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运用历史细节探究西安事变
运用历史细节探究西安事变贵州省习水县东皇镇中学李文静内容摘要: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西安事变缘何得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发生时中国时局如何?各界反应如何?教材上只以一句“对待西安事变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蜻蜓点水带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读史评古今的能力。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以新闻舆论为切入点,借助旧报纸对西安事变的新闻报道从细节处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西安事变。关键词:舆论西安事变媒体博弈和平解决正文:鉴于这节课需要借助旧报纸新闻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所以我在授课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制作了三组PPT,分别展现给学生。第一组PPT:舆论凶猛材料一:据闻此次兵变之近因,系由于某军队有通共嫌疑之故,张学良致电政府####################,张氏此举是否处于自动,抑或被动尚不可知。又闻张氏已有致电现在上海之蒋夫人宋美玲女士,保证蒋氏的生命安全。——《申报》1936年12月13日材料二:西安事变的贼首张学良,他是绑匪,他是草寇,祖宗是马贼,子孙还是马贼……——《中央日报》1936年12月17日材料一中的新闻发表在西安事变的第二天,由中国近代史上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发出。《申报》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曾经在史量才时期发展达到顶峰,当时《申报》办报宗旨为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然而正是他刚正不阿的办报风格,触怒蒋介石,最后惨遭暗杀。到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之时,距史量才被杀已有2年有余,国民党当局对新闻统治愈趋严厉,《申报》原有的反抗精神亦有所缓退,但仍然是国统区影响极大的报纸,在民间的公信力不可小觑。在这则报道中措辞慎重,出现的“#”为未通过国民党政府新闻检查而删去的张学良的“救国八项主张”。本来新闻检查对删削之处是不允许留下空白的,为什么《申报》此处不按规定特意留下空白?张学良政府的通电到底要表达什么?材料二是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的评论,政治感情侧才明显。尤其是“绑匪”“草寇”“马贼”等字眼十分劲爆,如此带有人身攻击的语句,颠覆了学生关于报纸的认识,也让学生对张学良、杨虎城的压力有了深深的感受。我们教材中和日常的影视剧中对西安事变和张学良均是正面的评价,为什么在这两则材料中一则材料对某些字眼忌讳莫深,另一则材料则是对我们平日里眼中的民族英雄进行了谩骂?当时民众的态度又如何?此处以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激起学生疑问,点燃了学生思维火花。紧接着,我又呈现了第二组PPT,继续引导学生对疑问深入探究。第二组PPT:媒体博弈《西北文化报》报道《解放军日报》报道以上四幅报纸的影像图通过PPT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分析它们的区别。首先从四份报纸的标题就会发现:《中央日报》和《大公报》态度好像一致,都认为西安事变是“叛变”,对张学良要“严办”;《西北文化日报》说是“兵谏”。是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生存”才进行的兵谏;《解放日报》也说是“兵谏”,但跟《大公报》不同,认为蒋委员长不是“被留”,而是“被保护”。这时,学生就会有疑问,媒体报道为什么会不一样,背后意味着什么?随后,我通过PPT展示了了四份报纸的办报背景,让学生关注媒体背后的力量。《中央日报》1928年2月1日在上海创刊,当时正值宁汉分裂,南京、武汉各有一个民党中央。直至宁汉合作以后,《中央日报》始于1929年2月迁到首都南京出版。由于《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党报,是“党的喉舌”,报社高层就很自然地出现“先中央后日报”的论调,亦即党的文宣第一、新闻第二,新闻报道和言论方针必须跟党走,配合党的政策。《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首次出版,1926年由新记公司接管,同时,迎来了大公报最辉煌的时期——1926年至1949年,即所谓“新记”大公报时期。这一时期“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最为出名。《西北文化日报》是中国现代进步报纸。1931年春创刊于西安,原是顾祝同任潼关行营主任时筹建的报纸。不久,潼关行营撤销,成立以杨虎城为主任的西安绥靖公署。杨虎城接管该报,改组为西安绥靖公署的机关报。该报代表杨虎城的政治观点,主张联合抗日,赞同中共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报道西北进步文化活动,揭露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该报是西安事变后最早向世人详细报道了“事变”的起因,明确提出了抗战是全中华民族的事业,是民族解放的根本途径。在接下来的日子,宋绮云又主持撰写、连续发表了《一二•一二兵谏之伟大意义》《民众与张、杨的救国斗争》等重要社论,文章向人们阐明“事变”旨在促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和原因。《解放日报》原名《西京日报》,《西京日报》是国民党陕西省委机关报,在西安事变当天,东北军接管《西京日报》,第二天更名为《解放日报》,是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机关报。1936年12月14日,西安《解放日报》继续发表了“事变”的一系列追踪报道,头版头条是“全国一致主张抗日/各方派代表来陕”等。在整个“事变”期间,西安《解放日报》每天都在“一片救亡声”的大字标题下,陆续刊登了全国各地、各团体响应张、杨实行兵谏的消息,几乎每天都配发有一篇相关的评论。此处通过对比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西安事变过程中各社会力量,又服务于作为核心目标的维度,形成多元认识。同时,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发现,这些媒体的报道均蕴含着各自的政治取向和媒体态度,我们要仔细辨别,对史料进行客观判断。通过对这一历史细节的辨识,也培养了学生不同的历史观和论丛史出的能力。第三组PPT:和平解决通过上面两组PPT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西安事变过程中,相对于牵扯事件的南京政府和西北地区的媒体而言,民间媒体相对比较独立,虽有倾向性,但是也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观点和主张,对事件决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比如:(再把下列材料以PPT呈现出来)“解决时局,避免分崩,以恢复蒋委员长自由为第一义。”“则劝政府必须宽大处理,一概不咎,国家问题,从长计议。”“所有调解周旋,亦用无不尽”,“非至最后无途径时,务应避免战事,尤请求勿轰炸。”——《大公报》12月14、15日社论中国目前的根本问题是在如何求亡图存,希望全国上下一面扔在一致对外,救亡图存的大前提下多多努力,一面赶快设法使委员长回京,并对这次事变,在尽可能的单位内,从速谋一妥当的解决。——《申报每周增刊》我们认为,当前的民族危机仍在华北得失,并非西安事变。我们知道西安事变的性质并不严重,如蒋以事实昭示国人,化异为同,决无人敢挟试自重。——《立报》12月15日评论从以上材料中,学生分析得出,尽管社会对西安事变之初定性不同,态度不一,但对待事件的解决办法,社会各阶层与张学良、共产党的主张趋于统一,即“避免战事”“化异为同”——和平解决。为什么会有这么统一的主张,究其原因,此时的中华民族正在面对着日寇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已经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这一点也正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逼蒋抗日。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教材中的主体表述,通过从细节处对不同媒体报道的探究也了解到当时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努力,虽然当时的国内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但此时国难当头,应一致对外。这也就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为何这一事件得以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阵线初步形成。昨天的新闻,今天成为历史。今天的新闻,也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报道作为一种解读历史现象的史料,贴近现实生活,能够以小见大,可窥见社会一斑。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让学生更客观与真实地认识历史。所以,历史应该更多的捕捉那些生动的细节,进行深入的挖掘,激发学生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提高课堂质量。参考文献:《框架理论视野下西安事变的媒体呈现》《新闻与传播研究》
本文标题:运用历史细节探究西安事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01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