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运营管理简答题第一章p371.从生产运营活动的角度看,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关系如何?(P5)答:⑴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理财、营销。生产运作是社会组织基本活动。理财是为社会组织筹措并合理利用资金。营销是发现并发掘顾客需求并让客户体验服务与产品。⑵关系:相互依存,不可或缺。营销(发现需求)是前提,有资金没市场无意义;有资金无生产运作能力将无市场;有市场和生产能力没资金运作无法持续运营。2.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与目标?(P8、P10)答:⑴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⑵内容: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改进过程的管理。4.说明流程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特点。(P12、P14)答:⑴流程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特点⑵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特点订货型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因而生产效率低;用户订货提前期长,但库存水平低,对顾客个性化需求满足度高。备货型生产: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因而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但库存水品高,且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5.服务具有哪些与产品不同的特征?(P17)答:⑴无形性。即服务是无形的。服务是一种绩效或行为,而不是实物。⑵同步性。即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是同步进行的,是不可分割的。⑶异质性。即服务的质量水平会受到相当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会经常变化。⑷易逝性。即指服务元法被贮藏起来以备将来使用。9.如何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效率?(P22)答:减少零件变化与提高生产运作系统的柔性。第二章P691.什么是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P40、P41)答:⑴企业战略:指企业为求生存发展,在较长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问题的谋划,包括企业使命,目标,总体、经营、职能战略。⑵战略管理:指在企业战略形成和实施过程中制定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2.企业总体战略、经营战略与职能策略之间的联系。答:企业总体战略是指企业整体发展方向的筹划;经营战略是企业在经营方面的谋划与方略;职能战略就是为指导企业向哪些方面发展明确企业的职能职责的方针政策。整体经营战略与职能局部的经营关系。第三章P1341.讨论面向顾客设计思想的重要性。(P113)答:大众知识水平提高和市场多样化使消费者的价需求结构普遍向高层次发展。一是对产品类型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要求,且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二是对产品的功能、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且是以不同用户的满意程度为尺度的;三是要求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产品的价格低廉。因此通过与顾客交流,听取意见,以此分析顾客需求和挖掘产品新意。3.讨论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P109)答:⑴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⑵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⑶适应个性化定制生产的需要⑷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4.研究产品开发过程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并讨论科学合理地组织产品开发过程的重要性。答:⑴产品成本的决定因素构成即实际成本消耗构成,所以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日趋严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产品/服务设计及其技术选择的压力,新产品/服务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有其深刻的背景。(1)新产品/服务开发是实现企业竞争战略的需要。(2)技术进步越来越快。(3)用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用户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激烈竞争带给市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产品,使用户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4)产品研制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新产品开发对企业创造收益的重要性,因此许多企业不惜工本予以投入,但是资金利用率和投入产出比往往不尽如意。(5)可持续发展的要求。6.影响生产流程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119-P120)答:⑴产品/服务需求性质⑵自制—外购决策⑶生产柔性⑷产品/服务质量水平⑸接触顾客程度7.分析几种生产流程形式的特征,说明其适用条件。(P117)答:⑴适用条件:①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大批量生产类型。②按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多品种中小批量或单件生产类型。③按项目进行的生产流程:所有工序或环节按秩序进行,有些工序可并行作业,有些工序须顺序作业。⑵特征:10.并行工程的实现技术有哪些?答:⑴产品开发过程建模、仿真与优化分析⑵产品生命周期数据管理⑶数字化产品建模及支持并行设计的CAx/DFx数据集成⑷面向装配的设计(DFA)⑸面向制造的设计(DFM)⑹质量功能配置(QFD)⑺集成产品开发团队的组织、实施及群组协同工作环境;⑻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11.什么是并行工程?其主要思想和特点是什么?(P124-P125)答:⑴定义:对于产品和其有关的过程进行并行设计的一种系统的综合方法,它要求研制者从一开始就考虑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中的全部要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及顾客需求。⑵主要思想:①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要素②设计过程中各活动并行交叉进行③不同领域技术人员的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④高效率的组织机构⑶特点:①产品设计的各阶段是一个递阶渐进的连续过程,概念、初步、详细设计等设计阶段划分只标志产品和设计的粒度和精确度。②产品设计过程和产品信息模型经历着从定性到定量、模糊到清晰的渐进演化。③产品设计过程和工艺设计过程是并行展开同时进行的。第五章P1551.为什么要从系统观点考虑选址决策问题?(P138)答:因为整个生产活动是一个整体,每个企业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一个企业的输出是另一个企业的输入,一系列的输入和输出,一环扣一环,形成了一条生产分配链。因此,任何企业选址既要考虑供应厂家,又要考虑顾客,还要考虑产品分配。从系统观点看,选址决策应该使得整个生产分配链的成本最低;从一个企业看,选址决策应该使得它所能控制的那段生产分配链的成本最低。从实际情况看,企业的选址决策要受到很多约束。因为一个新企业在考虑选址时,很多企业已经存在。对服务业同样有这个问题,他们也是一条生产分配链的一部分。2.影响选址决策的主要因素(P138-P140)答:⑴经济因素:①运输条件与费用②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③能源可获性与费用④厂址条件与费用⑵其他因素:①政治因素稳定法制健全②社会因素居民生活习惯等③自然因素气候与资源3.哪些因素导致生产服务设施应该靠近原材料供应地?哪些因素导致它们靠近销售市场?答:⑴①原料笨重而价格低廉的企业②原料易变质的企业③原料笨重,产品由部分原料提炼而成的企业④原料运输不便⑵①产品运输不便②产品易变化和变质③多数服务业4.导致选址决策复杂化的原因答:⑴选址因素相互矛盾⑵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很难确定和度量⑶不同决策部门利益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⑷判别的标准会随时间变化5.选址决策的一般步骤(P141-P142)答:⑴选择某个国家:①政治、文化、经济风险②市场、资源、成本风险⑵选择适当地区:①城市:规模小,科技现代化;服务业;环境危害小②农村:规模大,环境危害大;非技术性且高度制造③城郊:结合以上优点,规模不断扩大⑶选择适当地点:①土地面积成本②交通状况及城市规划限制③资源供应及环境影响6.服务设施选址与制造设施选址的区别(P143)第六章P1801.什么是工艺原则和对象原则?它们各自优缺点及适用条件?(P161结合9题)答:⑴工艺原则:指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①优点:产品品种适应力强、生产系统可靠性高、工艺管理便利②缺点:加工路线长、运输量及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组织管理复杂③适用条件:适用小批量品种多样化生产⑵对象原则:指按照产品建立生产单位。①优点:缩短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费用、提高生产效率、简化生产管理②缺点:生产品种单一,品种适应能力差③适用条件:适用于批量生产,对象专业化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2.工厂平面布置原则(P162)答:⑴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使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运输线路尽可能的短,避免迂回和往返运输。把联系紧密和协作的部门尽量安排在一起。⑵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系统的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地面和空间面积、使平面布置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投资费用和投产后运费最小。⑶有利于保证安全和增进职工健康,要进行环境因素分析和危险源分析,做到厂区布置整洁。⑷留有发展余地,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将来会有什么样的改建或者扩建,其难易程度有多大等。4.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答:⑴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指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在时间上紧密衔接、连续进行,不发生或很少发生中断现象。⑵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指生产过程各个工艺阶段在生产能力上和产品劳动量上保持必要的比例关系。⑶生产过程的节奏性。指生产过程的各工艺阶段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产品产量大致相等或均匀递增,使每个工作地的负荷保持均匀,保证生产正常进行。⑷生产过程的适应性。指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要灵活,及时地满足市场变化要求。10.为什么要进行装配线时间平衡?如何解决?(P173-P174)答:⑴原因:工作负荷率过高会导致浪费时间资源,忙闲不均,引起矛盾,浪费人力资源等,必须对装配线的工序进行新的组合分析,从新组织工作地。⑵方法:确定流水线节拍,计算工作地上的最少工作地数,组织工作地,计算工作地时间损失系数。第七章P2132.什么是工作设计以及它的重要意义答:⑴定义:确定具体任务和责任、工作环境及完成任务以实现生产管理目标的办法。⑵意义:工作设计是企业运作的基础,透过工作设计与分析,企业得以将组织内的人力资源做最妥善的配置,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3.标准化和专业化的优缺点答:4.叙述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缺点(P190-P191)答:⑴工作扩大化①优点:工作扩大化导致高效率,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改善了工作质量,克服专业化过强。②缺点:工作多样性不足,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培养挑战意识方面没有太大意义。⑵工作丰富化①优点:提高了对员工的激励水平和员工的工作满意程度,提高员工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以及降低员工离职率和缺勤率产生积极的影响。②缺点:培训费用的增加,工资报酬的上升及工作设施的完善或扩充。8.工作扩大化、职务轮换、工作丰富化的内涵答:⑴工作扩大化是指对工人工作范围的横向扩大,即增加每个工人工作任务的种类,从而使他们能够完成一项完整工作的大部分程序;工作丰富化是指对工人工作的纵向扩大,即给予职工更多的责任,更多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工作职务轮换指允许员工定期轮换所作的工作。⑵这三者都是为了克服工人工作的单调性,在授权方面工作丰富化的权限更大一些,有一定的管理决策成份;而另外两种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工作权限主要在执行层,只是工作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同而已。14.人机工程可从哪方面帮助提高生产率?讨论注重工作环境布置对操作者产生的有利影响答:⑴①产品与人体的尺寸、形状及用力是否配合②产品是否顺手和好使用③是否防止了使用人操作时意外伤害和错用时产生的危险④各操作单元是否实用,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意义毫无疑问的被辨认⑤产品是否便于清洗、保养及修理⑵不良的工作环境,会对人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引发作业者的不安全行为,造成其工作失误甚至酿成事故。因此,对员工的工作环境进行优化设计,尽可能消除不良环境对作业者的心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干扰,保护作业者的健康与安全,是安全工作中一个重要问题。第八章P2471.什么是计划管理?企业计划的层次和生产计划的层次如何划分?(P219-P220)答:⑴指按照计划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⑵①企业计划层次:战略层计划——长期发展性,为战术层计划产能限制战术层计划——中期决策,为作业层计划制定边界作业层计划——短期性,日常行为安排,基础。②生产计划层次:4.服务业的服务能力计划同制造业的生产能力计划的区别(P227)答:服务能力计划对时间和空间的依赖性更大。在时间上,由于服务不能存储,必须提供及时服务;在空间上,制造业的生产设施可以远离顾客,服务能力必须在顾客周围,离服务对象越近越好。另外,由于服务不能存储,且是个性化的,造成服务需求极其不稳定,使得服务者常常要在半小时之内做出合理的服务计划。7.MTS企业和MTO企业如何确定产品品种和数量答:⑴MTO:订单式生产——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取决于客户的订单。⑵MTS:库存式生产——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取决于投放产品(一般为
本文标题:运营管理简答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01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