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屏宗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A.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B.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C.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D.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2.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简牍,其中《行书律》有这样的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还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起及到日月夙暮。”此材料传达的准确信息是()A.秦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B.秦朝通过法律保障邮驿通信制度C.秦朝时交通空前发达D.秦朝皇权至高无上3.南朝宋约曾有这样的论述,“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以贵役贱”指的是()A.世袭贵族力量强大,士族和庶族界限鲜明B.从世卿世禄到举荐制,政权的开放性增强C.九品中正制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权D.官僚特权现象严重4.《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若非专凭自己的时代判断,来吞并历史判断,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对钱穆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A.承认皇位世袭在中国古代的合理性B.认为评判历史事件要结合历史判断C.这种“自然的办法”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D.中国传统政治是黑暗的、非理性的6.英国罗马法专家巴里·尼古拉斯教授说:“如果要创设或者转让某一权利,必须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者使用指定的话语。……法律后果就是由这种形式创造的,如果形式没有得到遵守,或者没有完全遵守,就不产生任何法律后果。据此判断罗马法的重要特点是()A.严密、细致B.注重契约C.注重程序D.形式主义7.《荀子·富国》中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8.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C.以农为本D.重农轻商9.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绩麻,昨日官租课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D.棉布逐渐取代麻布10.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省区嘉靖至万历州县数集市数顺治至雍正州县数集市数乾隆至道光州县数集市数直隶141328252743537山东42104641126741583陕西(关中)161432123828264江西454595154543976福建含台湾)191311520539511广东——721270711959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1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这段材料体现出王夫之()A.主张分权制衡B.主张用相权来限制君权C.认为元代相权严重反弹D.主张用地方分权来制约中央集权12.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以下表述不符合墨子所主张的新社会秩序的是()A.“尚贤”,唯贤是举B.“尚同”,道德自觉基础上实现礼乐教化C.建立下级服从上级的极权社会D.“尚力”,肯定劳动最光荣13.“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14.“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15.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16.“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17.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正确理解应该是()A.宣扬个人英雄史观B.抨击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主张为天下人立法D.蕴含近代民主法制的基本精神18.日本学者宫崎市定说:“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的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对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A.宋代集权政治加强是政治文明的突出成果B.宋代商品经济推动社会生活的世俗化C.宋代文化教育下移,平民化趋势鲜明D.宋代科技成就发展,体现文化繁荣19.钱钟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关于宋元绘画正确的表述是()A.元代文人山水画表达了南方士人恢复故土的思想B.宋代文人山水画写实逼真,技艺成熟C.宋代风俗画反映了市井风情,鲜活生动D.宋元文人山水画沿革了宫廷画风写意的特点20.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A.推动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发展B.推动了古希腊人的怀疑精神C.使雅典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D.推动了个人私欲的膨胀21.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谈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曾说“这个革命兼有宗教、政治及社会的性质”,并用如下图表来说明。下列图表中空缺部分应该是()英国革命中的冲突势力表示两个势力的冲突A.①马丁路德教②君主专制③贵族社会B.①清教②君主专制③贵族社会C.①加尔文教②贵族社会③君主专制D.①清教②新贵族政治③君主专制2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材料所表达的英国、美国两国政治体制的运行规则正确的是()A.美国总统受国会牵制,内阁对国会负责B.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仪式性角色C.英国首相是多数党领袖,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D.美国联邦制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2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共和派和君主派的反复较量,最后以一票之差确立了共和制。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法国众议院由普遍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直接民主B.法国总统由参议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C.法国参议院可直接解散众议院D.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24.德意志帝国建立后,1871年议会制定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中带有现代民主制度特征的表现不包括()A.帝国国会由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B.帝国国会为现代政党提供了讲坛C.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D.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25.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英国国教(②)(③)(①)议会政治富足(中等)社会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马克思这一论述说明了()A.印度自愿被英国征服B.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的进步C.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D.印度被英国征服是历史的必然26.英国格雷斯顿曾对鸦片战争有过这样的评价-“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高傲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以下表述不符合材料的是()A.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文明国家的耻辱B.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经济利益推动的战争C.格雷斯顿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D.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的战争27.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维新运动的反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义和团运动和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不同B.义和团运动不符合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主题C.义和团运动与维新变法背后的支持力量不同D.义和团运动与维新变法的近代化方向背道而驰28.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公布了由沈思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据此国歌推断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中华民国的建立是“西学东渐”的重要影响B.“旧邦新造”体现了直接由君主专制政体到民主共和政体的转型C.“飘扬五色旗”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五族共和的理想D.此国歌发出了亚洲第一共和国积极进取融入世界的心声29.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30.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但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16.75倍。这一账本是上海()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B.率先跨入小康的见证C.政治体制改革的见证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二、非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31、(20分)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制度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诸多表现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材料二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
本文标题: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3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