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实践研究庄佛龙
湛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大计学院教学点第1页共14页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实践研究[摘要: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才能。创造意识的培养,实际上是关于创造、创新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非智力因素几乎都是后天培养的,它们可以在创造、创新中起到发酵的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首先要培养事业心,树立创新的理想。我认为只有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发现,诱导想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关键词:阅读教学;创造;意识;能力;培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应把阅读训练当作重点。阅读的过程,就是从语表到语内,由文里到文外,多层次地去感悟语境,多角度地去解读作者,从而获得自我创造的形象、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种多重的对话关系的中心应该是以每个学生个体作为阅读主体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因此新课程标准又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鉴于此,阅读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决不能取代学生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该是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应该给学生个体的阅读营造一个良性的语言环境,提供某种条件,而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我觉得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更多的应该是扮演引路人的角色,要谨记不要喧宾夺主,只要恰到好处地起点拨作用即可。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呢?对此,笔者就从事一线教学中的一些积累拿出来谈谈,觉得主要有下面两点:(一)阅读中学生要善于发现作品的不同寻常之处湛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大计学院教学点第2页共14页1、看似多余的偏偏写出。人们仔细阅读一篇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些看来似乎是多余的东西。这些看似多余之处,却往往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多余之中有着某种更深刻的含义。例如课文《春》中,有这么一段话: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学生在阅读中若是粗读这一段,就不会有什么疑问。但是认真的一想,就会发现这里却有不寻常的地方。《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这是一幅满贮诗意的风景画,既是风景画,为什么要写人们迎春的景象呢?在发现了这一不寻常的现象之后,教师就可进一步提问题了,课本中写人活动和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样一想就会明白,这迎春图是集中笔墨写人勤春早的“春”,是为了歌颂充满无限的活力和希望的春天。2、应写的略而不谈有些作品中还会有这样的情形,若是把某些内容写出来,表达得会更完整、更连贯,可是却把它略去了。这也常常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他童年的经历,文章写了两部分内容:“冒险”和“脱险”。由“冒险”到“脱险”,没有安排专门的过渡,马上就写到父亲跟着杰利来到崖上,至于父亲怎样跟着杰利来到崖下则略去不写。课文为什么不交代父亲是怎样知道“我”陷入困境这一情节的呢?经过思考分析,就会明白,这正是作者高明的地方。第一,写出父亲怎么跟着杰利来到崖上,不是一两句话可以做到的。若详细写来就会乏味了;不写,读者通过前后文也能明白。第二,不具体写出,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读者设想出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品位的余地。(二)善于挖掘揭示文章中的矛盾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阅读矛盾既互相排斥又相互对立的。如果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文章,就会发现有些文章的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现象之间确实存有某些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常常是有意的安排,体现着特殊的用意。因此,善于从文章中发现这样的矛盾现象,并就此进一步追根问底提出几个“为什么”,的确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阅读。所谓创造性阅读,笔者认为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收集和处理与文本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智能和情感,并能灵湛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大计学院教学点第3页共14页活运用的一种阅读习惯。这样的创造性阅读可以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前提。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呢?笔者就平时阅读教学中的一些积累和实践经验拿出来谈谈,觉得主要有下面三点:(一)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意识任何一种创造,都离不开一种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如果毫无兴趣,学生就不可能集中精神,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更不可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兴趣越浓,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就越强,智能潜力的发展就越大,创造热情就越高涨。比如在讲《春雨》的阅读题时,我先板书题目然后就问:“看了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有的说春雨沙沙响;有的说春雨细如牛毛;有的说春雨飘飘洒洒……我进一步问:“春雨有颜色吗?”学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我不急于下结论,反倒故意激起悬念:“我们平时看到的雨是透明的,没有颜色,但如果老师说‘春雨的颜色美’这里头有什么奥妙呢?春雨又会有什么颜色呢?”学生对这个问题十分感兴趣,创造性思维的闸门在兴趣盎然中一下子打开了,开始兴致勃勃地学习起来了。待学完课文,学生都明白到春雨滋润着万物生长,使大地万紫千红,所以说春雨是有颜色的。而且还是五颜六色的。我再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想象:“春雨还有什么?”通过点拨引出学生的独特见解,如:“春雨不但有颜色,还有香味。因为在春雨的滋润下,大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儿,树木舒展着嫩绿的枝叶,树哇,花啊,处处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诱发了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萌发了创新思维的嫩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初步的煅炼。(二)鼓励怀疑,敢于标新立异,引发学生阅读的创造能力“事生于虑,成于作。”学生要敢于怀疑,敢于标新立异,不迷信,不盲从,不唯书,要唯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身创造的才能。在阅读《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文章时,我们看到伽利略正是因为不拘于权威的既定论断,大胆设疑,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上比萨斜塔,用事实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定论。这是一种追求真理,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不盲从、敢疑、会疑的创造意识。每学一篇课文,我都启发学生在阅读时进行质疑,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敢于对课本、老师、同学质疑的挑战者。如在阅读《飞夺泸定桥》的文段中,就曾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敌人不把铁索炸掉,而只抽掉木板呢?”在《凡卡》一湛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大计学院教学点第4页共14页课中,就有学生问:“九岁的凡卡是个孤儿,在黑暗的沙俄社会里,他怎么会认得那么多字,还能写出一封催人泪下的长信呢?”又如在《月光曲》一课时,又有学生问:“兄妹俩穷得连一张音乐会入场券也买不起,怎么会拥有昂贵的钢琴呢?”你看,学生多会思考啊!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做教师的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推测,即使学生猜想错了,教师也只能加以引导,绝对不能讽刺、挖苦,否则会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热情对待学生的提问,使其解除心理顾虑和思想束缚,勇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其创造才智,培养其创造能力。(三)引导发现,诱导想象,培养学生阅读的创造能力教师要坚决地跳出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圈子,要清楚地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把手中的“金钥匙”交给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发现规律,获得方法,指导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宝库。脱离“一问一答”式的被动教学模式。与其我们千方百计地设疑问难,还不如交给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每一类知识一些能举一问三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上,教师可以就自己事先精心设计好的几个问题贯穿全文,引导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如问:“读了这篇阅读,你想知道什么?”或:“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多鼓励,多诱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指导他们展开讨论,引导他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通过他们相互启发,思维互补,圆满地解决问题。并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诱发出学生的创造意识。而创造的翅膀就是想象,爱恩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中心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材中往往有一些语言表达空白处,蕴含着大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素材,它给学生提供了展开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好好发掘利用它。如在阅读《黄山奇石》中,教师就可根据“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一句话,要求学生根据“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三块奇石的名字,想象出它们的形状、姿势,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凭借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生活体验去“补白”。又如在《狼和小羊》一课中,学生一般都会走进“山羊被狼吃了”的思维定势中。为了打破这种学生认为小羊一定会被狼吃掉的思维定势,敢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我紧紧围绕着“小羊会不会被狼吃掉”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当还是有很多学生认为小羊会被狼吃掉时,我便巧妙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这是一只聪明的小羊,它会想出办法来解救自己的。这样,就把学生从“山羊被狼吃了”的思维定势中引导出来,进入了“羊会想办法解救自己”的新思维空间。学生的视野因此而开阔起来,有的说当狼向小羊扑过来时,小羊猛湛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大计学院教学点第5页共14页地一闪,让狼扑个空,掉进小溪里,羊弟弟得救了;有的说当狼扑过来时,小羊一闪,拔腿就跑,把狼引向猎人设计好的陷阱,狼掉进了陷阱里,小羊蹦蹦跳跳地唱着歌儿回家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就要充分考虑提供更多求异思维的机会,引导学生善于多方面思考,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在教学有关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文段阅读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你还有什么方法?哪个方法最好?”如在阅读《跳水》文段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船长急中生智用枪指着孩子,迫使孩子跳水脱险的方法后,我问学生:“你还有其他方法使孩子脱险吗?哪个方法最好?”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发展性思维和创造意识。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多鼓励诱导学生进行想象,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我们教师要确定全新的学生观,教师观,找准教育与创新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敢于挑战、勇于创造、富有个性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创造意识,训练创造思维,传授创造方法,提高创造能力是中学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其中创造意识的培养又是重点。正如马斯洛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自我的实现,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可见培养创造意识,提高创新者心理素质多么重要,创造意识是创造的前
本文标题: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实践研究庄佛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78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