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赵庄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计划
1赵庄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一、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一)教师方面:1、对学情了解不够。在备课和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学情,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造成学生难学、畏学、厌学。2、重教轻学。主要表现在:教师以“灌输”为主,学生以听为主。教师侧重考虑如何教,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不敢放手或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3、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态度的培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只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情感态度的培养。4、缺乏教学后的再思考,对教学中的得失缺少及时总结和提高。(二)学生方面:1、学习的依赖性强。等、靠、拿思想严重。2、学习主动性差,随意性强。3、学习习惯差。不会预习、不会自学。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新课改精神和理念作指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结合学校实际,加强研究与管理,加大改革力度,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三、课堂教学改革目标1、生生达标。使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做到因材施教,生生学有所成,2、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3、构建“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导处牵头构建(寒假开学后一周内完成模式方案并试点、传达学习落实,举办示范课)。4、授课体现精讲精练。最少用一半的时间给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运用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5、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努力达到以下目标:(1)摒弃讲授型(2)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具体体现在两率一分的提高上。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措施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强副组长:尉永红成员:雷鹏王高峰邸向杰荆元赵元荣2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重点针对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2、教师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学习和研究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价、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在培训形式上,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为依托,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实现全员培训为目标。坚持集中培训、分散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培训与广大教师的实践反思相结合的原则;典型示范和全面推动相结合的原则。【教导处牵头,通过每周教研,解决教师实际遇到的问题,探索新路子并整理出问题及解决策略】3、课堂教学(1)构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开展组间竞赛、评比等活动——教导处负责,开学后实施学生的座次调整,以利于小组合作学习,具体操作见《赵庄小学小组教学模式操作环节及要求》。(2)充分预习。对学生的预习做详细的要求,没预习不开讲,先学后教。(3)当堂达标。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避免花俏环节,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生生过关。(4)评价导向。让学生在中肯的评价中得到鼓励、改进、反省。各教研组制度相关评价量规。(5)德育渗透。教学中利用课程内容、过程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熏陶。(6)信息技术辅助。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的量与感悟。一课三步【课前】A、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根据学科特点来设置,格式统一。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设置等相应内容要考虑A、B、C、D四个层次,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作业要设置选做题——教导处负责研究出台导学案写法,寒假学习期间研讨论证,做出初步格式。B、个人备课(1)备内容:结合教材把已印制好的导学案再通备一遍,备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备一题多法、归纳知识、总结规律。(2)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预测课堂将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助、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3)备标准:教学法课堂评价标准准备——教导处结合导学案,重新设置备课方法,本着实用原则。3C、学生预习。预习是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处理大部分内容,能发现问题,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1)预习资料。预习要有两种材料,一是课本;二是导学案。(2)预习形式。预习要先独立,后合作。独立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预习效果。(3)预习方法。预习要先全面,后侧重。学生先独立阅读一遍课本,然后根据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解决A级内容,B、C级内容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形成问题,这些问题以及D级内容带入学习小组,利用合作学习时间,按照老师的分工有侧重地进行研讨学习。【课中】A、重申目标:上课时,老师重申学习目标,学生对已预习过的导学案作简略快速的浏览。B、学情调查:【调查学生】老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调查,用提问、竞答、查看、问卷等形式进行。A级问题提问检查,要求学生独立回答。B级内容可先让学生独立回答,解决不了的本学习小组共同商量、探讨,争取解决。C级内容可采取查看、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解决情况。【学生质疑】让学生把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提出来。C、问题汇总:老师根据调查的情况将问题归纳汇总,快速设计出解决方案。D、精讲点拨。E、当堂检测。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一般六分钟左右,组内学生之间相互评出成绩,老师可对各组成绩汇总进行比较,给出评价。F、小结作业。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强调重点、归纳归律、总结方法。学生根据上述学习活动,结合自己预习的情况,把导学案落实、完成好(D级问题可选作),下课时老师将导学案收齐、批改。【课后】A、教师(1)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写出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对学生、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价,加深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小组制定出帮教、督学、调整等措施。(2)教师对收上来的导学案进行批改,重点看学生落实的情况,对答题的书写、格式、步骤、严密、全面等方面严格要求,不合格的要面批。问题较多的题目再共同解决。(3)形成导学案的第三次生成。B、学生(1)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在课堂上参与多少,展示怎样,提出几个问题,主动解决多少问题,为本学习小组的成功作了多少努力。(2)对本课的内容理解不透彻的、掌握不牢固的、甚至还没解4决的问题,要通过同学帮助、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解决好。(3)做好总结、积累、纠错工作。纠错本是学生的“知识囊包”,是复习资料,学生要将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特别是通过同学的帮助、老师的点拨才理解的东西,重要的解题方法、规律性的东西,自己的体会、感悟等都要记录在纠错本上,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在纠错本上,并提醒自己不要重复犯错。4、教育科研(1)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走科研兴校之路,抓好“校本教材”和“校本教研”的研究,认真积累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实验中本着“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以研促教、以研促改。教研、科研紧密配合,齐抓共管。(2)公开教学。上好观摩课、实验课、示范课,充分发挥学科教改带头人的示范、辐射作用。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3)教学评比。开展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等评比活动。5、评价与考核努力探索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办法,采取多元评价方法。(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教师评价。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6、制度管理(1)课改领导小组每月召开1次工作会议,排查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年级组汇总改革过程中不利于改革的疑难问题,提交领导小组研究解决。(2)制订严格的教研制度,确保教研质量。单周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间要具体落实到人,做到不拖拉,不流于形式。教案形式要不拘一格,内容要常写常新,要求因师而异,如经验比较丰富的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应写详案等。双周为教研活动,学科教研组每两周组织1次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建立教研活动考勤表。(3)进一步搞好家校联系,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学校在每一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家长会,召开家长座谈会,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册等形式,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5(4)课改领导小组成员每周随堂听课,及时指导课堂教学。(5)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对课改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五、实施步骤第一阶段(2013年2月)①制定出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导学案模式》《小组合作教学课堂教学模式》。②开展学习、思考、讨论、研究、修订。第二阶段(2013年3——6月)①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落实《导学案模式》《小组合作教学课堂教学模式》。②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第三阶段(2013年7月)①邀请上级业务部门指点教学②总结经验做法,推广提高。赵庄小学2013.02
本文标题:赵庄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8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