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近代史论文甲午大海战在观看2012年放映的电影《甲午大海战》之后,我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了更多的了解,不再只是历史书上几段就能述说明白的事件,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不能从课本中学习到的知识。这部电影是以第三者的角度拍摄的,而且也是以回忆录的方式呈现。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1867年正是同治皇帝统治时期,李中堂(李鸿章)启奏建议皇帝,要求变法,并且李中堂还强调海防的重要性。皇帝同意了李鸿章的请求。李鸿章于1867年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西洋科学,以培养海军人才,当时邓世昌便是求学于此。邓世昌从小学识渊博,在外国教师问中国学生是谁曾把一个国家的海军比作人的手的时候,没有一人回答的出来,除了邓世昌。他说是彼得大帝,并解释道彼得大帝在1714年打败了瑞典舰队为俄国打开了出海口以后说的。邓世昌在少年的时候就认识到国家是百姓的国家,而不是朝廷的国家。他说忠于国家必先保卫国家尊严,不被侵略。有一次他去英国看望朋友,在路上被几个外国学生嘲笑,他便勇敢地维护祖国尊严。他还说大清常年不思进取,只恐将来海上炮响之时,即是我大清灭亡之日。到了1876年,也就是光绪皇帝统治时期,国家把中国学生送到英美国家留学,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以增强海军力量。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之后便想着扩张领土,明治天皇和他的官员规划侵占中国领土,为此,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订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所以可想而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的。日本看到中国正在建设海军,他们也学习中国,日本从英国购买了三艘巡洋舰。为壮大我国海军实力,李鸿章从德国订购了“定远”和“镇远”两艘大型铁甲舰。1883年邓世昌在德国伏尔锵造船厂看德国人造海军舰。清朝于1888年正式成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即使欧美列强也放缓了侵略脚步。但清朝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因此所谓“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慈禧太后用军舰到广东运荔枝,1891年以后,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这是因为此时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为了准备她在1894年的六十寿诞,将这些海军费用来修建颐和园,供自己“颐养天年”了。然而日本明治天皇则下令减少全部官员薪俸十分之一,每天只吃一顿饭来筹集军费。中日两国的最高统治者对照何其鲜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了中国失败的命运。正是因为没有充足的军费才未能购买到英国的新式军舰,却被日本买走,并命名为“吉野号”。这个名称是明治天皇根据“沧海日升,光照吉野”而取名的。慈溪太后认为一个小小的日本不可能会消灭大清,我认为慈溪太后太过轻敌。北洋海军自1888年建军后就再也没有增添任何军舰,军舰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不足,射速慢,航速迟缓。当时北洋水师有舰艇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口、威海卫和旅顺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甲午开战时,清朝陆军总兵力达96万人,而日军总兵力为24万人,清军与日军的兵力之比达到4:1,然而,清军一线战场实际参战部队主要以淮军为主,只有十余万人,实际参战兵力可能还不如日军。朝鲜问题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突破口,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对开战的要求更加迫切,就在这一年,时任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一次帝国会议的“施政演说”中抛出了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的理论,将日本本土作为主权线,中国和朝鲜半岛视为日本的“利益线”,声称日本人口不足,必须武力保卫利益线,加紧扩军备战。战争的导火索终于来了,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节节败退,被迫向清朝乞援。日本认为发动战争时机已至,向清廷表示“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战?……我政府必无他意”,诱使清朝出兵朝鲜。慈溪太后并不愿意其六十大寿为战争干扰,李鸿章为了保存自己嫡系的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实力,也企图和解,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到了七月中旬中日谈判破裂以后,一直按兵不动的李鸿章才应光绪帝的要求,开始派兵增援朝鲜。而随着中日、日韩谈判相继破裂,列强调停均告失败,日本终于可以放手大干,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营作出开战决定。最后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中国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它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是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其次是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朝为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落后就要挨打,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今,我们只有从历史的教训里得到学习,才能发展。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而应该谨记历史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现在中国民族正在成长,作为祖国明天的一员,我觉得我们很有必要了解明白历史,学会辩证的看待历史。
本文标题:近代史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0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