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一年级力学总复习建议
高一年级力学总复习建议一、复习目的•落实基本概念和规律;•熟悉典型的物理过程;•掌握重要观点和方法;•搞清知识结构和细化;•面对会考且兼顾高考。二、复习顺序•1.力,物体的平衡•2.物体的直线运动•3.牛顿运动定律•4.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5.机械能和动量•6.机械振动三、知识结构•1.知识“树”•2.物体典型的运动形式和相关概念•3.重要的物理规律•4.重要观点和方法的应用•5.图象问题1.知识“树”2.物体典型的运动形式和相关概念•(1)匀变速直线运动•(2)物体的平抛运动•(3)物体的圆周运动•(4)物体的简谐运动3.重要的物理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牛顿运动定律•(3)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4.重要观点和方法的应用•(1)力的合成与分解•(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运动和力的关系•(4)应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5)应用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解题的基本思路四、复习安排•建议安排六课时•第一课时:力物体的平衡•第二课时:物体的直线运动•第三课时:牛顿运动定律•第四课时: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第五课时:机械能和动量(1.5课时)•第六课时:机械振动(0.5课时)第一课时:力物体的平衡•1.知识要点:•①重力、弹力(F=kx)、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滑=µN,静摩擦力)•②力的合成与分解•③共点力的平衡条件•2.解决问题的方法:•①分析受力的方法•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3.复习与解决问题的载体•例1: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斜面么压力大小可以表示为(g为已知)()A•①mgcosθ②F/sinθ③•④mgcosθ+Fsinθ•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只有②③④正确22)(mgFFmθ•复习目的:•掌握分析物体受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及运算的方法•变化1:如图所示,求挡板受到的压力,对斜面体的压力。•变化2:挡板缓慢向左转动到水平位置过程中、对斜面体的压力怎样变化?mθ变化3: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许增大水平力F,物体仍能保持静止时,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一定增大•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不一定增大•C.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支持力不一定增大•D.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F•例2: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º和60º,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A.•B.•C.•D.•变化:两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当物体质量m逐渐增大时,哪根绳子先断?31,22mgmg13,22mgmg31,42mgmg13,24mgmgabcm•例3:如图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匀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则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θ或(mg-Fsinθ)•变化:地面对木块作用的合力为。F•例4:由实验测得弹簧的弹力F与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弹簧的原长为,劲度系数为。•15cm,30N/cm•复习目的:F=kx理解图像的含义。-300F/Nl/cm30015510200•例5:S1和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个小物体,ma>mb,将弹簧与物块按图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A•A.S1在上,a在上•B.S1在上,b在上•C.S2在上,a在上•D.S2在上,b在上•复习目的:灵活应用F=kx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练习1:图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并处于平衡状态。()•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答案]:A、DMNaRcb•练习2.如图所示,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弹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升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C•A.B.C.D.11kgm12kgm21kgm22kgmk1k2m2m1第二课时:物体的直线运动•1.知识要点:•①基本概念•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③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④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2.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题意建立物理过程图景,画出示意图,设定正方向,列出相应运动规律表达式•3.复习与解决问题的载体•例1:甲、乙、丙三物体同时同地开始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t0的时间内,甲、乙、丙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分别是v甲v乙v丙;在t0的时间内,甲、乙、丙运动的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分别是v′甲v′乙v′丙。•平均速度:v甲=v乙=v丙,平均速率:v′甲v′乙=v′丙ts0s0t0甲乙丙•例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于任意一秒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A.在这一秒末的速度比这一秒初的速度总是大3m/s•B.物体在这一秒末的速度比这一秒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C.物体在这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大3m/s•D.物体在这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大6m/s•复习目的:对位移、路程、时间、时刻和加速度概念的理解•例3: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大小是8m/s,1s后速度大小为4m/s,求此物体在这1s内通过的位移。6m或2m••复习目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例4: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该公路每隔15m有一个电线杆,如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电线杆用了2s,通过BC两电线杆用了3s。求汽车通过A、B、C三个电线杆时的速度。•复习目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ABC•例5:车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相距25m处的某人同时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复习目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追击问题,构建图景、建立过程。•例6:甲、乙两物体同时通地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1)哪一个运动得快?•(2)多长时间乙能追上甲?•(3)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多远?t/sv/(m·s2)1002204甲乙•例7:有一质点,从t=0开始从原点以初速度为0出发,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3所示,则()•A.t=0.5s时离原点最远•B.t=1s时离原点最远•C.t=1s时回到原点•D.t=2s时回到原点•复习目的:对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图30.5v/ms-1t/s120•例8: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A.在时刻以及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和时刻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和时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变化:若每曝光一次的时间间隔为T,每个小格长度为l,求上面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复习目的: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三课时:牛顿运动定律•1.知识要点:•①牛顿第一、第二、第三运动定律•②深刻理解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2.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物体受力,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构建物体运动的整个过程,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和运动状态变化图。•3.复习与解决问题的载体•例1:用一根只能承受5×104N拉力的纲绳吊起质量为4×103kg的货物,g取10m/s2,在吊起过程中,货物上升的加速度最大不能超过m/s2。0.25•复习目的:已知受力求运动•练习:质量m=1.0kg的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在F1=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恰好能沿水平面匀速滑行;若突然将水平拉力F1改为与水平方向成=37仰角大小不变,并与木块运动方向在同一竖直平面上,求木块的加速度。已知cos37=0.8,sin37=0.6,g=10m/s2。•=0.4,a=0.48m/s2•若=53又如何?•例2:质量是40g的物体从36m高处由静止下落,落地时速度为24m/s,则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多少?(g取10m/s2)0.08N•复习目的:已知运动求受力•练习:将0.1kg的小球以25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5m。g取10m/s2,空气阻力大小不变。求:•(1)小球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2)小球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1)0.25N(2)5m/s•[讨论]•(1)小球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2)小球在18.75m处的速度大小;•(3)画出前4s的速度图象。•例3: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光滑的斜面,斜面的倾角为θ,小车沿水平方向以多大的加速度运动时,物块相对斜面能保持相对静止。gtanθ•复习目的:连接体有共同的加速度,掌握“隔离”或“整体”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复习目的:分析运动状态,明确物理过程θ复习目的:分析运动状态,明确物理过程•例4.一质量为M=4Kg、长度为L=3m的木板,在F=8N、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以v0=2.0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将质量为m=1.0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如图所示.不计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求二者经过多长时间脱离.(g取10m/s2)2sF•例5.如图所示,质量为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最右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求从小物块放上小车经过t=1.5s后,小物块的位移。(g=10m/s2)2.1mF水平面mM•例6.质量m=1kg的小滑块(可视为点)放在质量M=1kg的长木板右端,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与滑块之间摩擦系数μ=0.1,木板长L=75cm。开始二者均静止。现用水平恒力F沿板向右拉滑块,如图1-5所示。试求:•(1)为使滑块和木板以相同的速度一起滑动,力F应满足什么条件?(2)用水平恒力F沿板方向向右拉滑块,要使滑块在0.5s时间从木板右端滑出,力F应多大?F=8N•(3)滑块刚刚从木板上滑出时,滑块和木板滑行的距离各多大?取g=10m/s2。木板滑行0.125m,木块滑行0.875mLFmM图1-5第四课时: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一、知识要点•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2.曲线运动的特点:质点的路程始终大于位移的大小;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和相应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并总指向曲线内侧;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但可以是匀变速曲线运动。•3.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1)独立性(不相干性):几个分运动独立进行,不互相干扰;•(2)等时性: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等效性:合运动是由各分运动共同产生的总运动效果。合运动与各分运动的总效果可以相互替代。•4.平抛物体的运动:•(1)水平抛出(水平方向具有初速度)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3)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分解为:水平方向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x=v0t•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vx=gt,y=•结果为:v=,tanθ=,s=221gt22yxvvxyvv22yx•5.匀速圆周运动:•(1)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轨迹是圆,速率不变,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是变加速运动。•(2)描述圆周
本文标题:高一年级力学总复习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9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