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1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概况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1年12月31日,地处北回归线北面,东经111°56′-112°07′,北纬24°12′-24°23′,西南与广西交界,东南与怀集交界,南北长13.1KM,东西宽2.5-8.5KM,总面积10727.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丰富,天然阔叶林保护完好,独具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特色,重峦叠嶂,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景色秀丽。据初步调查,共有天然植物种类1203种,珍稀濒危植物有20多种,其中国家1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银杏等;国家2级重点保护植物有桫椤、金毛狗、观光木、伞花木、大果物加等。有陆栖脊椎动物236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有30多种,其中国家1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云豹、黄腹角雉、蟒蛇等;国家2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穿山甲、水鹿、苏门羚、凤头鹃、鸢、白鹇等。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游的好去处,这里群峰耸立,海拔在1000M以上的山峰有18座,其中最高峰是金鸡山海拔1469.54米,最地处天鹅水库海拔360M,丰水面积达103公顷被当地群众誉为“天鹅湖”,还有落差73M的龙爽瀑布以及雄起壮观的龙坑神仙鼓大、小瀑布群。这些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水体资源和天然阔叶林‘把笔架山自然保护区装扮得如诗如画。(2)地质地貌21)地质笔架山自然保护区地质构造属华南褶皱系,为一褶皱中低山。山体为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地表成土母岩以变质砂岩为主,其次为花岗岩。花岗岩侵入体,一般呈中长粒斑状或巨斑状角闪花岗岩,主要矿物成份:斜长石30%~40%,钾长石25%~30%,石英25%~30%,普通角闪石5.8%,黑云母3%~5%。保护区区域地质条件稳定,新构造运动有间歇性上升,地面流水沿构造线侵蚀,形成V形河谷。2)地貌笔架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南岭山脉西南麓。保护区的地貌类型属中、低山山地。保护区西北部(省界)地势高峻,向东南逐步低斜过渡到低山区(小三江)。保护区最高峰是西部的金鸡山(1469.4米),自西向东偏北有订情山(海拔1007米)、马家山(1135米)、笔架山(1182米)、横水顶(1377米)、大拔凹(1087米)等山峰共18座;区内地形最低点为笔架山水库,海拔360m;保护区地形相对高差1100米。区内山体陡峻,坡度多在25°-45°之间。气候笔架山自然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主要特征是:全年热量充足,冷暖交替明显,春季低温阴雨,夏季炎热高温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有霜稀雨。年平均日照1467.9小时,全年≥100C年积温6651.70C,无霜期306天。年平均气温19.9~20.20C,1月平均气温8.80C,极端最低气温-4.50C,7月平均气温27.50C,3极端最高气温36.50C。年降雨量1996.9-02400.6毫米,多集中在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8%,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水文降水是保护区内地表径流的唯一来源,地表水以河流、小溪、水库等形式分布,水量与降雨季节变化相关,4-9月为丰水期,10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保护区境内河溪纵横交错,主要水源有西部金鸡山为源头的的龙坑水,与北部的大拔凹为源头的上帅河汇合,再与鹿鸣水汇合,流入怀集县绥江进入北江水系。境内主要水库是笔架山水库,天鹅湖水库主要集水于大石水和平山水,总蓄水量为1067万立方米,平均水深25米,经发电、灌溉后由福堂河经广西贺江流入西江。这些大小河溪落差大,因此保护区境内到处可见险滩和瀑布,尤其是龙坑水瀑布、白爽瀑布、龙爽瀑布较为壮观。在水质方面,整体而言,水质良好。当地村民都以山溪水作饮用水水源。1982年以来,连山县防疫站多次在水三江水的小三江河段、永丰水的福堂河段等取水进行水质分析化验,该区域地表水水质稳定,地表水水质指标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水标准。土壤笔架山保护区内现保存有原生性较强的大面积森林,保护区内的土壤形态结构较为完整,是研究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度地带土壤发育和形成条件的理想场所,各类土壤类型随海拔呈垂直分布。红壤主要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和砂页岩风化的堆积物和坡积物。土壤呈酸性一强酸性反应,PH值在4.66-4.489之间,山地黄红壤主要分布于海拔500-700米的区域,是红壤与黄壤之间的过渡性土壤,成土母质以花岗岩风化的坡积物为主,土壤呈酸性反应。山地黄壤主要分布于海拔700-1100米的中山山地,成土母质为花岗岩风化的坡积物、原积物、局部残积物,土壤偏酸性。原生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好。山地灌丛草甸土主要呈片状分布于海拔1100米以上的山体顶部,其特点是土层浅薄,枯枝落叶层下即是母岩层,但枯枝落叶层较厚,富弹性,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呈灰黑色,酸性。笔架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图:5笔架山保护区内现保存有原生态性较强的大面积森林,保护区内的土壤形态结构较为完整,是研究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土壤发育和形成条件的理想场所,各类土壤类型随海拔呈垂直分布。红壤主要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和砂页岩风化的堆积物和坡积物。土壤呈酸性—强酸性反应,PH值在4.66-89之间。山地黄红壤主要分布于海拔500-700米的区域,是红壤与黄壤之间的过渡性土壤,成土母质以花岗岩风化物为主,土壤呈酸性反应。山地黄土壤主要分布于海拔700-1100的中山山地,成土母质为花岗岩花岗岩风化的坡积物、原积物、局部残积物,土壤偏酸性。原生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好。山地灌丛草甸土主要呈片状分布于海拔1100米以上的山体顶部,其特点是土层浅薄,枯枝落叶层下即是母岩层,但枯枝落叶层较厚,富弹性,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呈灰黑色,酸性。6
本文标题: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2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