市场的光顾是偶然的,然而,在超级市场管理方式与汽车生产管理方武之间存在着共同性——物按一定的方向移动,这就隐藏着产生适时生产系统的必然性。此外,这件事告诉我们,人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大野耐一对刚刚兴起的超级市场的认识没有停留在表象阶段,而是进一步琢磨超级市场的管理方式,把它与汽车生产过程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得出了“二者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一结论是判断形式的理性认识。正因为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准确、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而正确的认识和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适时生产系统的提出,大大地提高了丰田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库存,减少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利润。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三个皮匠结伴而行,途中遇雨便走进一间破庙。恰巧小庙里也有三个和尚,他们看见这三个皮匠气就不打一处来,质问道:“凭什么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凭什么说‘三个和尚无水喝’?要修改辞典,把谬传千古的偏见颠倒过来!”尽管皮匠们谦让有加,和尚们却非要“讨回公道”不可。官司一直打到上帝那里。上帝一言不发,把他们分别锁进两间神奇的房子里——只见房子阔绰舒适,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内有一口装满食物的大锅,每人只发一只长柄的勺子……三天后,上帝把三个和尚放出来。只见他们饿得面黄肌瘦,皮包骨头,有气无力。上帝奇怪地问:“大锅里有饭有菜,你们为啥不吃东西?”和尚们哭丧着脸说:“我们每个人手里拿的勺子,柄太长送不到嘴里,大家都吃不着呵!”上帝嗟叹着,又把三个皮匠放出来。只见他们精神焕发,红光满面,乐呵呵地说:“感谢上帝,让我们尝到了世上最精关的佳肴!”和尚们不解地问:“你们是怎样吃到食物的?”皮匠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我们是互相喂着吃的!”请回答:(1)这则故事启示我们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分别评价皮匠们与和尚们的做法。【答案要点】(1)上帝把和尚和皮匠分别锁进两间神奇的房子里。房子阔绰舒适,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还有一口装满饭菜的大锅,并每人发了一把长柄勺子……三天之后,和尚们被放出来时皮包骨头、面黄肌瘦,不住地埋怨上帝。原因是上帝发给他们的勺子柄太长,他们谁也不能把饭菜吃到嘴里去,只得挨饿。而皮匠们放出来时却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不住地感谢上帝。虽然勺子柄太长,他们无法自吃,就相互喂着吃,谁也没饿着。由此联想到一个重要的哲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但客观条件虽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却又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余地。皮匠们“审时度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虽然勺柄太长,不好往自己嘴里喂,就往同伴嘴里喂,相互都吃得饱饱的。他们善于分析条件,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和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达到了活动的最佳效果。而和尚们却囿于勺柄长,喂不到自己嘴里去,个个干着急,没办法。他们在现实条件面前束手待毙,无能为力。没有分析条件、利用条件,而最终导致了忍饥挨饿的结局。由此可见,不顾实际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做法是错误的。但那种认为客观条件会妨碍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在客观条件面前无能为力,从而放弃主观能动性的观点也是错误的。(2)皮匠们因为看到了自己和同伴利害相连的相互关系,他们把各自看成是相互联结的统一整体。虽然勺柄太长,自己无法满足自己的食欲,却让同伴来满足自己。相互喂着吃,多么巧妙的做法!而和尚们只看到了自己,没有想到同伴。他们把彼此看成是互不相干的、各自独立的个体,没有看到他们之间的利益联系。当他们无法自我满足时,也想不到去满足别人。和尚们和皮匠们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做法,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哲理启示:如何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人总要同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否则就无法生存和发展,更谈不上有所创造,有所贡献了。皮匠们那种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值得我们青年学生学习,而和尚们那种狭隘自私,极端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行为,坚决地批判和彻底地摒弃。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白居易和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有一天,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道:“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说完,他也就把这事忘掉了。想不到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他去游山,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天气,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猛然想起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到来晚于山下。后来,他又找来白居易的诗再读,发现前面有一篇序,序中写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即四月),如正二月天;梨花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读了,很有感慨地说:“都怪我读书不细,经验太少啊!”请回答:(1)运用辩证法有关知识说明沈括为什么会错评了白居易的诗。(2)白居易与沈括一前一后取得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的认识,这说明了什么?【答案要点】(1)沈括为什么会错评了自居易的诗呢?因为白居易的这首《大林寺桃花》诗,诗句的前面作者有一段“诗序”进行了特别的注解和说明:为什么在人间的四月份,众花已凋谢而大林寺桃花因“山高地深’’这种地理环境的影响而“时节绝晚…‘始盛开”的原因。可是,沈括第一次读自居易的诗时,没有持全面和联系的观点与眼光通读全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材料分析题模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1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