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阅读与写作基础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1-阅读与写作基础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左氏春秋传》,左丘明2、春秋,儒家3、战国,道家4、《小戴礼记》,戴圣5、裴松之,《三国志》6、“靖节”7、《幽明录》,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8、韩文公,文道合一9、柳河东,韩愈10、诗文革新,《欧阳文忠公集》二、名词解释1、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由于它是随着争辩之风而发展起来的,其基本趋势烛从简约到繁复,从零散到严整。愈是后期的著作,篇幅愈宏大,论点愈集中,逻辑愈严密。诸子散文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对语言的提炼和创造上。《论语》的语言简约朴素,但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庄子》的语言则灵活多变,汪洋恣肆,有很强的独创性和丰富性;除此之处,诸子散文还善于运用文学形象说理,善于运用比喻、寓言来阐明观点,有很强的文学性。2、“竹林七贤”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子咸、王戎、刘伶等友善,常同游于竹林、故称“竹林七贤”。三、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黑体字标注)1、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率尔:草率地,急忙地千乘:拥有一千辆兵车摄:迫、夹处饥馑:饥荒为:治理比及:等到方:规矩,这里指礼义。哂:含讥讽意味的微笑。2、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箕踞:伸开两腿坐着,如簸箕形状,是一种轻慢不礼貌的坐姿盆:瓦缶,古时乐器。四、简答题-2-1.简述《冯谖客孟尝君》中人物描绘的特点。见《大学语文》P9—10答:史书原有“记事”、“记言”两类,而《战国策》则在“记事”“记言”传统之外,别开生面,拓出“记人”一途。这一新开拓,意义重大。“记事”、“记言”虽侧重点不同,但目的都是紧扣“史”,与史有关则记,无关或关系不大者,则不记或略记,此所谓“详略得当”。但《战国策》“记人”,则目的已不在“史”,而在于为人树碑立传。故在此篇开首孟尝君与冯谖的对话,冯谖以后的三次弹铗而歌,从“史”的角度说,无甚意义;但从记人角度说,则关系重大;不如此则人物不生动不鲜活,不如此则不能显示出冯谖之深谋远虑,孟尝君这宽厚颟顸也。故《战国策》叙事写人,写人物性格要处则详,与人物性格无关者,则略。此亦“详略得当”也。2.简述《世说新语》“雪夜访戴”一则中对文人士大夫丰神特点的描写。答:“雪夜访戴”一则,描写主人公夜中觉醒,大雪纷飞,大自然以别样的面目呈现,敏感心灵再难沉睡。对酒赏雪,雅兴已是不浅,彷徨吟诗,诗境的高雅脱俗益显己身寂寞难耐。于是想起数百里外的知友,当此雪夜,那位当代高隐亦徘徊无眠吧!会面的冲动一经产生,立即付诸实行。一夜行舟,神思起落万端,文中皆一字不提,仅以一个出人意表的拒绝姿态,主人公纯任本心,于外物(包括友人)了无依托的孤傲即呼之欲出。刻画出主人公洒脱无拘,孤高任性特点。五、分析题1.分析《史记·伯夷列传》表达的主要观点。答:(1)、在本店主训,作者借伯夷、叔齐兄弟让国、饿死不食周粟的故事阐明了下列问题:对传统的天道观念提出质疑。汉武帝时代,为在思想上适应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和人能够相互感应,相互沟通。天的意志即是“仁”,人遵循天意施行仁义就会得到上天的赞赏。司马迁虽曾师从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但对他的天人感应说并不苟同。他在《报任安书》中说他写作《史记》的目的之一是“究天人之际“,就是探究天与人的关系。他的这一目的在本文中体现较明白显。司马迁以伯夷、叔齐兄弟让国,饿死不食周粟的历史故事对传统的善的善报,恶有恶报的天道观念提出质疑:“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然后作者从古代的颜回好学早夭、盗趾“暴戾恣睢”而寿终,以及当世的作恶者“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行善者“遇祸灾者,不可胜数”的事实,进一步发问:“所谓天道,是邪非耶?”这是从反面批驳。(2)、司马迁虽以“考信于六艺,折中于夫子”作为自己取材的原则,但他并不盲目遵从古圣先贤们的看法,而是收集史料,以事实为依据,得出结论,“成一家之言”。在本文中,作者根据流传下来的“轶诗”,对孔子的“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由此观之,怨邪非耶?”反问之下,肯定伯夷、叔齐内心有怨言的用意十分明显。以古讽今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目的之一。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本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第一。”伯夷、叔齐视荣华富贵如浮云,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来立名立节,这和汉代开国以来君臣、父子、兄弟、叔侄之间的“争利”、“争国”恰成鲜明的对照,寓意深刻。所以,陈直在《史记新证·自序》中说:“世家首吴太伯,列传首伯夷,推崇让德,其意至微亦至显。”-3-2.分析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中嵇康与山巨源“绝交”的原因。答:山涛早年与嵇康同游,他与嵇康非不相知,现在山涛身居显位,升迁之后举荐嵇康。嵇康婉言谢绝,也不为失礼,却偏要讥刺指斥,不留余地,甚至绝交。若以常情衡量,实为过激,但如此写来,锋芒实为指斥执政者的政教基础,以表明嵇康的天性和对礼教的严拒态度。作者开始就自居高明,高傲地宣称对方并不了解自己,讥刺杂于嘻笑,言辞十分锋利。然后慨然陈说古圣先贤,已志这一玄言式的命题。又诉说自己的天性和对礼教的严拒态度。以阮嗣宗为例,指出放达者与礼法之士之间的紧张关系,说明逃避世俗,有着逃避迫害的一层计较。进而又从内在因素着笔,列举自己身上的“七不堪”与“二不可”,在对比中强化避世的心灵世界与俗世的礼教世界之间的尖锐对抗。淋漓尽致的一番说白后,作者又从交道上,说明“真相知”的内涵,痛斥对方举荐是强天性的迫害。最后意气转入平静,称说自己的心灵皈依;而意气终不能平,谦虚中时见倔强,推重处不失讥讽。以滑稽故事对之加以嘲弄,高高在上,桀骜不驯的形象终于更加鲜明。作业2一、填空题1、李贽,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号卓吾,提出“童心”说。2、谭元春与钟惺为明后期文学竟陵派的创始者,人称钟谭。二、名词解释梧桐派清代散文流派。以程朱理学为作文内核,讲究文章的义理、考据和辞章,是乾嘉学风在散文创作上的体现。三、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黑体字标注)1、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诸生:俗称秀才。藉甚:盛大。校:主持考试、考核。目:称数奇:命运乖舛,遇事不利。蹶:挫,跌倒。在此为挫折、失败之意。2、上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更:古时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拿:牵引毳衣:羽绒做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4-雾淞沆砀:像雾一样的寒气。沆砀:白气。四、简答题1.简述谭友夏小品二则中借景借人说己的写作手法。答:谭友夏《题秋寻草》、期山草小引》小品二则,此“二草”,一篇是对自己的诗集写序,另一篇则是为他人诗集作序。但人与我的对比,历历可见。说到底,都是在借他物、他人发一己之情怀,鸣自我之不平。前篇之中“不积”、“不媚”、“不燥”,既在说秋,也在说秋中给人带来的一股禅意;“逢高僧”、“侣韵士”、“露英雄”、“新位置”、“洗烦秽”、“待人至”,既在说秋,也在说人对秋中禅意的懵懂以及自己对这种禅意的领悟。言他人之不能清其胸,他人之未尝有悲而悲之,都是衬托自己的性灵。五“恍然”及“山山若遇”,是与秋的相知相合;“见秋而外皆家居”,则这种相合相通,也未必都是在山水、在自然中才能得到。说“亦可乐也”,那么秋给人的快乐,又不仅仅在秋,同时也在人,在我,在心,在心中本有的一种快乐。因为秋,这种快乐得到了激发。后者之“湖上人”、“闲人”、“冥悟人”、“学道人”、“诗人”、“飘渺远近”,固然是在赞扬修微才情,难道不是在赞扬自己之才情?两人有惺惺相惜之情在。有的说作者与修微相逢于西湖,十余年聚散离合,情浓思苦,所谓知己相投,人以群分。文中“世犹不知,以为妇人”一句,一方面替修微鸣不平,同时也是在为一己鸣耿耿不平。2.简述《与友人论学书》的主要内容。见《大学语文》P108答:在这篇论学书中,作者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地驳斥了宋明以来空谈心性,“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的“空虚之学”,阐发了自己“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两相结合的治学思想。文章可以分两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自然段,,重在“破”,即驳斥“百余年来之为学者”。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先确立自己驳斥的靶子,然后引经据典对他们“言心言性”、“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的治学方法和治学态度进行驳斥。宋明理学自产生至当时己有几百年历史,在人们心中已是根深蒂固,要将之驳倒岂是易事?作者以理学家们自己标榜的孔孟之学来批驳,可谓选取了一个最佳角度。顾炎武直接引用孔孟不思想言论,将之与理学家们所奉行的闭门读书,空谈心性的治学方法与治学态度两相比较,相较之下,宋明理学家们的“空虚”之处昭然若揭,他们自己所标榜的儒学正统的言论也不攻自破。这就为第二部分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铺平了道路。第二部分为第三自然段,重在立。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阐发了自己的治学思想。他将孔子的“好古敏求”、“行己有耻”加以发挥,提出“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治学观点,将做人与做学问密不可分地结合起来。认为“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对“行己有耻”做了重点阐述,认为“耻之于人大矣”。他不仅将“耻”贯穿到“自子臣弟友以及出入往来,辞受取与”的日常生活中来,而且将之加以发挥,与他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结合起来凡人为“圣人之道”应当“不耻恶衣恶食”而是以“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为耻。这正体现了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五、分析题1.论述李贄提倡“童心论”的目的和意义。见《大学语文》P88—89答:明代的社会风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步壮大,传统的思想已经开始丧失了号召力。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思想观点以及由此衍生出新的文学观点开始涌现。李贽的童心说观点正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诞生的。在李氏的思想中,“童心”是一核心概念:人活在世上,贵莫于做真人,说真话,作真文。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有一个前提:有“童心”。所谓“童心”,就是“真心”。它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为保持这种可贵的“最初一念之本心”,就要排斥“道理闻见”、“多读书识义理”,因为“道理闻见”、“读书识义理”阻断了人们通向“童心”的路。甚至六经、《语》、《孟》也是靠不住的,虚假-5-的,是圣贤们有迂阀门徒,懵懂弟子之辈,“记忆师说”整理出来的“有头无尾”、“得后遗前”的东西,对涵养“童心”也是有害的。李氏大力提倡“童心说”的目的有两层意义:一是在世俗生活层面上肯定人性、真情,反对宋明理学、圣贤经义对人的思想的钳制。在他看来,只要是出自人内心的东西,如追求物质享受、好色好货、为自身谋利益等倾向都是真的,因而是应该被肯定的。这与“克己复礼”的理学观点有天壤之别。二是在文学创作层面上肯定和呼唤创作主体真实的情感。文学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它的审美功能,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则必须通过情感这一通道。明初文学创作,内容空洞,情感萎缩,显示出一种创作颓势。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的文坛丧失了真切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情感内容。2.分析《湖心亭看雪》是如何把写景、记事与抒情融为一体的?见《大学语文》P103—104答:文章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时间与地点,接着便切入描写的对象——雪。作者只用了“湖中人、鸟声俱绝“七个字加以概括、烘托,简洁得近乎吝啬。用字虽然少,却为我们提供了最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加之从雪后之景起笔,宁静、空明的景致传达出清凉、孤寂的意绪。这种自然氛围和内心情绪,奠定了全文纯净、明洁的色彩和清冷寂的基调。之后文章进入看雪具体过程的描写。先写出游的时间和情景,次写舟中所见,再写亭上所遇和归舟的情形。舟中
本文标题:阅读与写作基础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7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