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3—201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第I卷·试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36阳阳编木子看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内有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郡县制B.分封制C.内外服制D.宗法制2.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哥、二哥),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三哥、四哥)。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其中能继承王位的是()A..老大B.老二C.老三D.老四3.右图所示:上面的周天子听着悠扬的乐曲,下面的两个人却只能听单调的乐音。这主要说明了西周王朝()A.社会等级森严B.人民生活水平低下C.乐器质量较差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4.《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天是西周文献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字,是周人的绝对权威。周王的权力得之于天,天命是周人一种不可动摇的信仰。”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浓厚的部族色彩B.浓厚的宗族色彩C.浓厚的神权色彩D.浓厚的等级色彩5.《史记·楚世家》载:“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之钩之喙,足以为九鼎。’”“楚王问鼎”事件的实质是()A.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B.周王的权威地位日益衰微C.分封制受到冲击,难以维系D.社会统治秩序发生动荡变化6.“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构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①分封制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7.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C.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8.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这一军事事务的是()A.尚书省B.参知政事C.军机处D.枢密院9.2013年是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周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选拔制度,其雏形是从1400多年前的中国开始的。这里的“雏形”主要指()。A.由地方以品行推荐B.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C.以考试为选拔方式D.注重门第和家世10.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应考;左榜供汉人(原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女真等民族)、南人(淮河以南的原南宋境内的人民)应考,乡试、会试考中名单都按民族分配。这表明元朝()A.科举制度得到最终确立B.以科举作为协调蒙汉关系的手段C.统一后重视全面推行汉化政策D.选拔人才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区别11.公元前13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宗法制度得以恢复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C.分封制被彻底废除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12.《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序主要体现了()A.皇权的独尊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D.文化专制的扩展13.《大明律》规定犯有谋反、谋大逆罪,不分主犯、从犯,一律判决“凌迟处死”,祖孙三代也要株连斩首。还增加“奸党”一条。这突出反映了明朝()A.空前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明初重视立法治国C.严惩贪赃枉法行为D.“重其重罪,轻其轻罪”的量刑原则14.右图涉及的两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①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②最初是临时机构③始终由高官任职④都是君主专制的体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对西方社会发展中的最主要的贡献是()A.民主的制度B.自由的传统C.法律的建设D.国家的统一16.右图中民主政制架构的形成,始于()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C.伯利克里D.公元前4世纪17.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公元前487年,“陶片放逐法”首次付诸实施。按该法规定,被放逐的对象是()A.所有触犯法津的公民B.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C.有盗窃行为的平民D.伤害主人的奴隶18.雅典给世界留下了雅典娜神像、雅典剧院、帕特农神庙等文化古迹,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维护了奴隶的统治地位和利益C.只适合小国寡民城邦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19.古代雅典的民众法庭在一次审判中,一名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免。这说明了雅典民主()A.主观随意B.轮番而治C.三权分立D.依法治国20.雅典民主“黄金时代”的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21.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上脱逃的人,任何挥霍掉从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上述材料说明公民大会非常重视发言者的()A.语言表达能力B.参军作战能力C.品德和责任感D.个人财产多少22.《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23.罗马人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要携带自己的法律,这反映了罗马人()A.法律意识浓厚B.喜欢打官司C.经常犯法D.维护私有财产权24.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右图《用鲜血和生命供奴隶主享乐的古罗马奴隶角斗》说明罗马法()A.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B.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努力缓解社会矛盾D.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25.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A.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C.《民法大全》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D.《民法大全》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二、材料题(26题18分,27题18分,28题14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11年5月4日,文汇报《中国震撼》一文中认为:“西周时期的‘列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授权’与‘尽忠’的关系”。(1)材料一中“列土封建”指何种制度?周王“授权”的内容与诸侯“尽忠”的表现分别有哪些?(6分)(2)材料二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天下”,中国即成为一个长期整合的政治体。„„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许倬云《历史大脉络》试评价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4分)材料三宋以后的元朝(1279~1368年)是独特的,因为它是蒙古人而非中国人的皇朝。那以前,游牧民也时常入侵中国,但只能偶尔控制个别地区。而那时,一支蛮人的入侵队伍却首次成功地征服、统治了整个中国。实际上,这些蒙古人当时已侵占了欧亚大部分地区,那时的中国仅是一个东起太平洋、西至黑海的庞大帝国的一部分。但是,这些蒙古统治者,人数上较之他们千百万的中国臣民,少得可怜,而且,得不到中国贵族和农民的拥护。他们以征服者的身份进行统治,对中国的制度或者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几乎没作什么让步。他们起用外国人参与行政管理,推崇趋于衰退的佛教而不提倡儒家学说,并普遍地剥削国民。因此,当他们的军事力量衰落时,其政权也就为起来造反的农民和心怀不满的士大夫所消灭。——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元朝是在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图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4分)材料二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2.材料二反映了唐初的何种政治制度?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重要意义。(6分)材料三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史纪事本末》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2分)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军机处有何特点?(6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希腊地理环境(1)希腊地理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古希腊最有前途的经济生活是什么?(4分)材料二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雅典还一度盘剥附属国居民„„甚至对同盟国公民进行大屠杀。——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2)材料二中雅典民主存在的不足是什么?(2分)材料三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材料四“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3)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8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CACCBBDCDBA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ABBDACCDADB26题(18分)(1)制度:分封制(2分)“授权”:周王将土地及土地上的臣民分封给诸侯并有世袭统治权。(2分)“尽忠”: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力役。(2分)(2)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4分〉(3)措施: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边远地区设宣慰司管理;其余辽阔疆域设行省管理。(6分)(4)特征: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2分)27题18分(1)特点:皇帝制度体现了皇帝的独尊、皇位的世袭和皇权的至高无上。(4分)(2)制度:三省六部制。(2分)意义:三省六部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决策上的失误,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大大加强了皇权专制;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4分)(3)措施:废丞相,分散相权。(2分)(4)问
本文标题:高一历史月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78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