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三四单元)及答案
1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三、四单元)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在答题卡上)1.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2.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3、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牧畜4、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国家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5、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B.使美元升值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6、1933~1936年期间,美国政府给一些企业悬挂蓝鹰标记的目的是为了()A.调整农业B.整顿银行金融C.复兴工业D.社会保障救济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的目的是()A.减少产品,刺激消费B.维持利润,稳定商品价格C.为了扩大再生产D.销毁过期商品,减少库存8、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是()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③最主要的内容2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③9、戴高乐曾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据此,“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做法是()A.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B.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企业C.进行福利改革,保障劳动者利益D.大力革新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10.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A.经营者革命B.福利国家的出现,C.国有化的推行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1.有关“经营者革命”和“人民资本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经营者革命是指由专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②人民资本主义是指股票分散化③经营者革命是指经营管理领域的变化④经营者革命表明企业所有者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2、20世纪,美英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几次转变,以下比喻体现了8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是()A.“守夜人”B.“中间道路”C.“大管家”D.“甩手掌柜”13、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指()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14、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A.都没有突破僵化的“斯大林模式”B.都没有彻底改变苏联的经济状况C.都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D.导致苏联走向解体15、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对苏联的命运影响很大,其结果说明()①这是由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端产生的必然结果②个人能力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③统治者的政策调整往往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至关重要④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各种体制就是要讲究稳定性A.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④16、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和平演变”C.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17、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主要内容不包括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优先发展重工业④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18、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A他是资本家,怎么能担任我们的厂长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19、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0、“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21、“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978年安徽凤阳民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④说明农民已经过上小康生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22、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4947家,从业人员4200万人,三资企业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68万家,注册资金17302亿元。这一现象反映了()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24、十四大确立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制度C.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化D.建立综合性企业集团25、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这两省的特殊条件是()A.革命老区B.交通方便、自然条件优越C.物产丰富、人均产值高D.靠近港澳、华侨众多26、.经济特区的特殊主要在于()A.政治制度不同B.经济政策不同C.与中央的关系不同D.权力大于其他省区27、.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老人邓小平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4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D.开辟香港、澳门为特区28.深圳在改革开放前是一个小渔村,1999年深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4300美元。这主要是因为()A.深圳的交通条件便利B.深圳的资源丰富C.深圳率先开放,政策优惠D.深圳的华侨众多29.下列城市不属于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是()A.大连、秦皇岛B.天津、广州C.烟台、青岛D.上海、厦门30、.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下有关表述,正确的①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②扩大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平等互利③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是广东、福建两省④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A.①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1.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是()A.1997年10月B.2000年11月C.2001年11月D.2001年10月3⒉对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由此进入了对外开放的一个新阶段B.中国是世贸组织前身“关贸总协会”的创始国之一C.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D.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多数人反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3.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A.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B.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C.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D.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34、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上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其主要原因是()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35.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①当时商品供应匾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身御寒上②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③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④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36.现在城乡广大民人对吃饭的要求是()A.吃饱即可B.大鱼大肉天天有C.科学合理D.无所谓37.我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在()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B.1992年十四大C.2002年十六大D.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38.下列有关中国GDP增长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A.GDP是衡量我国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B.到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仍位居许多发展中国家之后C.经济巨变的成就最终体现在GDP的增长上D.到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居发展中国家第一39.下列有关城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5A.又称城市化B.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C.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D.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40.下列哪组事物或者现象可以表明中国尚未进行改革开放()A.身份证户口银行帐户个体户B.移动电话豪华住宅私人轿车C.肉票棉花票粮票人民公社D.居委会菜篮子工程互联网再就业工程第Ⅱ卷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4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图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存在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当时面临的状况。(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3)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呢,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以上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6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摘自《邓小平
本文标题: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三四单元)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7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