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16、17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经济危机爆发时期的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政策因素、标志)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直接原因: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突出矛盾。①财富高度集中在资本家手中,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②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社会消费能力严重不足。③股票投机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3)政策因素:自由放任政策的恶性膨胀。4)标志(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黑色星期四”)2.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3.特点:来势凶猛,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4.影响(经济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政治):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损失严重;2)国际经济关系日趋恶化:排挤外国商品—提高关税;倾销本国商品—货币贬值。3)资本主义面临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广大民众反抗斗争此伏彼起;法西斯势力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二、罗斯福新政(1933-1939)1.历史背景(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个人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危机的破坏;2)政策因素:胡佛政府基本延续自由放任政策,危机难以解决;3)个人因素: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力主“新政”。2.主要内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1)整顿财政金融: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改革税制,恢复银行信贷。2)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公平竞争法则,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工作日时数,实现“工业和平”,消除生产过剩;发起蓝鹰运动。3)调整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产量和农产品产量,由政府收购农产品,控制市场价格;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开展大规模救济工作,通过《社会保障法》;举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核心: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节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二、罗斯福新政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4.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未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5.影响(美国-经济、政治,资本主义世界):1)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广大中下层民众获得一定的好处,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3)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三、凯恩斯主义(1936)1.背景:经济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对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产生质疑。(注)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2.内容: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通过扩大需求对付经济危机。3.影响: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并不能消除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被其他学派所取代。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一)加强国家干预经济1.背景:吸取经济危机教训,放弃自由放任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2.方式: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英、法、西德)(特点?影响?)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日本)(目的?特点?)3)利用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利用税收(美)3.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1)作用影响:避免了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2)消极影响: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效益低下。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二)调整企业经营管理1.“人民资本主义”1)背景:生产力的发展,企业规模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2)表现:股票呈现分散化趋势;3)影响:①缓和了社会矛盾;②吸收了大量资金;③反映了资本的社会化趋向,但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经营者革命1.背景:企业生产含量的增加,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具有较高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企业经营者;2.表现:1)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控制力下降;2)经营者:专门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3.影响:1)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2)“新中间阶层”出现。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三)完善社会福利制度1.基础:发达国家生产力提高;2.资金来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3.特点(发展趋势、种类、覆盖面、受益人群):1)发展趋势:单纯救济—公民的社会权利;2)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3)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4.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5.影响(积极、消极):1)积极: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2)消极:造成国家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五、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1.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战后经济调整的影响)。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有效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压力。2.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政策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经济危机爆发时期的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
本文标题: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6402 .html