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一、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发展是有其内在动力与客观规律的,而这种内在动力与客观规律正存在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因此,要全面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必须进一步探讨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研究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问题。民本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孟子荀子(一)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树立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是社会的主体——人活动的结果。离开了人的活动,社会历史范围内的一切就无从谈起。那么,在历史活动中,究竟谁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呢?在这个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观点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在马克思主义以前,这种英雄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中占统治地位。唯意志论认为,少数英雄豪杰的意志能够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决定社会的前途。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梁启超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舍豪杰则无世界”,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英雄史观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唯意志论和宿命论。英国的托马斯·卡莱尔说,全世界的历史所进行的一切,“实际上都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伟大人物的思想的外在的物质的结果,是他们的思想的实现和体现。这些伟人的历史真正构成了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在他们看来,世界的历史不过是伟大人物的传记。唯意志论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超人”具有“决定一切的力量”,“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人民群众“是一堆任人使用的无定形的材料,是一块需要雕刻家加工的石头”。唯意志论英雄史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上帝”、“天命”、“神”、“绝对精神”,等等,而英雄人物则是诸如此类精神力量的执行者、体现者,人民群众只能俯首听从这些神秘力量的支配和英雄人物的摆布。例如,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儒家的“天命论”和宣扬封建皇帝是“真龙天子”等,就归属于这种观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历史发展是“绝对观念”的体现,是由一种客观精神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的产物,是精神力量主宰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理论表面上看来把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的作用都否认了,但实际上仍是一种英雄史观。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宿命论农民和手工业者是“神”用“铜”和“铁”做的,只能被人统治。奴隶主贵族是“神”用“金子”做的,具有统治能力;英雄史观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英雄史观的认识根源在于片面夸大英雄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把它绝对化。社会历史呈现出来的面貌,往往是必然过程深藏于内,偶然情节显露于外,就如庞大的乐队深处乐池,乐队指挥立于前台一样,这就很容易使人们停留在历史的表面,产生一种错觉,即只看到杰出人物的活动,而看不到他们背后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把人们的认识引入歧途。英雄史观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大多数人从事生产劳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在私有制的社会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无权的地位,他们受剥削、受奴役,积极性受到压抑,聪明才智无法发挥。而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处于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则高高在上,独断专横,似乎能为所欲为地主宰历史,这就强化了产生英雄中史观的现实可能性。英雄史观的阶级根源是这种历史观符合剥削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剥削阶级的需要,因而受到一切剥削阶级统治者的维护和支持。历代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剥削和统治,总是对历史发展的真相作种种歪曲的宣传,百般吹捧他们的领袖人物和政治代表,极力贬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这就是英雄史观的产生由可能变为现实,这是英雄史观得以产生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同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社会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因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坚定地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这两个特征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也就没有群众史观没有群众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就没有归宿,缺少依靠,历史唯物主义在理论上所提示的一切也就失去立足点。总之,有了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才把几千年来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才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人民群众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一般说来,它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总和,其中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相对于个别人物而言,人民群众通常是指在历史上未留下姓名、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未打下明显的个人意志印记的人们。从量的规定性看,它是指居民中的大多数;从质的方面看,它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指一切起进步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其中包括一定历史时期之内的某些剥削阶级。不管历史条件如何变化,在任何时候,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就在于他们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客观物质力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首先就要有吃、穿、住、用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这一切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人们首先获得生活资料,才可能从事政治的、科学的和艺术的活动,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文明。可见,没有劳动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无从谈起。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者的历史。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根源于和依赖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实践活动。历史上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对人类精神财富的创造有着不可否认的重要贡献。但是,他们的创造活动,一点也不能离开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生产实践,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的作用,在于对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生产活动、阶级斗争、科学实验和艺术实践作出抽象的或形象的反映、概括和升华。例如,我国古代著名的《本草纲目》,就是李时珍等药物学家、医学家在总结人民群众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述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科技成就,他是在长期深入生产实际、总结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德国著名的诗剧《浮士德》,是歌德根据16世纪的民间传说写成的。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作为记述精神生产的重要工具——文字,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充分肯定知识分子的作用,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否定普通劳动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广大普通劳动群众不仅为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精神生产创造了物质前提,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而且还对这些原料作了初步的加工,甚至不少人还直接创造出精神财富的珍品。在精神财富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中,劳动知识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宋代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英国发明高效率蒸汽机的瓦特、电磁学家法拉第和俄国文学家高尔基,等等,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可见,否认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的伟大作用,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就是在劳动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受到严重压抑和摧残的阶级社会中,还是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来自社会下层,或者本人原来就是体力劳动者。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和制度创新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在革命风暴时期,显得特别突出。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社会制度的新旧更替,社会形态的飞跃,都是通过阶级斗争,由人民群众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来实现的。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劳动人民起来摧毁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每一次社会变革,都留下了劳动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记录,是奴隶们的英勇斗争冲垮了奴隶主的反动统治,为封建制代替奴隶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使封建王朝土崩瓦解,为资本主义的兴起铺平了道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为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的决定力量。历史告诉我们:任何社会变革,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加,都是不会成功的;任何社会制度,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都是不会长久的。因此,人心的向背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代表着时代的精神,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并不是说人民群众能够随意地创造历史,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制约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是指人民群众活动所遇到的一切现存的社会要素的总和,它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条件。从广义上讲,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首先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这一最基本的历史条件,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力状况下,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社会规模的大小、彼此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及他们的创造作用大不相同。此外,同一定生产力相联系的生产关系,也制约着人们的历史活动,不同的生产关系,给群众创造活动提供的可能性是很不相同的。一般地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关系为人们的活动提供的可以性空间会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在生产关系中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同一生产关系对不同的人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也是很不相同的。在阶级社会里,人划分为阶级,各个阶级都受自己经济地位的制约。所谓阶级的局限性,主要是指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对于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活动的制约。其次是政治条件。政治条件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其中政治制度,特别是国家制度与群众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所起的历史作用是大不相同的。总的来说,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广大人民群众处于被压迫和被奴役的地位,从事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遭受压抑和摧残,聪明才智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社会主义消灭了阶级对抗,人民群众成了国家的主人,这就为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最后是精神条件。精神条件包括后人从前人所承继的传统以及当时社会的科学文化。作为社会精神因素的传统,是制约人民群众历史创造活动的不可忽视的精神条件。传统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东西。进步的传统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起激励、鼓舞的作用;落后的传统起压抑、束缚的作用。优良的传统则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科学文化在精神条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特别是广大群众掌握科学文化的程度,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是群众创造能力高低的精神标尺,二者是成正比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科学文化对于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他们的政治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也是极其重要的条件。所以,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人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容忽视的战略任务。人民群众是在一定的、现实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的。每一个历史时代,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都要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有限的。但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本身就是要改变旧的条件和创造新的条件。旧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常常是可以打破的,而且是必然要打破的。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会不断地突破原来的限度而得到发展,这种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又是无限的。人类历史正是在这种有限与无限的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0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