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心理辅导员案例分析报告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资格认证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中级)案例分析报告姓名:姜身份证号:学号:1411培训中心:__________________考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_____2案例分析报告摘要:我带的班级中有一个小焦,身强力壮,语言能力不强,说话结巴。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差,经常欺负小朋友。同学们既讨厌他又害怕他,都不愿与他一起玩耍。经过细心观察,我认为他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想证明自己的能力。经过查阅书籍我认定小焦既有自我类的问题也有行为类的问题,于是对症下药,我开始了对他的心理辅导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小焦的心理、行为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我也坚信,正确的引导会使他建立自信、善待他人,并最终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关键词:好动好斗,得到关注,家庭配合,尊重他人。一、一般资料:我带的学生有一个孩子他的名字叫焦*,今年了7岁了,父亲去世了,随后母亲就改嫁了,和爷爷和奶奶一起生活。在校表现一般,平时上课老是分心,作业经常有不能完成的现象,学习习惯差。下课时经常胡乱打闹,欺负其他小朋友,与同学闹矛盾。几乎每天都有小朋友告状,说他无缘无故打人、破坏别人的游戏等。情绪偏激,都不愿与他一起玩耍。二、案例分析:1.进一步观察和了解发现孩子的问题之后,我联系了小焦爷爷,从谈话中了得知,孩子的父亲是一位残疾人,不幸去世了,妈妈随后也改嫁了,当时孩子还小,小焦的妈妈也一直没有来看望孩子,从上幼儿园时,看着别人的爸爸妈妈来接,就开始躲避别的小朋友的问题。自此孩子变得性格特殊。老人们也很担心孩子的成长问题,但同时看的出对孩子很是宠爱。2.评估与诊断通过了解情况和细心观察分析后,我发现小焦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常常在欺负别人的过程中体会“成功”和“强者”的感觉,爱狡辩、撒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劳动方面意识淡薄,卫生习惯不好,不愿为集体付出劳动参与值日;学习方面兴趣不浓,但书写不错。究其根本原因:我认为是孩子有一定的上进心,但长期受长辈溺爱,使自己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在学习、劳动、卫生各方面都表现不出优势,尤其是语言能力的欠缺,使他有了一定的自卑感。但又想得到家长的赞扬和老师的关注,想在小朋友中建立威信,于是只有选3择自己的“强项”。那就是身强力壮,于是欺负别人,随意打骂别人,破坏别人的游戏都成了他建立自己的“强者形象”和得到关注的办法和途径。而形成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宠爱。通过跟家长谈话,老人失去儿子,对孙子过分溺爱,不管小焦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总是有求必应。2.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偏差。比较溺爱,一味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词,对孩子进行袒护,经常为孩子欺负小朋友和打人等行为找各种理由。家庭教育观念的不科学和严重偏差导致了他的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久而久之他的这些问题就越来越难以改正。3.集体的排斥。小焦在班里总是很显眼,上课做小动作,胡乱地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作业不认真完成,有时还耍心眼,将作业没完成的页数撕掉或谎称作业本忘在家里了,经常跟同学发生争执……,久而久之,同学歧视的目光,老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了他对学习的厌恶,对集体的远离,渐渐地他对自己也失去信心。作为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三、辅导的目标及方案的制定:作为班主任教师,只有给予孩子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才能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加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的心理监护,使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转化他,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我多次与小焦家长交流和沟通,告知家长这种心理和不良行为是是完全可以矫正的。但需要家长的配合,同时孩子的转化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建立自信、认识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长处。体会身强力壮不能作为欺负他人的手段反而应该成为帮助他人的条件。使其弱化以自我为中心,以不良行为博取关注的心理。明确想得到他人尊重和认可的唯一方法就是做一个健康、快乐、尊重别人的人。具体辅导方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重视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兴趣和爱好。针对他有上进心,书写认真,字迹工整漂亮的优点,大力赞扬。2.老师在此时要比以往给予其更多的关注,要让他感到老师可近可亲、值得信赖。因为4亲其师,才能信其道。3.要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关注该生,尽可能的发现他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自信。多参加各项活动从而使其获得成就感。恢复与学生的正常人际关系。4.要求他的亲戚平时多关心他,多和他交流,多鼓励他:相信自己,你能行!四、辅导的过程及阶段划分:针对小焦的性格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具体的辅导措施:1.学校环境的干预。①调整座位。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视觉或听觉的信号都会转移他的注意力。所以我选择了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同学坐在他的旁边和前后。并且让他坐在教室的前边,这样我可以经常注意他并针对其不良的行为采取措施,当他分心时可以及时提醒他。②改变教学方式。采用灵活、有趣、快乐的教学方式授课,争取每节课都能有让他发言的机会,努力把他带到课堂中来,不让他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③对学习的期望: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找出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尽量减轻他的作业量,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对其学习技能的培训,如精确做作业的能力、仔细检查的能力等。2.家庭管理的干预。我及时与其家长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商讨干预方案。要求家长要全面、客观了解孩子的情况,为孩子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另外向其家长提供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日复一日地陪在孩子身边做作业。①帮助其家庭制定明确的规定,且具有一定的规律。这对一般的孩子很重要,对注意力涣散的孩子更加重要,使孩子在家的活动有规律,家长的规定要简明扼要。②自我控制能力训练:鼓励家长帮助他建立独立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己整理书包,学会记笔记。③家庭作业的管理:鼓励家长运用一些方法,培养他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认真记录家庭作业的内容,适当辅导,规定时间按时完成,对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等,并采取一些强化手段,对加速学习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增加适应行为,减少问题行为。3.行为矫正。对于小焦的心理辅导仅靠一般的教育是不够的,还要针对其情况对其行为进行矫正。对于小焦,我主要采用了两种矫正方法。①强化法:其目的是通过奖赏、鼓励等方式使某种行为得以持续,其适用于治疗多动、5学习困难等。在应用强化法前我首先确定要改变他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将会导致其学习障碍。重点帮助他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同时当他认真听讲时,立即给予强化,例如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或给他一颗小星星。由于对他及时进行奖励,让他感到了愉快和满足,每次上课他都会有所期待,尽量克制自己,希望得到我的表扬。偶尔有分心的时候,只要看到我在看他,他马上会有所收敛。②追踪辅导。每两周作一次个别谈话,鼓励他友爱同学、尊重老师、专心读书,协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运用这些具体的辅导措施和办法,我对小焦的心理辅导分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挖掘“闪光点”,促进转化。我发现小焦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的,上课认真听讲时也会积极发言,活动中乐于表现自己……所以我们可以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上课时,有意识地多让他发言,特别当他的回答有新意或声音响亮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让他尝到发言成功的快乐。万一,发言时回答得不够理想,就及其宽容地予以肯定,培养他的自信心。每当学校举行比赛,只要能与他对得上号,就要积极动员他参加。同时,教他一些参赛的方法,让他感到老师在关心他,在器重他,在帮助他。在班级活动中,也多为他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讲故事、唱歌、表演课本剧等,因为他的主动参与会使他觉得班上的活动,自己也是一份子,再次在同学中间也树立了一定的威信。第二阶段:从班干做起,共同关注。班干部在班级中是最有说服力的,往往一呼百应。我号召班干部带头和他一起玩耍,教他玩游戏。如果中途他又有意地范错误了,班干应大度地说一声:没关系!并暂不汇报老师,但给他提出警告,以此来促动他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这样,能通过同学的忍耐,帮助他在集体中找回自我,学会交往。我还号召班干在他有困难时主动去帮助他,我安排一名班干与他同座,随时检查并督促他完成学习任务。在班干的带动下,渐渐地,全班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了。还记得有一次美术课,他忘记带卡纸了,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借一张给他,话音刚落,许多小朋友都举起了手,有的干脆直接送到了他的座位上。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帮助让他感受到了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第三阶段: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首先,找家长谈心,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交谈中向家6长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不要一味地包办,培养孩子的动其次,走进家庭,了解孩子学习的环境。针对孩子作业完成情况不好、应付了事的情况我建议家长为孩子设计一间书房,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置书桌和书架,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使孩子有一个安静学习的小天地。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作为家长,每天应抽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陪孩子,与孩子交流,了解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学校里发生的事、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等,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第四阶段: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发展。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那么他将自暴自弃,他的个性发展也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调动他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当他能主动参与劳动时,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学习上有一点小进步时,就把他进步的消息告诉家长;当他能主动帮助同学的时候,让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谢谢”;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引导他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况会怎么去做。当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给老师,并给予鼓励……让他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我一定不会比其他同学差的。在这以后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欣赏、夸奖、鼓励”的方针。他的成绩也一步步上升。五、心理健康辅导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主动退让,比较在乎同学和老师对他的评价,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不会想要什么就非得到不可,脾气也有所收敛。他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他能按时完成作业,改变了以前与同学相处时毫不在乎的态度,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随便打人,积极为集体做事。我相信他通过他自身的努力,今后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六、总结:面对小焦赵同学的实例,让我更加认识到低年级学生的激励的作用。因而针对类似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我们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慢慢地改变,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弱化他以“武力”获7取关注的心理,最终养成认真学习、与小朋友愉快相处的好习惯。参考文献:1.魏明《心理咨询》延安人民出版
本文标题:心理辅导员案例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0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