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第三章第一节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A.吃喝穿住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c.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形成2.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生产方式B.传统意识C.政治制度D.阶级关系3.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的作用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C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的方向D.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4.社会意识主要是对()。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阶级斗争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5.群体意识是()。A、集体主义的产物B、个体意识的总汇C、群体共同意识的产物D、群体实践的产物6.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是()。A、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规律性性B、社会发展史与自然界的发展史完相同C、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影响D、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7.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8.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起作用,在于()。A、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B、它有相对独立性C、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问的相互协调场D、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9、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A、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体10、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A.决定作用B.加速或延缓作用C.无足轻重的作用D.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作用11.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A.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B.它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C.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它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12.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规范C.文学艺术D.哲学思想1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14.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B.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c.反映被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D.它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15.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A.自然界B.人口因素C.地理环境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6.测度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c.劳动者的主体素质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17.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A.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C.劳动者D.管理方式18.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性标志是()。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B.劳动者C.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D.生产工具19.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C.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D.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20.划分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科学技术水平D.国家政权的性质2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A.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公有制B.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C.是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是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22.生产关系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产品的分配关系B.产品的交换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23.生产资料包括()。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劳动产品24.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25.下列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道德B.哲学C.艺术D.语言学26.道德是()。A.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B.最抽象的意识形态C.上层建筑的核心D.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岁的总和27.社会形态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C.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28.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直接根源存在于()。A.生产力中B.生产方式中C.社会形态中D.经济基础中29.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这种情况存在于()。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一切社会形态30.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A.经济基础B.政治制度过C.国家政权D.意识形态31.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A.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B.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C.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3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在于()。A.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社会规律是主观的,没有普遍性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社会规律没有重复性c.自然规律无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33.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总和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3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取决于()。A.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二、多项选择题1.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A.没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B.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C.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D.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社会的客观物质性的表现为()。A.物质生活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D.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发展3.下列事物属于唯物史观“社会存在”的有()。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D.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变化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A.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B.社会存在的反映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D.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统一6.生产关系客观性的表现()。A.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B.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C.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D.生产关系的诸方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7.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公德是指()。A.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永恒法则B.协调阶级关系的基本原则C.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D.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A.是社会发展经济的、必要的条件,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B.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不同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D.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分布9.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意指()。A.它是直接的生产力B.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C.它是潜在的生产力D.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10.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监狱C.哲学D.逻辑学11.19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德国在哲学领域超过了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表明()。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经济B.社会意识独立于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2.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意义在于()。A.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节B.为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于了道路c.提供识别唯心史观的锐利思想武器D.以之为基础创立了唯物史观13.国家是()。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C.统治阶级的国家期D.全体国民的国家14.下列属于意识形态的有()A.生物学、物理学、数学B.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C.哲学、道德、宗教D.艺术、法律政治思想、小说15.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A.市场经济规律B.价值规律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规律16.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基本内容的有()。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习17.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基本内容的有()。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1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社会规律之间关系的有()。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B.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D.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人的活动受社会规律的制约19.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因为()。A.人口因素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B.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没有影响D.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20.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因为()。A.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B.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C.它决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D.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21.国家和氏族组织的根本区别是()。A.国家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氏族组织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B.国家要征收赋税,氏族组织则不征收赋税C.国家按地域划分其国民,氏族组织按血缘关系划分D.国家是特殊的权力机关,氏族组织则为全体成员服务22.下列说法中,正确表述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是()。A.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B.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c.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大小受社会制度的制约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23.以下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现象有()。A.政治法律制度B.国家政权C.社会意识形态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三、判断题1.在信息时代,社会的基本关系表现为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在文化的作用问题上,有人认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3.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不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4.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5.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6.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7.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8.经济基础是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9.只要物质文明上去,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10.人类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思想发展的历史。第二节一、单项选择1.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人民群众B.阶级斗争C.社会基本矛盾D.科技革命2.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生产与消费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3.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最终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C.经济基础的发展D.上层建筑的发展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面三刀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B.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互相制约,相互作用5.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政治权力B.社会生产力C.天才的创造力D.阶级斗争6.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B.唯一动力C.最终动力D.直接动力7.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B.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D.剩余产品的出现8.划分阶级的依据是()A.人们在特定经济结构中的特定地位B.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政治地位C.人们在特定经济关系中所形成的思
本文标题: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2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