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长清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
第一单元《粮食知多少》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于学校浪费情况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身边浪费粮食的现象。2、通过学生自己上网查找有关爱惜粮食的资料,使学生了解爱惜粮食的必要性。二、进行调查在学校内进行观察中午吃饭时各班浪费粮食的现象,问问题等形式的调查三、教学过程(一)通过古诗,导入课题师:同学们都学过《悯农》,哪位同学来背诵一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师: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要珍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二)讲故事《七颗钻石》的故事。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要向小女孩学什么?(三)公布调查结果,并讨论将学生在学校内拍到的浪费粮食的照片进行展示。也将一些拍到的一些珍惜粮食的照片拿出进行对比。公布调查结果(四)学生上机查找有关资料1、我国的粮食产量2、我国现在的粮食浪费情况3、浪费粮食的危害4、浪费粮食的主要集中人群和地区(五)将查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六)总结看来珍惜粮食迫在眉睫,让我们一起努力珍惜粮食,不再浪费。附:调查问题1、你在学校有没有把饭吃完的经历吗?2、如果有的话,你怎么处理剩下的饭菜?3、你有不爱吃的菜吗?4、你怎么处理不爱吃的饭菜?5、你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来盛饭菜吗?课题第二单元玩石头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各样的石头。2.能说出各种石头的名称、特点。3.用石头进行合理的创意设计。教学重点使学生能说出各种各样的石头的名称和特点。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石头进行合理的创意设计。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各样的石头。教学过程活动方式个性化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活动过程师:我们班要举办一次石艺展,希望大家能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特别的作品。1.找石头。师:到哪里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石头呢?2.出示各种各样石头课件:从石头的形状、大小、顔色等,你能联想到什么?3.将自己找到的石头进行不同的拼摆和组合,找出最有创意的设计。3、请同学们动手做一做,看谁的创意更好。4.请同学们把自己心爱每个学生都很感兴趣,准备大显身手。学生发言。学校花坛里、砂石、小溪边等。学生观看。这块的形状像小兔子。这块有青色的细纹,像流水……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学生小组合作,先把石头洗净,画图案,上颜色,用胶把作品粘好。同学们在班级展示会上,把三、总结的作品在班级展示。5.请同学们填写第55页的学习单。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喜欢这样的课吗?自己的石艺作品摆满了整个展台。学生填写学习单。我会创作漂亮的石艺作品了。我喜欢上这样的课。教学反思第三单元《清洁工具的设计与改造》一、活动背景通过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和亲身体验或上网收集有关目前使用的清洁工具的信息和资料,了解其还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学生对清洁工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构思适合我们使用的清洁工具,画出草图表达自己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培养观察、捕捉信息及表达绘画等综合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在实践中感受到自我创造的乐趣。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等进行表达的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并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3、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4、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重、难点:清洁工具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等进行表达的能力。四、活动方式采用教师辅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以达到最佳效果。五、活动时间4课时六、活动年级4年级七、活动过程第一课时制定活动方案一、了解清洁工具的种类。二、讨论:关于清洁工具,你想研究哪些问题?三、确定主题1、学生进行分组,推选小组长。2、小组讨论、并确定要研究清洁工具的哪个主题。四、制订活动方案1、思考:围绕所选主题要开展哪些活动,需要做哪些准备?2、小组制定活动方案。五、小组制订一个调查方案。六、布置下一节课的任务了解当地清洁工具的种类、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人们对清洁工具的要求。第二课时活动交流一、交流1、小组先交流课前调查情况,并汇总。2、选择两三项进行全班交流。二、分析你发现现有的清洁工具存在哪些问题?三、收获和反思通过调查活动,写写自己的收获和反思。小组里先交流,再全班交流。四、选择一种清洁工具,讨论怎样进行改进和重新设计。小组讨论,记录所需材料。第三课时制作一、各组长汇报所要改进的对象二、明确注意事项1、检查工具、材料是否齐全。2、过程是否清楚,分工是否明确。3、在在使用美工刀、剪刀等应注意安全。4、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三、分组制作,教师巡视,帮助指导第四课时作品展示一、各组逐一展示并介绍其设计意图二、交流评价三、收获反思第四单元《我们身边的一次性物品》教学目标:1、了解一次性物品对保护环境的影响。2、搜集和整理资料;学习处理调查数据。活动重点和难点:搜集和整理资料;学习处理调查数据活动设计:一、导入课题1、讲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被眼前出现的一幕幕情景所震惊:公路沿线两旁满地被丢弃的盒盒袋袋、瓶瓶罐罐,一眼望不到边际;隆冬季节,光秃的树枝上挂满白色的塑料袋和塑料薄膜,被狂风吹得飘飘扬扬,哗哗作响,如同招魂的白幡,而在车站,码头或是闹市街头,扔在地上的一次性塑料饭盒令人触目惊心。春季的郊外在才发有新绿的庄稼地里,星罗棋布地撒满了白色地膜和废弃塑料袋,使踏青的人们多了一份无奈而少去了春日踏青的情趣。所有这一幕幕的情景预示着“白色污染”已悄然来临,同时也唤起人们对“白色污染”的防治意识。二、学习新课:1、动员准备阶段(1)、看报道,初步感知什么是“白色污染”及其危害在确定课题之后,一些学生对主题的实践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想,然而要想让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围绕关键问题有效地展开研究,还必须让他们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范畴有一定的认识。于是,我让孩子看了一则报道:“白色污染”对人类的伤害究竟有多大?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引起环境污染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被使用后所弃置的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据报道,非降解塑料制品在生产、使用、回收等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首先,一些发泡性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破坏大气臭氧层,有的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些人用这种塑料制品盛装食物,有的商家甚至把做好的热饭倒入塑料袋让消费者带走食用,而当温度达到65℃以上时,塑料袋中的有害物质就会渗入食品中,对人的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等造成损害。如果在使用后随意丢弃,还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入土掩埋很难降解,有的甚至在土壤中会存在100年以上,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持久性的污染。2、收置收集资料:搜集的资料内容:(1)什么是“白色污染”?(2)搜集、查找关于“白色污染”危害的资料;(3)查找有关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提出要求:同学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3、时间安排:课余时间和周六、周日。4、教给获取资料的方法。合理分工,搜集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图书馆、书店、访问调查以及上网查找、搜集资料第五单元《可爱的家乡》教学目标:1、学习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2、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和辩论等,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积极的为家乡现积出力。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足,坚信家乡的未来更美好,树立初步的教学发展观。三、教学重点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汇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四、教学难点如何辨证地看待家乡的发展变化如何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学生自主组成研究小组,有计划地参观、调查、访问。教师了解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深入导入同学们,看看这些城市、乡村的照片,美吗?大屏幕出示,书上46页,四幅照片。你知道这下图片呈现的什么地方的景色吗?学生讨论,教师讲解。揭题(可爱的家乡)(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是进行“趣味体验并感知”通过对家乡景色照片的观察,感受家乡的巨变,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二)家乡的变化1、住房的变化(1)同学们,想知道老师家住房是什么样吗?(多媒体出示自家现在住房的图片)老师家原来的住房可不是这样的(出示自家老房子照片),将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对比。你发现了什莫?(2)你们家的住房有变化吗?是怎摸变的?讲课前搜集的照片拿到摄影仪上展示。(3)是啊,许多同学家的住房都变的高大,宽敞,美观了。我们的家乡不仅是住房发生变话,其他地方也在变化呢!你发现没有?2、出行的变化(1)交通工具的变化老师小时候上学,大多数时间是不行,家离学校又远,每一次到学校要1小时左右,所以为了不迟到,我每天得5点就早早地到小。如果遇下雨天,那老师还得更早地起床,因为泥路不好走。课前让同学们调查爸妈小时侯上学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谁来汇报调查情况?学生讲述父母小时候上学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小结:以前我们能用的交通工具少,自行车算是不错的交通工具,多数步行。现在我们是怎么到学校上课的?是家长用电瓶车、摩托车、甚至小轿车接送,或者坐校车来的。(2)道路的变化上学的道路有没有发生变化?(以前是泥路,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后来有了沙石路、柏油路,平坦、宽阔,走在上面很舒服雨天上学也很快。)(设计说明,这是“调查交流中感悟——‘家乡发展’”的环节,学生通过对家乡住房、交通等方面的调查,汇报家乡的变化,层次分明,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家乡的变化,从而感受家乡的发展。)(三)谱写赞歌,展示才华1、家乡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幸福,我们的心中充满着对家乡的赞美之情。请听一听一位小朋友发自内心的赞歌。(配乐朗诵:〈〈森林公园〉〉)2、你从他的心声中感受到了什么?3、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也来尽情地抒发对家乡的美好感受吧。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商量,或者写一首小诗,或者写一段美文,也可以画一画你认为最美的一角,还可以用一首歌来尽情地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学生联系,教师巡视。5、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6、小结:透过同学们丰富多彩的汇报,老师也真切感受到了家乡巨大的变化,让我们真切地说一声:“可爱的家乡,我爱你!”(课件出示这句话)(设计说明:家乡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幸福,这一步是“情景聚焦中感动——‘家乡的骄傲’”,学生通过朗诵、绘画等形式,展现家乡的发展变化,抒发热爱家乡之情。)(四)提出问题,课外延伸家乡巨大的变化,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自豪与骄傲。然而,这些变化有时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呢?这个问题,我们课后收集一下资料,并想一想解决的方法,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讨论。(设计说明:这是“实际生活中延伸——‘为家乡出谋划策’”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激发学生主动性和求知欲,并调动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积极性,达到了课堂知识的延伸。)
本文标题:长清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6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