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辣椒炭疽病病原的分离培养与接种
辣椒炭疽病病原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摘要:通过对辣椒病害炭疽病的病组织分离,将病组织在无菌操作的环境中接入平板培养基中,然后25℃恒温培养,再将病组织块上长出的菌落接入斜面培养基中,最终将长出的菌落用伤口接种法接入新鲜辣椒中,培养后观察到其得病的症状与炭疽病症状相同。关键词:辣椒;炭疽病;PDA;前言:通过对辣椒炭疽病病原的分离培养了解分离病原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通过接种认识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对病害鉴定,病原形态观察、植物病害接种体的培养等方面都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手段。辣椒炭疽病的病原是辣椒刺盘孢[Colletotrichumcapsici(syd.)Butl.]和果腐刺盘孢[C.phomoides(Sacc.)Chest.],属于半知菌的真菌[1]。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利于防治辣椒炭疽病,提高辣椒产量。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仪器与用具1.1.1材料:辣椒炭疽病1.1.2仪器与用具:超净工作台、培养箱、培养皿、试管、吸管、量杯、吸水纸、剪刀、解剖刀、镊子、接种铲、70%酒精、0.1%升汞、酒精灯、火柴、记号笔、橡皮筋套、可调式电炉、不锈钢锅、接种针、新鲜辣椒等1.1.3培养基:PDA培养基1.2方法1.2.1培养基的配制1.2.1.1材料:去皮马铃薯200g、蔗糖10~20g、琼脂20g、蒸馏水1.2.1.2方法:将马铃薯切块,加1000ml水煮沸半小时,用双层纱布滤去薯块,补足水量,加热融化,再加糖,待完全融化后,乘热分装于三角瓶或试管中,然后塞好棉塞高压灭菌1.2.2辣椒炭疽病病原的分离(组织分离法)1.2.2.1取灭菌培养皿一个,置于纱布上,在皿盖上用记号笔注明分离日期、材料和分离人的姓名。1.2.2.2用无菌操作法向培养皿中加入25%乳酸1~2滴(可减少细菌污染),然后将融化而冷至60℃左右的PDA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每皿到15~20ml,轻轻摇动使之成平面。凝固后即成平板培养基。1.2.2.3取辣椒炭疽病新鲜材料,选择典型的单个病斑,用解剖刀从病健交界处切取小块(每边长3~4mm)病组织数块。1.2.2.4将病组织放入70%酒精中浸入3~5s后,按无菌操作法将病组织移入0.1%升汞液中进行表面消毒,时间宜短,一般数秒至1min;如植物组织老化、不干净,大约3~5min。然后放入灭菌水中连续漂洗3次,洗去残留消毒剂。1.2.2.5用无菌操作法将病组织移入平板培养基上,每皿3~4块。病组织块移放到平板表面之前,应先用无菌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以减少病组织附近出现细菌污染。1.2.2.6将培养皿倒置放入25℃左右恒温箱内培养。前两天主要观察是否被细菌污染,3~4d后观察待分离菌生长状况。1.2.2.7如病组织块上均长出较为一致的菌落,则多半为要分离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铲自菌落边缘挑取小块移入斜面培养基中,在25℃左右恒温箱内培养,数日后观察菌落生长状况,若无杂菌生长即得该分离病菌纯菌种。1.2.3接种方法1.2.3.1取无病的新鲜辣椒两只,用脱脂棉蘸取70%的乙醇表面消毒,自然干燥后,用记号笔做上标记,然后在辣椒上任选3个位置画上圆圈,为接种部位备用1.2.3.2.取一枝接种针,用酒精浸泡后,于酒精灯上烧至针体变色,至冷却备用1.2.3.3用无菌接种针蘸取辣椒炭疽病水溶液在辣椒体上标记好的部位刺3~4个孔,然后用草纸进行保湿处理,观察辣椒的发病的情况并做好记录2结果与分析:本实验实际是对柯赫氏法则的应用。通过分离:把该生物从病植物体分离出来,在培养基上养成纯培养,纯培养即只有该种生物而无其它生物的培养物。再运用接种:用上述纯培养接种于健康植物上,又引起与原标本相同的病害。参考文献:[1]蝶衣琳琳.辣椒炭疽病.百度百科,2011-06-26
本文标题:辣椒炭疽病病原的分离培养与接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48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