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通信专业工程塔干及基础作业指导书
1通信工程塔干及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目录1适用范围2作业准备3技术要求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6劳动组织7材料要求8机具设备要求9质量控制及检验10安全及环保要求21适用范围XXX至XXX铁路扩能改造工程X标段塔干及基础施工,线路长度xxx正线公里。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辑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高空作业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征地完成,各类补偿到位,场地平整,地质勘察资料完备,车站机房、区间机房验收交付,塔材预制完毕,满足施工队伍进场施工需要。复核铁塔位置与通信图纸设计位置是否一致;根据图纸场坪标高复核实际场地标高是否一致。3技术要求铁塔设计使用年限50年,为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铁塔,该塔设两层八角平台,设外爬梯,并设护栏,进入室内采用过桥连接,避雷针地线采用镀锌扁钢引下与地网焊接。塔内所有构件均采用热镀锌防腐,镀锌质量应符合GB:2694-81标准规定。设计风速:30m/s基本风压:0.45KN/M2抗震:8″温度:45℃垂直度:≤1/1500塔单腿最大压力:330.1KN3塔单腿最大拔力:256.0KN塔单腿最大水平力:53.8KN3.1铁塔基础3.1.1基础具有整体性,施工前进行地质核对,并形成记录。3.1.2坑底开挖位置、铁塔基础深度、塔基基底情况及回填、标高及塔靴安装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3.1.3基础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规格和强度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对混凝土基础配料比做混凝土试块送检。3.1.4钢筋绑扎的方式、间距与钢筋笼和预埋螺栓的安放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3.1.5铁塔基础顶面平整,塔靴与基础面紧密贴合,允许水平误差为3mm。3.1.6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顶面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螺栓垂直、不变形,基础养护期间做好保护。3.1.7各塔靴之间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不大于3mm,各塔靴的高度允许偏差不大于3mm。3.1.8塔靴调整好以后在塔靴钢板下面填充水泥砂浆,塔靴紧固螺栓做抹黄油防腐处理。3.2杆体、塔体3.2.1设备材料到达现场后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3.2.2用经纬仪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检验天线杆(塔)的垂4直度。3.2.3铁塔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3.2.3.1铁塔塔靴与基础预埋螺栓的连接应用双螺母,塔身安装螺栓穿入方向应一致,螺母应拧紧,螺栓外露丝扣不应少于2扣。铁塔全部连接螺栓均应做防松处理。用力矩扳手检查螺栓紧固度。3.2.3.2塔身各横截面应成相似多边形,同一横截面上对角线或边的长度偏差不应大于5mm。3.2.3.3所有焊接部位应牢固,无虚焊、漏焊等缺陷。其中螺栓紧固度的检查在塔身上、中、下三部分各抽验10个螺栓。3.2.4天线加挂支柱高度及方位、平台位置及尺寸、爬梯的设置方式及紧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2.5天线加挂支柱伸出平台时,支柱材料强度应满足支柱的承重和抗风要求。3.2.6天线杆(塔)防雷应符合下列要求:3.2.6.1天线杆(塔)防雷装置、接地引下线的安装位置及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3.2.6.2铁塔塔体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塔体金属构件间应保证电气连通。3.2.6.3避雷针安装位置及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避雷针安装牢固、端正。用万用表检查电气连通性,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接地电阻。3.2.7所有铁塔构件、焊接部位和支架表面应采取热镀锌防腐措施。镀层均匀,无滴溜、漏镀。53.2.8杆塔还应满足下列主要技术要求:3.2.8.1根据需要在塔身适当高度设两层平台,并预留移动通信天线安装件。3.2.8.2设置爬梯、走线架及全方位平台,要求安全可靠,便于工作。3.2.8.3安装避雷针,镀锌扁钢引下,并作防盗处理。3.2.8.4抗当地30年一遇最大风速,抗地震烈度按当地地震烈度高1级考虑。3.2.8.5荷载满足工程安装天馈线的要求,并留有余量。3.2.9天线杆(塔)结构性能(荷载时)应满足下列要求:3.2.9.1垂度:应符合相关标准。3.2.9.2轴向扭转摆动:小于1°。3.2.9.3挠度:小于1°。3.2.9.4构件允许偏差:当构件长度不大于5m时,其长度偏差不大于±2mm;当构件长度大于5m时,其长度偏差不大于±3mm,构件整体弯曲不大于长度的1/1000,局部弯曲不大于被测长度的1/750。法兰盘平面偏离设计平面的正切值不大于1/1000。3.2.10混凝土天线杆杆体不应有横向裂纹。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每一个杆塔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6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杆塔基础材料检验→杆塔基础施工→杆塔材料检验→杆塔组立、安装。4.2工艺流程4.2.1基础放线基础所在位置场坪整理,基础位置与整个场坪内其他建筑布局协调合理,基础与通信基站房屋的距离大于3米,但不得大于10米,依据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基础坑放线。铁塔基础边缘距离铁路桥梁侧边缘正投影线不小于8米,减小高速车辆行驶中产生的气流,冲压板式天线,影响天线的稳定性。根据图纸中不同的地基承载力数据,选择基坑大小和基础式样;当铁塔基础土方为填方土时,土质应层层压实。铁塔基础位置要避开易滑坡、坍塌位置;因地势狭小等特殊地段,可合理调整铁塔位置,做出不规则布置。4.2.2基础开挖基础开挖面积要大于基础设计底面积,开挖中密切关注坑壁土质情况,若土质松软,易发生坍塌情况下,可考虑设置侧挡土板;或放坡开挖。基坑内要做好排水,基坑边缘不得堆放土方、砂石、钢筋、砖块等物料,不得放置搅拌机等重型机械。基坑上下可设置木梯或开挖通道台阶进行人工上下;基坑挖好后,如发现地质条件和设计不符后,应通知设计进行变更设计。4.2.3基础防雷地网7铁塔应设置地网,地网的设置复核相关规范的要求。铁塔地网应延伸到塔基四周外1.5米远的范围,网格尺寸不应大于3米*3米,其周边为封闭式,同时利用塔基地桩内两根以上的主钢筋作为铁塔地网的垂直接地体,铁塔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铁塔基础地网应与机房地网相连。接地体采用热镀锌钢材,其规格要求为:钢管不应小于¢50mm×5mm,角钢不应小于L50mm×5mm,扁钢不应小于-40mm×4mm。以基础十字中心线为基准轴,间距以小于3米,打入长度2.5米镀锌角铁(接地体),接地体顶端距地面埋深不小于80cm。接地体设置好后,先进行坑底部C15素混凝土垫层浇注;垫层混凝土凝固硬化后,进行钢筋网的编扎、焊接,具体要求参照图纸和规范。镀锌扁钢侧面放置,与角钢的L面贴紧焊接,上下两边都需焊接。4.2.4模板加工及安装所用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能足够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产生的其他荷载。模板支架支撑于可靠的基础上,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和排水措施。模板接缝为企口接缝形式。模板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厂家制作,以保证加工精度;模板加工、试拼组装,检验合格后,涂油防锈。模板进场按技术质量下发的模板验收程序进行验收。模板试拼完成在正式安装前,对模板进行除锈打磨,并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安装连接要牢固,保证其整体性;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脚手架、工作平台等不得与模板、支架连接。8拼装模板应在平整的场地进行,挤紧板缝,控制肋间距。拼钉木模的钉头,应钉平板面。凹入板面内的钉坑用油灰摸平。安装好后的模板满涂隔离剂,板面平整,接缝严密。模板立设完成后,检查模板安装误差及加固情况,主要检查轴线偏位、表面平整度、相邻模板错台、预留孔位等指标,自检完成并经监理检查合格后进行砼浇筑。模块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模板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10测量检查2表面平整度3靠尺检查3相邻模板错台1尺量检查4桩基顶面高程0-5全站仪测量5预埋件5纵横向尺检4.2.5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加工及安装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及相关定型图进行。4.2.5.1钢筋焊接4.2.5.1.1钢筋焊接人员焊接人员必须持有焊工证,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定期对焊工进行培训。4.2.5.1.2焊接原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所需钢筋,焊条品种、规格,每批钢筋、焊条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资料。(1)钢筋:9①钢筋的牌号、级别、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②钢筋表面应清洁,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和铁锈。③外观合格的钢筋每批必须符合拉伸(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和冷弯要求。4.2.5.1.3焊接方法及工艺A、闪光接触对焊B、电弧焊接一般以闪光接触对焊接钢筋,焊接时应在工地平面内焊接,个别情况方可在脚手架上施焊。(1)闪光对焊接头①闪光对焊气温≥0℃,焊毕钢筋完全冷却后方可挪运。②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墩粗部分,并呈均匀毛刺外形。(2)电弧焊接接头①搭接焊A、双面搭接焊B、单面搭接焊a.一般采用双面搭接焊,无条件施焊时采用单面搭接焊。搭接焊时采用两点固定,且固定端离接头端部20cm以上。b.搭接接头的端部位应预弯,且搭接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10上。c.焊缝高度h及焊缝宽b应满足要求。②帮焊:a.帮焊时采用四点固定,且固定点离接头端部20cm以上。b.帮条宜采用与被帮钢筋同型号,同级别的钢筋。(3)注意事项:焊接件检查试验①受力检验试验:a数量:同类型焊件以200个作为一批,从中取6个试件。②方法:3个抗拉试验,3个冷弯试验。③焊接接头检验:a数量:同类型焊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④方法:见下表。电弧焊和闪光序号类别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电弧焊接头(1)帮条对焊接头中心纵向偏移0.5d尺量检查(2)接头处钢筋轴线弯折角4℃直尺或楔形塞尺检查偏移0.1d且不大于3mm(3)焊缝高度0.05d~0焊接工具尺和尺量检查(4)焊缝宽度0.1d~0(5)焊缝长度-0.5d(6)咬肉深度0.05d但不得大于0.5mm(7)在2d长的焊缝表面上,焊缝数量2个面积6mm211的气孔夹渣2闪光接触对焊接头(1)接头处钢筋轴线弯折角4℃直尺或楔形塞尺检查偏移0.1d但不得大于2mm(2)接头表面裂纹不允许观察检查注意事项:(1)在无条件施焊时,对直径25mm及以下的钢筋,方可采用绑扎搭接。(2)搭接接头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受弯受拉区不大于50%,轴向受拉不大于25%,受压不受限制。(3)施工过程中分不清受拉受压时,按受拉处理。(4)焊工必须穿焊工服,戴电弧罩,高空作业时,需配戴安全绳。(5)焊机要加盖遮雨棚,焊把线,焊接地线在外皮应无破损,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6)在脚手架上焊钢筋时,上吊钢筋必须支护牢固。4.2.5.2钢筋绑扎除设计及定型图有要求外,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紧,在箍筋与主筋交叉处以铁丝绑扎。构件拐角处的交叉点全部绑扎,中间平面部分交错绑扎。绑扎接头的两端应向基础身内侧弯曲。接头应设在与柱的角部相交处,且沿柱的方向交错布置。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12序号钢筋级别受拉区受压区1Ⅰ级钢筋30d20d2Ⅱ级钢筋35d25d注:(1)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除符合上表外,在受拉区不得小于250mm,在受压区不得小于200mm;(2)d为钢筋直径。4.2.5.3保护层钢筋与模板之间用水泥沙浆垫块支垫,其强度不得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垫块应相互错开,分散布置,不得贯通同一截面。钢筋保护层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保护层设计厚度≥35mm-5,+10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受力主筋间距-5,+52箍筋间距绑扎-20,+20焊接-10,+103弯起点位置304.2.5.4混凝土施工(1)基桩桩身混凝土的浇筑1)凿除基础承台面上的混凝土浮浆,用高压水清洗干净;整修连接钢筋;测定基顶中线、标高,绑扎基桩柱身钢筋。2)浇筑前,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13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缝隙填塞严密。3)混凝土搅拌前需做配合比检验,及进场砂石料、水泥、及水质检测,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混凝土为C25。4)浇
本文标题:通信专业工程塔干及基础作业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60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